对缙云农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1-09-06 03:24:56辛福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1年4期
关键词:缙云缙云县全县

辛福民

(缙云县图书馆,浙江 缙云 321400)

1 缙云县农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缙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浙南山区,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以来,已有1300余年历史。缙云县共辖8乡8镇,分为6个社区和25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44万,外来务工人员10万余人。

全县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如下图所示:

缙云县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图

缙云建有县级公共图书馆一个,建筑面积1504平方米,目前藏书16.1万册。开设了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电子阅览、少儿借阅、资料查阅、基层辅导、农村图书流通配送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等服务窗口。常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十一五”期间,年均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书刊外借8万余册;年购书及专项服务费55万元(其中县财政拨购书专项10万,文化创先专项30万,省补助送书工程专项15万);年增新书近2万册,年订购报刊320份(其中成人类260份、少儿类60份)。

在开展阵地服务的同时,图书馆在馆外设立了60多处图书流通服务点,定期将图书配送到流通点供读者借阅。在重大节庆或特殊时期,图书馆都会举办一些图片展览、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图书服务内容,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至“十一五”期末,全县16个乡镇均建设了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设有书刊借阅、信息资源共享等服务科室,藏书3千至1万册不等,其中壶镇镇创建了文化“明珠乡镇”,五云镇、新建镇、东方镇、舒洪镇、大洋镇、东渡镇等7个乡镇创建了文化“山花乡镇”。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均承担着乡镇图书流通配送分中心职能。

全县253个行政村中,有100多个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其中47个建了图书室,建设规模和藏书数量不等。壶镇湖川村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大源镇高畈村图书室藏书5千余册,其余图书室藏书均在数百册至上千册不等。

缙云的社区有67%开设有向居民提供阅读服务的图书室,藏书均在500余册,并与县图书馆建立了共建图书流通点合作关系。

近年来,农村文化示范户建设在缙云农村渐渐兴起,全县共有县级文化示范户100多家,乡镇级文化示范户300余家,藏书普遍在百余册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些农村阅读服务阵地空白的缺陷。

从调查看,除了各级学校外,缙云全县有公共藏书近30万册,可供公众阅读的却不到五分之一;全县有公用的信息服务电脑设备近700台,但真正能提供给公众使用和发挥作用的不到三分之一。

2 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基层阅读网点不足 首先是县图书馆馆舍建设滞后,难以发挥阅读服务龙头阵地作用。县图书馆建造于1986年,当时的建设规模小,没有预留发展空间,对于一个拥有44万余人口和1300余年历史的文明县来说,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要。其次是村级图书室建设仍处于自发阶段,政府引导不够,财政资金没有到位,所以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占比重不足行政村数的18%。山区农村比较分散,农民阅读极不方便。

2.2 管理人员不到位,事业经费无保障 在调查中发现,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三无”现象,即:一是“无人干事”。虽然全县编制有45名文化员专干,但除了少数文化员正常从事乡镇文化工作外,绝大多数人员均被乡镇聘用从事其他工作,而本职的文化工作成了他们的副业。二是“无钱办事”。文化员的养老统筹及福利待遇未落实,文化事业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无法保障文化工作正常开展。三是“无章管事”。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文化事业正常有序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室没有专职文化管理员,所配备兼职文化员没有经济补助,纯属个人爱好而义务服务。

2.3 阵地建设重建轻管,电子阅读网点瘫痪 缙云所辖16个乡镇均建设了5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综合文化站,设立了书刊借阅室、共享工程服务点等,并配备了相应数量的书刊、书刊架、阅览桌椅、电脑、相机、电视机、音响等必要的文化服务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多数文化站基本还处于“闭门谢客”状态。而村级文化室管理更是随意性大,没有服务时间概念,运行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就拿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来说,全县行政村合并前的642个行政村全部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设备,共建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但由于缺乏专人管理,设备日久失修,即使是在行政村调整为现在的253个后,能正常运行的村级服务点仍不足半数。

2.4 书刊普遍重藏轻用,流通利用率极低 基层图书室、服务点等阅读网点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考评等原因建设起来的。一些领导思想上根本没有引起重视,不是没有落实管理人员,图书室被“铁将军把门”读者进不去,就是过分看中藏书数量,害怕图书遗失而不予出借。另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村级图书管理员都是义务管理者,缺乏长期开放服务的动力,工作随意性很大,读者难有机会阅读。全县有60多个公共图书借阅室,只有县图书馆和少数几个图书室坚持长期开放,所以县内虽有几十万册公共藏书,但多数只是“藏”着,真正能被读者阅读到的只有极少部分图书。

3 构建新农村阅读服务体系的构想与措施

建设新农村的号角早已响彻神州大地,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力度进一步加强,把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纳入工作目标,缙云县委县政府于今年作出了“富民强县、幸福家园”战略新部署。围绕这一目标,缙云的新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有新的发展。趁此机会,创新机制,正确引导,缙云新农村的阅读服务体系必将得到完善。

3.1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阵地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乡(镇)、村(社区)“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县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阵地,在三级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中担负主导作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二传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村级文化活动室是终端服务点,连接千家万户读者。

为此,县图书馆必须具备本地域公共图书服务功能的相应规模,有为全县提供图书阅读服务的能力。一般来说,建设一个县图书馆,起码应符合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要求及本县未来10年的文化发展需求。从缙云实际看,县图书馆建设规模应在6000至10000平方米,藏书40至60万册。对于缙云县图书馆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多次进行研讨,目前已将其作为“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全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但要项目付之实施,社会各界必须努力“催生”。

缙云的乡镇级公共文化设施虽然目前已初具规模,但与国际图联每5万人口需建设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及“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每个中心镇建有县图书馆乡镇分馆,全省建设200个县图书馆乡镇分馆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

全县的村级文化设施依然很欠缺。结合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所有省级中心村建有图书阅览室,1/2的行政村(社区)建有图书流通点”的要求,缙云必须借“文化创先”契机,针对村级文化建设作出全面发展规划,参照省财政对村级文化室达标补助标准,由县政府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经费上给予补助,鼓励村文化室建设可持续发展。

3.2 开展流通互借,共享图书资源 即以县图书馆流通配送中心和乡镇图书配送分中心为骨干,在全县开展图书流通配送服务,盘活存量图书,共享阅读资源。县图书馆图书配送中心主要向乡镇分中心配送图书,同时有选择地为部分重点村级流通点配送图书。乡镇图书流通配送分中心向区域内的村级流通点或文化示范户流通配送图书。这样,就在全县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为一体的“三级图书服务网络”体系。目前,缙云县图书馆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除了向各乡镇配送图书外,还直接向馆外40多处流通站定期配送图书。全县16个乡镇也或多或少地向区域内的村级图书室、文化示范户定期流通配送图书。实践表明,这样的“三级图书流通”服务,使有限的图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3.3 依托网络技术,共享信息资源 科技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悄然步入寻常百姓之家,早几年还只是幻想着的“网络阅读时代”已经真正到来。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正逐步推进,浙江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广州及长三角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程度不断提升,就连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城市——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建设也成为了全省“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因此,缙云在建设新农村阅读服务体系中,必须不断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的投入,在乡镇文化站共享工程服务点基础上建立电子阅览室,在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共享工程服务点,从而不断完善公共电子阅读服务体系,实现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早享,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村“阅读难”问题,

3.4 保障管理费用,确保服务时间 众所周知,各级图书馆(室)是承载知识和传播信息的公共阅读场所,是新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但这个阵地建立起来了就必须有人守,这个“守阵地人”得有一定报酬,维护阵地运行也要有一定费用。这些管理人员工资补贴和事业运行经费,是关系农村文化阵地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由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应资金,给予保障。

就缙云县而言,确保农村文化阵地正常运行而需要增加的费用数目也不会“太大”。因为乡镇文化员是事业编制人员,只要按事业待遇执行就可以正常开展文化工作。而村级文化管理骨干,每月只要补助五六百元乃至千元,就能保证每天数小时定期开放。至于维护费,每个服务点每年能有五千至一万元就可以维护运行。有了这些基本经费的投入,全县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就能正常运转,广大农村群众就有了享受阅读的去处。

4 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一体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让广大农村群众充分享受阅读权利,有效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是实现社会文明共享、公共文化均等享受的重要部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强县、幸福家园”的根本所在。

〔1〕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S〕.http://wenku.baidu.co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EB/OL〕.(2011-03-16)〔2011-08-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htm

〔3〕缙云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EB/OL〕.〔2011-08-15〕http://www.jinyun.gov.cn/zwgk/zwzt/fzjhgh/t20080825_453115.htm

猜你喜欢
缙云缙云县全县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8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TAOBAO TOW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
丽水风物志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下一代英才(2015年2期)2015-05-30 22:39:57
缙云:不是相遇而是久别重逢
缙云县团结小学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晚晴(2014年10期)2014-10-24 10:53:58
缙云险峰景象迷人
地理教育(2012年8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