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颖,郭海健,李小宁,吴建茹,张学宁,张 珍,高 倩,王 蓓
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有相当部分不能在条件优越的中小学接受教育,而是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的教育有所欠缺,尤其是健康教育知识显得更加薄弱[1]。为了探讨适合民工子弟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本研究于2009年10—12月对南京市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工子弟学校4~6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多次健康教育,并进行了知识强化后的效果评价。
1.1 研究对象 以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63人,对照组166人。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学生只通过校园橱窗宣传画的方式接受健康知识。
干预组除上述方式外,进行了三次不同形式的强化健康教育。第一次为举办多媒体健康知识讲座,并在第一次干预后进行即时、2周和4周的效果评价。在第一次干预后4~8周内再进行两次干预。第二次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品、组织知识竞赛,第三次为现场答疑。在第二、三次干预后都进行效果评价。干预内容包括一般健康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中年级一般健康知识主要包括:用眼卫生,睡眠卫生,吸烟的危害,肥胖、流感、冻疮、乙肝的预防,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典型症状等;安全知识主要包括:游泳安全知识,火灾和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鼻出血的简单处理。高年级的一般健康知识主要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吸烟和饮酒的危害,常见毒品的种类,贫血、甲肝等疾病的预防,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典型症状等;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中暑、雷击的预防,烫伤的处理等。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在干预前后对民工子弟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核对回收。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目前国家关注的一些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自行设计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第一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1份,其中干预组158份,对照组153份;最后一次干预后采用相同的问卷和调查方法,共获得有效问卷327份,其中干预组162份,对照组165份。仍采用以上方法对干预组在第一次干预后即时、2周、4周及第二次干预后进行调查,分别调查了158人、160人、159人、159人。每次回收的调查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1.4 评价指标 (1)群体知晓率 (%) =正确回答的总题数/(每人调查题数×被调查总人数) ×100%。(2)知识得分: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回答计0分。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3分,非传播途径知识5分。中年级一般健康知识13分,安全知识4分,总知识满分为25分。高年级一般健康知识22分,安全知识8分,总知识满分为38分。(3)艾滋病各相关态度正确持有率 (%) =正确态度持有人数/被调查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整理和编号,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人双机录入核对,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为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的χ2检验和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基线共调查中年级学生86人,其中干预组43人,平均年龄为 (9.99±0.81)岁;对照组43人,平均年龄为 (9.74±0.88)岁。高年级学生225人,其中干预组115人,平均年龄为 (12.09±1.18)岁;对照组110人,平均年龄为 (11.97±1.18)岁。中、高年级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户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此外,干预前后接受调查的对象虽有一定变化,但其在性别、年龄和户籍方面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干预前后各类知识知晓率比较 由表2可知,中年级干预后,干预组除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外,各类知识和总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仅一般健康知识和安全知识得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年级干预后,干预组各类知识和总知识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对照组除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其他知识得分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各类知识得分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表1 基线调查时中、高年级学生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basic investigation
表2 干预前后中、高年级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类知识得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the score of each kind of health knowledg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表2 干预前后中、高年级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类知识得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the score of each kind of health knowledg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项目 基线 终末 t值 P值中年级对照组一般健康知识 7.67±2.49 8.89±2.15-2.474 0.015安全知识 2.07±1.08 2.54±0.94-2.218 0.029艾滋病传播途径 0.91±0.95 1.09±1.01-0.867 0.388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2.81±1.74 2.37±1.70 1.218 0.226总知识 13.47±3.98 14.89±3.14-1.885 0.063干预组一般健康知识 6.74±3.12 12.02±1.06-10.540 0.000安全知识 2.19±1.03 3.49±0.66-7.028 0.000艾滋病传播途径 0.93±0.88 1.98±0.97-5.304 0.000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3.33±1.36 3.18±2.03 0.404 0.688总知识 13.19±4.66 20.67±3.12-8.814 0.000高年级对照组一般健康知识 10.96±3.96 13.51±3.48-5.180 0.000安全知识 4.16±1.60 5.48±1.27-6.845 0.000艾滋病传播途径 1.29±1.00 1.75±1.07-3.339 0.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3.17±1.54 3.13±1.47 0.234 0.815总知识 19.59±5.84 23.87±5.35-5.783 0.000干预组一般健康知识 10.06±3.51 19.06±2.34-22.950 0.000安全知识 4.45±1.75 7.33±0.95-15.535 0.000艾滋病传播途径 1.26±1.11 2.32±0.98-7.735 0.000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3.13±1.50 3.77±1.80-2.935 0.004总知识18.90±5.78 32.49±4.61-19.765 0.000
2.3 干预前后对艾滋病所持态度的比较 由表3和表4可知,无论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干预后除“害怕自己或亲人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外,干预组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级对照组对“如果朋友感染艾滋病,会像以前那样和他继续来往”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其他方面的态度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年级对照组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正确态度持有率提高幅度明显低于干预组。
2.4 干预组在初次干预后即时、2周、4周以及第二、三次干预后综合知识得分的变化情况 由表5可知,初次干预后中年级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分立即上升了1.27分,在2周后上升了1.72分,4周后上升了2.30分,三次得分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第二、三次加强干预后,综合知识得分提高更为显著,分别上升了4.28分和7.48分。初次干预后即时和第二周的综合知识得分虽有所提高,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干预后第4周和第二、三次加强干预后,综合知识得分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初次干预后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分立即上升了6.48分,在2周后上升了5.51分,4周后上升了6.14分,三次得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各次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第二、三次加强干预后,综合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9.95分和13.59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干预前后中年级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艾滋病所持态度的比较[n(%)]Table3 Comparison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AID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middle grad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表4 干预前后高年级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艾滋病所持态度的比较[n(%)]Table4 Comparison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AID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high grad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表5 中、高年级干预组在各干预阶段综合知识得分比较 (±s,分)Table5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fter every intervention
表5 中、高年级干预组在各干预阶段综合知识得分比较 (±s,分)Table5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after every intervention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年级 干预前 初次干预即时 2周后 4周后 二次强化 三次强化中年级 13.19±4.66 14.46±4.32 14.91±4.20 15.49±3.72* 17.47±3.43* 20.67±3.12*高年级 18.90±5.78 25.38±5.57* 24.41±6.22* 25.04±6.08* 28.85±5.15* 32.49±4.61*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干预后除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外,中年级和高年级干预组的一般健康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和总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且干预组的各类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艾滋病态度方面的正确持有率明显改善,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减少了。但本次健康教育并没有消除同学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干预后仍有大部分学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本次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仅依靠短期的健康教育很难改变人们的态度,这与潘建平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健康教育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在研究中还发现,对照组虽然只通过校园橱窗宣传画的方式接受健康知识,但是他们的多类健康知识得分已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也有所改善。提示本次在校园橱窗张贴宣传画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们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从初次干预后即时、2周和4周的三次效果评价来看,中年级的综合知识得分逐步上升,而高年级的综合知识得分是先下降后上升。这一结果不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分析可能的原因:(1)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2)研究对象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在每次效果评价后他们相互之间会进行一定交流学习,这也是干预效果在1个月内仍保持着的重要原因。(3)中年级在初次干预后两周内综合知识得分上升不是很明显,可能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一次性吸收多项知识的能力有限,消化这些知识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及时复习,而且应抓住规律,对材料理解得越好记忆的效果就越好,遗忘的也就越慢[4]。本研究在初次干预后,对学生进行了两次加强干预,结果显示他们的综合知识得分提高愈加显著,总知晓率已达到80%以上,说明了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越来越好,记忆得到加强;为了防止知识的过度遗忘,及时加强干预是很有必要的。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要注意反复强化,在干预后1~2个月内要进行再次的干预,防止知识的过度遗忘[5-7]。
综上所述,在民工子弟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他们及周围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的效果是显著的。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进行健康知识的强化巩固,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志谢:本次研究得到南京市河南村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与帮助,谨此致谢!
1 马宏,马国栋,彭秀淼,等.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6,17(1):51-56.
2 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2/info1230271712680162.htm,2008-12-01.
3 潘建平,曹春红,杨小梅,等.贫困山区中学生“小手牵大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1775-1777.
4 梁时英,于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6):45-46,50.
5 周文.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2189.
6 许刚柱,侯亚娟,田万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河北医药,2008,30(19):1408.
7 吴恩玲,吴元皊,宗美英,等.新农村建设中居民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