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枫
兴趣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实践、探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科学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教师简单地传授给他们。”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在求知中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序地发现、自觉地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实践活动促使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科学课堂不再需要繁琐的环节,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探究,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教学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小学科学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究、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教师是引导,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加强学生自主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从而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一、兴趣引导,操作实验,激发学习愿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对具体生动的客观事物问个为什么。因此,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例一: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的片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我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走的回形针。首先我竖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回形针,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回形针,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回形针随意地走动。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回形针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我,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此时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回形针的走动。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回形针自如地走动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例二:教学《杠杆》一课的片段。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我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女同学胆小畏缩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铰链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铰链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我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极其公
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地获得了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这样的兴趣引导,不但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而且激发学生在探求知识奥秘的过程中的积极思维。科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而展开,操作促进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和谐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往往随着操作而产生。现代教育派提出:“做中学”、“以活动为中心”的观点已被不少教育者认同。在教育过程中恰当地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牢固的印象。
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
(1)教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一杯水。组织学生讨论: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设计出什么样的实验?
(2)假如把这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说出各种猜测:“沉”、“浮”、“大沉小浮”……
(3)教师有意按与学生所猜测相反的意思做实验。学生说上浮,教师把它做成下沉;学生说下沉,教师就做成上浮……出奇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十分好奇,求知欲大大增强。
(4)教师此时顺势提问:“这杯水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5)教师提出用学生手中的实验工具,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实验后恍然大悟,那实验后惊喜的表情是多么富有神采。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激起学习意念
独立思考是自主探索的萌芽与基础。心理学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和不屈的竞争意识,通过努力都会获得成功。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证明,在教学时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和品尝知识,取得胜利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维品质。
如在《流动的空气》一课中,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可借助什么看到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想到:可以从树木的摇晃、悬挂衣物的摇动、烟的飘动中发现有风。通过学生对窗外的景物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而且发现通过物体的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以判断风的大小。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无止的追求意念。
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对观察事物也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就是他们探索知识的开始。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有所创新是科学家的一种宝贵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新。”如在学习《哺乳动物》一课时,有同学提出:“既然符合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这些特征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那么人也有头发,身上也有汗毛,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人也是哺乳动物!”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能动、活泼的状态,求知欲强烈。因此,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再请另外的学生来帮助解答。这样质疑问难,常常引发学生独特思维,学习的火花在学生精彩的回答中迸发。如此有效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所需的探索意识,得到了学习的成功感。
三、猜想验证,引导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猜想验证有利于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调查研究表明:儿童是喜欢猜想,喜欢幻想,喜欢异想天开的。尽管有的离实际生活很遥远,但正是在这些离奇古怪的想法中诞生了一些天才。例如,学习了《月相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课以后,开展了一次“我到月球上去”的假想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旅行的有趣过程。又如在学习《混合身边的物质》时,教师让学生大胆的猜想:沙和石子混合会怎样?小苏打和醋混合会怎样?通过猜想,让学生养成遇事先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的习惯,之后为了让学生体验猜想对不对,就通过实验等办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由于老师注意培养儿童创造思维,鼓励儿童去想象,使得学生具备了发明家的基本素质。
四、合作交流,互动学习,增强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个体的知识、品德、能力变成群体的,群体的素养影响到个体,良好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分离混合物》一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思考,怎样分离铁钉和木屑?在表格中写出分离的方法和过程。完成后,再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通过交流,学生解出许多分离的方法——用水分离,木屑会浮再水面上,铁钉会沉到水底;用磁铁分离,铁钉会吸在磁铁上,而木屑不会;用风轻轻吹,木屑会吹开,而铁钉则原地不动等等。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促成了每个学生意识到运用知识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良好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加了人人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上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