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要让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立足活动,自主体验。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教学第四册《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我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先双手把鞋带解开,然后只用一个手指去系鞋带。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结果也没有一位同学系上。接下来,我又让同学们试着用一个手指系红领巾,也是一样不能成功。每位同学都充分体验到一个手指离开了集体,力量就微乎其微了,做起事来成功很难,何况我们人呢。这样,没有说教,可同学们却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
又如上第五册《友爱残疾人》一课,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残疾人的艰辛,学会尊重、帮助残疾人,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两人一组合作扮演盲人和跛脚的人互相搀扶着走一段路,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哪个小组就获胜。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扮演盲人,一组同学扮演跛脚的人,让他们合作走完一段路。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活动的感受。同学们都谈出了残疾人走路不便、生活艰难,认识到了不应该嘲笑残疾人,应该去呵护残疾人的心灵,照顾残疾人的生活,尽力帮助他们。有形的活动,无声的教育,学生能在自主的体验中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
二、立足生活,自主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解决生活,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教学第五册《爸爸、妈妈抚育我》时,单纯的说教,对父母的艰辛,学生难于体会。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父母的爱,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找找自己成长中的变化;听怀孕的妈妈谈十月怀胎的感受;采访现场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成长中难忘的事,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辛劳。同学们的思想在体验中得到了感悟,情感在碰撞中得到了升华。我又不失时机地点燃孩子情感的火花,让他们把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在纸上,用书信传递与父母间的真情,使孩子们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寓教于生活中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平日的生活中、大自然中。大自然是最令孩子们向往的地方,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像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展开想像的大翅膀,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把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不仅会让学生学会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会触及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三、立足开放,促进内化。
根据教学内容,开放时空,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同学们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如教学第一册《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时,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去思考和交流,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建议,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再带学生去高年级教室参观,观察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做的,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讨论自己的课堂行为,逐步提高遵守学校规律和规则的自觉性。最后,老师才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要求和希望。
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议,认清美丑,分清是非,辩明真伪。如组织学生讨论:假设爸爸妈妈都出门了,你一个人在家该怎么办?比如来了客人或陌生人,你该怎样对待?电话响了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和来客打招呼,怎样和陌生人安全地打交道,怎样有礼貌地接电话等。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德育于活动、生活之中。教师要努力走进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回到生活中、活动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