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思想品德课历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实际上,这里既有政治课教材和知识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人们对政治课的偏见。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过分强调教师的身份,高高在上,致使学生敬而远之,有的教师甚至将这种气氛带进课堂。讲台上的教师被套上一层神秘的光环,而这光环则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必须对学生充分理解,对学生付出诚心诚意的爱,必须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坚持以启发诱导为主,对于毛病较重的学生要注意抓时机,不要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更禁止体罚。作为初中生的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关心,而教师的赞扬和关心会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次赞许,每一句鼓励,每一个和善的目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努力汲取知识的动力。学生则会在教师对他们最终会成才的暗示中不断产生和增加自信心,并努力端正自己学习态度,自觉地去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最能发挥创造力量的条件是发扬民主。”在思品课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就会让学生变得不爱动脑筋,随声附和,这样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赋予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而且是所有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这样,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三、优化教学结构,保持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政治课应根据中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好胜等特点及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优化教学结构。1.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在教学中设疑,利用课文中“试一试”“议一议”等栏目,激发学生思维,加大学生主体参与力度。精选案例,依据信息反馈,不断进行激励评价,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2.使用投影机、幻灯片、计算机软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采用电教手段讲解法律知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精心设计板书,重点关键一目了然,过目成诵。4.把课文中部分的内容分角色進行对话表演游戏。学生兴趣空前高涨。5.请英雄模范人物或社会名流做演讲、做报告。
四、运用热点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变化很大很快,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有时我们可以运用新近发生的事情来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给学生介绍政治常识时,就可以适时利用一些热点。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正好我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材料,在讲解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们了解,例如:代表的组成情况、议案情况、选举情况、职权范围等,使学生首先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具体分析,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伊拉克战争。对于伊拉克的情况,我在讲解政治常识第五课时充分地运用上了。在一节课开始之前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有关伊拉克的报道,从而了解国际社会的一些情况。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新近发生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使之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建设。
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点,回归社会,感悟人生。
近年来,中考思想品德课试题都有大量生活情境的材料题,如学生上网、民生问题、旅游见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神七飞天。我想以后的中考试题中还会有更多的设置和展示生活的情景,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这不仅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在选取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设计生活问题时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材施教。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选用教学素材时要尽量选择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如讲环境问题,结合山林植被保护、农药残留等事例;讲劳动者权益,选用农民工相关材料;讲人民当家作主,结合村委会选举和村民代表有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