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方式的济南城市交通模式研究

2011-08-30 08:53王雷涛傅白白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汽车城市交通济南市

王雷涛,傅白白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城市带来系列的问题。其中,交通问题当属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全国各大中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现象,居民的出行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民生和社会问题。从这种角度讲,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城市交通模式是指城市中交通出行方式占优势比例的交通出行方式的宏观表现,根据不同出行方式所占比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公共交通主导型、小汽车主导型、慢行交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1]。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中下游的古老城市之一。在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城市开辟商埠区,与古城东西两立。建国后,济南城市沿原有道路向外延伸,并跨铁路向北发展,受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的阻隔,济南基本上沿着东西向蔓延扩展,形成了目前东西向带状的城市形态结构。带状城市结构使得济南市东西向交通量严重多于南北向的交通量,城市交通因此导致很多的问题,诸如出行路径和出行时间长、主干道时常拥堵等[2]。

1 济南市交通出行演变

1.1 道路系统的发展

济南市解放以前的道路系统主要由旧城区和商埠区两部分组成,整体上呈现常见的方格网式。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济南市在不断致力于改造拓宽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加强了古城和商埠区的联系。另外,分别在城市东西部拓展多条道路,形成了当时的“三横三纵”的道路系统。几条干道纵横交错,构成主城区的道路骨架,同时多条道路如工业南路、工业北路、经十路等向城区外放射至工业区,构成了“方格网+放射”式的道路网络。

改革开放后,济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除了对旧有道路进行修复拓宽以外,另新辟多条道路,建设高架路和立体交叉,完成了二环线的建设,使城市道路系统更加流畅。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道路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由图1可以看出济南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其中,道路面积增长的幅度大于道路长度增长的幅度,表明为了适应机动车的需求,对道路宽度进行了不断提高[3]。至2009年底,济南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627km,道路面积达到6461万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8.87m2。目前,济南城市道路总体上形成了“方格网+双环+放射”的布局结构(图2)。

1.2 出行方式的演变

济南市交通出行方式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从步行到非机动化出行,再到机动化出行的过程。

自行车出现后一直以其方便、环保、机动灵活等优点成为广大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摩托车比自行车更快捷的特点也使其快速普及,但由于其污染环境且不易管理,城市对摩托车实行了现行政策。近些年受到电动车快速增长的冲击,摩托车数量的增长缓慢。

公共汽车和小汽车的发展使济南市交通出行转向机动化,机动化出行必将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和城市规模扩大的必然趋势。由表1可以看出济南市公共汽车和小汽车的数量呈现稳定的增长势头。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对快捷舒适出行方式的追求已经促使小汽车进入家庭高峰的到来。

图1 济南市道路长度与面积发展趋势图

图2 2004年城市干路网结构示意图

表1 济南市公共汽车和小汽车发展状况

2 济南市交通出行结构特征

2.1 居民出行趋于机动化

机动化是城市交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衡量大城市交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济南市机动车总量在2009年达到了110万辆,较2004年的54万辆增加了近一倍。居民出行方式中公交、出租车、小汽车、客车等机动化出行方式比例快速上升,由 2004年的 19.51%提高到了 2009年的34.56%。

2009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显示,济南市公交出行的比例大幅上升,达到24.44%,较2004年的14.44%提高了10个百分点(图3)。济南市政府在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引导下,适度并因地制宜地引入快速公交,不断改善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条件,使济南市公共交通的客运量不断提高。

济南市私家车数量从2004年的5.7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51.5万辆,增加近9倍。与之相对应的济南市2009私人小汽车的出行比例较2004年提高了近7 个百分点[4-5]。

图3 济南市居民出行结构变化情况

2.2 非机动化出行仍占较大比例

从济南市居民出行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居民出行方式中慢行交通的非机动化出行一直占有很高比例。

济南市居民非机动化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出行几种,而近些年政府出于对城市环境及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对摩托车采取了严格控制的政策限制了它的发展。在2009年的居民出行方式调查中,步行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3.38%,自行车出行比例一直呈现下滑趋势,较2004年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而选择电动车出行的比例则猛增至11.93%。电动车与自行车相比,它具有速度快,舒适的优势;与摩托车相比,它具有节能环保易操作的优势,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有取代摩托车的趋势。

3 济南市现状交通模式

济南市已经形成东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种城市形态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但与此同时,这种结构也具有交通分布不均的缺点,受南北向城市横断面资源有限的影响,城市东西向交通与南北向交通出行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和交通系统的消耗。

针对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和现状交通的出行特征,济南市确立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与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相结合,构建现代化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形成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发展策略[6]。

济南市现状交通出行结构中,占有比例较高的主要有步行、自行车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根据对1998年、2004年、2009年的出行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济南市出行结构中,慢行交通仍然占据有较大的比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则有所上升。虽然济南市居民选择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但是其慢行交通的比例在1988年、2004年、2009年分别达到了 87.88%,77.05%,58.34%。研究表明,相对于平坦的地形,稍有起伏的城市地形更加吸引自行车的出行[7]。济南市南依群山北跨黄河的地形也促使着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和研究可以判断出济南市目前城市交通出行仍然是慢行交通主导。但不可忽视的是,2009年居民选择公交车出行的比例与2004年相比,在短短5a时间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对济南市交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远期的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必定将济南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带到新的高度。

综上,济南市现状城市交通属于慢行交通主导的模式,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济南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会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对城市交通的未来演变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4 未来交通模式发展的建议

4.1 控制电动车的增长

电动车取代摩托车的发展趋势给城市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现行交通管理体系中,电动车只能与自行车混合行驶,甚至与行人共用步道,加剧了城市路权归属问题解决的复杂性。电动车省时省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其无牌无证难以管理。目前还无法为其提供独立行驶空间以解决安全问题,适度的控制其增长势在必行。电动车的控制可通过提高其替代品(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来完成。

4.2 适度控制小汽车的发展

以小汽车出行为主要出行方式在中国的任何城市都是不可行的。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汽车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明显。但是,城市发展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小汽车数量的不断提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北京的交通拥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避免小汽车交通的无限制发展给未来城市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济南市可以借鉴巴黎和伦敦“内紧外松”的小汽车限制策略,在城市中心区(如二环以内)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严格限制小汽车的出行;在城市外围对小汽车进行引导,促成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交通的健康共存[8]。

对小汽车的限制中采取一些经济手段是十分可取的。比如取消车牌的终身制,为车牌加上年限,这种手段与车牌拍卖制度相比更加合理和容易接受。可以通过提高市区的停车费用和征收燃油税的方式达到减少小汽车在市区的出行的目的。经济学角度上讲,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互为替代品,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对公共交通的积极推动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小汽车的发展[9-10]。

4.3 继续推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为轨道交通建设做准备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主要举措。公共交通的发展不仅仅是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该包括一些促进人们向公共交通出行转变的具体政策的实施和措施的执行。

济南市应当形成多种公交方式共同构成的混合交通网络。济南市现状带形城市的发展使得市区外围到中心区的出行时间达到1h左右,从东部新城到西部新城时间则达到2~3h,城市公共交通仅仅依靠地面交通。京沪高铁的开通加速了济南西部新城和西客站的建设,城市客流量将随之产生巨大的增长,需要大运量和快速的公共交通进行疏散,济南市有限的横向断面资源不允许其发展多条横向的快速公交专用线[11]。

综上,济南市发展轨道交通已经十分必要。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庞大工程,受到封闭路段等状况的影响,城市交通在建设期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

济南市可通过以下措施引导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1)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轨道交通和大型交通枢纽的建设等,轨道交通线网的选定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东西向交通出行距离和时间长的特点,从而解决带形城市的交通出行缺点。

(2)增加公交车发车频率、建设公交优先的信号系统,调整信号配时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畅达度。

(3)加强交通管制,确保快速公交在公交专用道的专用路权。

(4)建立实时乘客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

5 结语

城市交通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共交通主导的城市模式是解决城市复杂交通问题的最佳方式,济南市应更加坚定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慢行交通作为最基础的居民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发展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城市交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应重视慢行交通的发展。

[1]熊文,陈小鸿.城市交通模式比较与启示[J].城市规划,2009,33(3):56-66.

[2]于星涛.带形城市的交通引导模式及实施对策[J].规划师,2007(济南专辑):37-39.

[3]张玉茹.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研究:以济南市为实证[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8.

[4]刘彤,巩丽媛,周欣,等.济南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17):150 -153.

[5]黄健中.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3):71-75.

[6]潘军,殷广涛.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以济南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J].城市交通,2004(2):33-36.

[7]SENER I N,ELURNN,BHAT C R.An analysis of bicycle route choice preference in texas US [J].Transportation,2009(5):511-539.

[8]Quamby David.体验伦敦公共交通系统[J].胡树成,译.城市交通,2007,5(3):5 -7.

[9]吴秉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公共交通为主模式[D].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

[10]济南轨道交通规划已完成编制[N/OL].[2011-02-21].http://www.qlwb.com.cn.

[11]吕学昌,张琳.济南市应发展轨道交通[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18(3):39 -42.

猜你喜欢
小汽车城市交通济南市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小汽车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我的玩具小汽车
拼一拼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