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农村水电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2011-08-30 01:17:34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小水电电气化水电

刘 改 元

(山西省水利厅水电局,太原 030002)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合理利用现有水能资源,借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建设的东风,采取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等一系列措施,使水电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十一五”水电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山西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89.45万kW,技术可开发量为425.7万kW,目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119.66万kW, 占技术可开发量的28.1%,尚有71.9%未开发,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全省共有119个县,有水电的县40个,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截止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大、中、小水电站173处,装机119.66万kW,主要包括黄河干流和省境内两部分。省境内目前已建成小水电站169处,装机17.26万kW,占境内技术可开发量85.3万kW的20%。全省小水电年均发电量约3亿kwh。现有9个水电自供区,供电面积4125.82平方公里、承担着28个乡镇、508个行政村、6.9万农户、27.43万人的供电任务。

(二)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省水电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取得一定的成效。新增水电装机2.35万kW,累计发电量12.8亿千瓦时,在建水电装机7万kW。全省水电项目总投资74389万元,累计下达资金计划64270万元,累计到位资金4527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4750万元、省煤炭可持续资金9766万元,省水利基金4382.72万元、省财政小水电补助3300万元、省财政扶贫资金780万元、市县自筹及银行贷款22295.2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3430.8万元,主要完成了以下7项工作:

“十一五”期间新建的山西省汾河二库水电站

1.圆满完成了全省水能资源调查评价

按照水利部要求,2008年,我省在对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成果进行复核的基础上,对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单站0.1MW-0.5MW的农村水力资源和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以下河流单站0.1MW以上的农村水力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先后完成了河流数据和电站数据的搜集、整理、核实,编制了山西省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山西省农村水力资源“十一五”和2020年开发规划报告。2009年,经水规总院审查,水利部以水电[2009]257号文正式发布成果,全省境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29万kw,技术可开发量为85.3万kw,为“十二五”各项水电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全面推进“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1)项目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左权、平顺、盂县、陵川、沁水、泽州、阳城7县被列入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范围,共涉及11个项目。其中,新建工程4项,技改工程7项。总装机 34535kW,输变电容量4000kVA,总投资60164万元。

11个电气化县项目累计下达资金计划5080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6440万元,占计划的72.7%。累计完成投资36015.8万元,占到位资金的98.8%。

11个工程项目中泽州县拴驴泉水电站、左权县九腰会一级水电站、平顺县北耽车村水电站3个项目通过了省级验收,累计完成投资1248万元。陵川县东双脑水电站、左权县泽城西安水电站、沁水县曲堤水电站、陵川县古郊35KV输变电工程、晋城河北水电站、平顺县阳高水电站、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和西冶水电站8个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累计完成投资34767.8万元。

(2)项目效益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省“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呈现良好势头,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已建成的泽州县拴驴泉水电站和平顺县北耽车村水电站为水电自供区内老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电力保障。三个电气化县工程建设的投运,新增装机4820kW,年发电量1370万kWh,解决了31个村、8400户,26250多人的用电问题,加快了我省水电供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水电自供区内电源装机容量增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供、用电网络,供电范围扩大,供电能力增强,供电可靠率得到了保证,用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加快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建设步伐

(1)项目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批复我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共7个,批复总装机1.19万kW,总投资10145万元。7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累计下达投资计划9386万元,实到位资金4754万元,占计划的51%。累计完成投资3335万元,占到位资金的70%。

泽州县代燃料项目区建成后农户家

(2)项目效益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后,可长期解决5415户,18953万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燃料问题,保护退耕还林面积8.59万亩,保护森林植被面积27.8万亩。定襄南庄等项目区的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并于2007年年底执行了代燃料到户电价平均为0.25元/ kWh。通过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降低了农户电价,改善了农民沿袭了数百年的烟熏火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项目区农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使农户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电气化为一体,使农民生活在“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环境中,同时保护了地方的生态环境。

4.加大小水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进程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下达小水电财政补助资金和扶贫资金4080万元,新增水电装机15285KW。通过实施小水电补助项目,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能资源,而且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促进了水电站更新改造步伐,杜绝了部分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了水电站的安全生产与运行,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5.多方协调,调整小水电上网电价

我省小水电上网电价至2006年以来,一直执行0.2元/kWh,由于低廉的上网电价,使小水电站入不敷出,为此我局多方呼吁,多方协调,积极配合省物价局对我省8个县12个水电站近三年的上网电价、电量、经营情况及相关财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我省小水电运行状况,省物价局在2009年将我省小水电上网电价统一调整为0.25元/kWh。小水电上网电价的调整,有利于水电站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增强了小水电发展的后劲。

6.加大水电站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局严格按照水利部、国家防总及省水利厅的有关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度汛的通知精神,省、市、县水电部门在每年的5月-8月份期间,对已建和在建的小水电站开展自查、重点抽查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电站,责令其整改,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通过各项检查,保证了我省小水电站全年安全无事故。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工作。从2006年开始,全省实施兴水战略,加大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力度,上马了一批新的水利水电骨干工程。省委晋发[2007]14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全省主要流域,开工建设一批应急大中小型水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套建设水电站工程,电力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配合。省政府晋政办发[2008]80号文件明确提出:“十一五”后三年重点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等农村可再生能源。

(二)落实资金,足额配套

“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我省电气化项目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十几个,按照批复要求,省级应安排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由于市县配套和项目法人自筹资金落实困难,省级足额配套就显的相当重要。我局多次向厅党组反映情况,得到厅党组的大力支持,并多次与省发改委沟通,取得了一致意见,最终我省用煤炭可持续基金、省水利基金、地方债券等不同渠道的资金,对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进行了足额配套,对于电气化项目省级配套资金达到总投资的40%。

(三)严格制度,科学管理

我省对新建的电站,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审查审批,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对正在建设的电站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对已建成运行的电站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用制度管理农村水电,确保水电安全生产与建设。

(四)抓好培训,提高素质

为了提高水电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全省已建、在建水电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我省在2009年-2010年举办了四期培训班。一是全省2011-2020年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和管理培训;二是全省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管理培训;三是全省农村水电行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水轮机新技术和上岗培训;四是全省水能资源管理及农村水电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水电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我省农村水电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存在问题

(一)自筹资金无法足额到位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所在县都属于革命老区,县域经济不发达,市县配套基本无法落实,而且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是一项服务山区农民的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国家要求低价供电,各电站处于保本经营,所以项目法人自筹资金落实困难。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中央补助标准低,从“十一五”电气化县项目实际情况来看,中央补助20%,省级配套40%,其余40%需要地方配套及自筹解决。我省属经济不发达省份,项目县属于革命老区,自筹困难,特别是新建项目,如果没有其它融资渠道,个别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有一定困难。

(二)政策性贷款落实的不好

水利部与国家开发行联合下发文件,鼓励农村水电电气化项目贷款,弥补工程建设资金的不足。但由于我省小水电上网电价偏低(每千瓦时仅0.25元),加之我省小水电多为径流式电站,调节性能差,年发电利用小时偏低,电站经济效益较差,还本付息能力不强,项目法人不敢、也不想贷款;实际贷款过程中,银行对效益较差的小水电项目投资积极性不高,担心无法还贷。

(三)机组设备老化,隐患多,电站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

我省大部分电站运行时间已达20年以上。这些电站设备设施不完善,机组设备老化,有的虽经局部改造但不彻底,存在缺陷和隐患,不少设备还超期或带病运行,致使电站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

四、 2011年及“十二五”水电工作思路及打算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水电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兴水战略为依托,结合我省水能资源分布情况,加快农村水电工作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重项目建设”向“重行业监管”转变,从“重经济效益”向“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转变,努力实现行业管理规范有序、行业综合效益有效提高的目标。大力实施电气化和代燃料项目建设,强化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水电监管工作,加强水电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扎实推进我省农村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水电项目监管工作。做好“十一五”电气化项目扫尾验收工作;加快推进第三批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施工进度。

(2)全面推进“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第四批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和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工作。

(3)全面实施水电安全管理年检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把农村水电安全管理年检工作作为水电主管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

(4)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水电站工程的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从安全生产和安全度汛考虑,结合水电普查,建立水电信息网,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水电自供区农电体制改革与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

(6)加强老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

(7)加强水电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水电干部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全省农村水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满足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办电思路,团结和带领广大水电干部职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只争朝夕、分秒必争的精神状态,以严肃认真、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水利部及省厅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农村水电。

“十一五”国家电气化项目阳城西冶水电站奠基仪式

猜你喜欢
小水电电气化水电
《农村电气化》《农电管理》
农电管理(2024年3期)2024-03-28 04:46:22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云南画报(2021年9期)2021-11-12 15:29:13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10
农村小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能源(2018年7期)2018-01-15 22:51:08
小水电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