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制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效果

2011-08-27 00:40江俊起王向阳檀根甲
植物保护 2011年4期
关键词:溴氰菊酯辛硫磷百威

江俊起, 王向阳, 董 猛, 檀根甲*

(1.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肥 230031; 2.安徽省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萧县 235200)

Bt制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效果

江俊起1, 王向阳2, 董 猛1, 檀根甲1*

(1.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肥 230031; 2.安徽省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萧县 235200)

研究了Bt、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杀虫双和辛硫磷6种药剂处理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能显著降低玉米的被害株率,克百威的防效最好,其次为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溴氰菊酯,对被害株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1.70%、70.03%、68.47%和68.11%,Bt生物制剂的防效达66%以上;6种药剂对幼虫的相对防效均达到80%以上;Bt生物制剂的防效与其他化学制剂间差异不显著(p<0.01)。辛硫磷处理易发生药害,但5 d后叶片白斑逐渐消失。

玉米螟; 危害; Bt制剂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 urnacalis(Guenée)]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对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甚大[1-3]。在安徽省每年发生3代,1代主害春玉米,2、3代主害夏玉米,2代玉米螟与高粱条螟混发,使危害加重,是主害代[4]。目前玉米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使用药剂以辛硫磷为主,但该药剂存在持效期短、容易产生药害等缺点[5-7]。为筛选防治玉米螟的高效药剂,推广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课题组于2008年在安徽省萧县进行不同类型药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药效示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

试验作物为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防治对象为2代玉米螟。

1.2 供试药剂

4000IU/μ 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Bacillus thuringiensis),安徽省锦江农化有限公司提供;3%克百威颗粒剂(carbofuran)、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carbosulfan),美国富美实公司市售产品;2.5%溴氰菊酯乳油(deltamethrin),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3.6%杀虫双大粒剂(bisultap),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1.5%辛硫磷颗粒剂(phoxim),江苏省徐州市临黄农药厂市售产品。

1.3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安徽省萧县种马场的玉米田,玉米连片种植,总面积10余hm2,试验用其中1 hm2。试验玉米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淤土,pH8.6,有机质含量1.45%,肥力中上等。

试验田前茬作物小麦于6月初收获,麦收后整地,玉米于6月16日播种,未采取药剂拌种,等行种植,行株距0.6 m×0.28 m。除不施杀虫剂外,其他管理措施正常。试验时玉米处心叶末期,长势均匀,玉米螟发生较重。

1.4 施药方法

试验设6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4次重复,共计28个小区,小区面积150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3 m左右的隔离带。试验于7月21日施药,制剂用量分别为Bt悬浮剂400 mL/667 m2、3%克百威颗粒剂600 g/667 m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00 g/667 m2、2.5%溴氰菊酯乳油30 mL/667 m2、3.6%杀虫双大粒剂1 000 g/667 m2、1.5%辛硫磷颗粒剂800 g/667 m2。此时玉米处于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玉米螟处2代低龄幼虫高峰期。采取药剂灌心,将药剂与细黄沙混匀制成药沙,每处理配制药沙5 kg;颗粒剂直接与黄沙混合,乳油和悬浮剂先用清水稀释3~5倍,再与黄沙混合。将药沙装入钻孔的饮料瓶中,通过摇动饮料瓶将颗粒剂施入玉米的心叶中;先将药沙摇出数次后称取摇出量,计算每次摇出量;再按照试验田玉米的密度和设计剂量,计算出各处理每株玉米的要求施药量;然后确定各处理每株摇动次数。共施药1次。

1.5 调查方法

施药后1、3、7 d观察玉米的药害情况。于施药后15 d(8月5号)调查玉米螟的危害情况,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5行共调查25株玉米,记载总株数和被害株数,遇到被害株剥茎调查存活幼虫数,计算各处理的被害株率、百株虫量、被害株相对防效和幼虫相对防效,数据分析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公式:

1.6 气象条件

施药当天晴天,微风,日均温25.4℃,相对湿度88%。药后2 d降大雨,雨量106.0 mm,以后至调查结束无特殊天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的药害情况

据施药后观察,只有辛硫磷处理区的玉米有一定药害,表现为施药后抽出的2~3张新叶带有白斑,为药剂接触叶片灼伤,以后再抽出的叶片均正常,白斑在5d后逐渐恢复,对产量基本无影响。其他药剂处理区的玉米生长正常。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螟的控制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1。6种药剂处理区玉米被害株率均在4%以下,远低于空白对照区的11.4%;各药剂处理对玉米螟为害株的田间相对防效均在66%~72%之间,其中,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的防效最高,达70%以上;辛硫磷、溴氰菊酯的防效次之,分别为68.47%和68.11%;Bt和杀虫双两处理的防效均为66.55%;6种药剂处理田间防治效果无极显著差异。

表1 6种药剂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1)

由于玉米螟低龄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不用药剂处理的幼虫相对防效均高于相应被害株相对防效,且6种药剂处理区的幼虫相对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克百威防效最高,达90.25%,与其他 5种药剂处理无极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主要以释放赤眼蜂(Trichogrammaspp.)为主[8-9],但在生产上不能进行挑治,且由于放蜂时的低温导致玉米螟发育进度不一致、阶段性干旱影响赤眼蜂的羽化率,降低了防治效果[7]。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在东北地区有较长的历史,其在封垛和田间投放颗粒剂上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10-11],但封垛受限于不同地区的农事操作制度,而大田应用颗粒剂受环境条件(如强光照、局部的高温、雨淋等)影响而防治效果降低。本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发生程度非严重的情况下,供试的Bt处理,无论是对幼虫的防效还是受害株防效均与其他化学制剂无极显著差异,均对玉米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当前提倡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形式下,供试的生物制剂能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植保理念,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玉米螟幼虫主要蛀食玉米嫩叶、茎秆、雄穗和雌穗,造成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折断、雌穗发育不良,影响产量。防治玉米螟除农业措施外,主要采取药剂灌心,本次试验的6种药剂中,Bt悬浮剂属生物杀虫剂,药效发挥较慢,其防治效果与辛硫磷、杀虫双、溴氰菊酯等一般化学杀虫剂相当。溴氰菊酯属菊酯类杀虫剂,杀虫双属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两者都已使用多年,均属中等毒性,对玉米螟幼虫防效在80%以上。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玉米螟的防效虽然较高,但它们毒性较高,尤其克百威,生产上只有在玉米螟发生严重时才选择使用。辛硫磷属有机磷杀虫剂,是目前广泛用于防治玉米螟的药剂,其防效已下降,且易对玉米产生药害。

[1]洪晓月,丁锦华.农业昆虫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王志春,钱海涛,董辉,等.亚洲玉米螟危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研究[J].植物保护,2008,34(1):112-115.

[3]汪洋洲,王振营,何康来,等.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J].植物保护,2006,32(1):13-18.

[4]安徽省植保总站病虫测报站.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

[5]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品种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7980.6-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玉米螟[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刘宏伟,鲁新,李丽娟.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5,13(增刊):142-143,147.

[8]余金咏,周印富,于泉林,等.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44-351.

[9]张振铎,吕跃星,许东哲,等.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玉米螟统防统治体系[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2):17-19.

[10]王振营,鲁新,何康来,等.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11]王喜印,王艳春,黄慧光,等.利用微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虫技术[J].杂粮作物,2009,29(2):143-145.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on corn borer

Jiang Junqi1, Wang Xiangyang2, Dong Meng1, Tan Genjia1
(1.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2.Xiaoxian Station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Forecast,Xiaoxian235200,China)

The effects of Bt,carbofuran,carbosulfan,deltamethrin,bisultap and phoxim onOstrinia furnacalisin corn fields in Xiaoxian of Anhui Provinc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x insecticides tested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ate of injured corn plants.Carbofuran had the greatest control effect,followed by carbosulfan,phoxim and deltamethrin in that order.The average values of effect were 71.70%,70.03%,68.47%and 68.11%,respectively.The control effect of Bt was over 66%.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sixinsecticides tested all reached 80%.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x treated plots(p<0.01).The chemical injury could occur in phoxim plot,but white spots on corn leaves disappeared gradually after five days.

Ostrinia furnacalis; damage;Bacillus thuringiensis

S 482.39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1.04.039

2010-09-03

2011-02-11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8010302172)

*通信作者E-mail:tgj63@163.com

猜你喜欢
溴氰菊酯辛硫磷百威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家庭简易处理对豇豆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影响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谱研究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丁硫克百威在豇豆不同时期施用的降解代谢研究
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效应与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溴氰菊酯对鸡体表寄生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氧化钙对土壤中辛硫磷的去除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