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记者 李慎宁
专家们对临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科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临沭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在新的时代,秉承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路子,动力足,后劲大,发展前景好。
5月15日上午,临沭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大厅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都在翘首等待“科技列车”医疗专家的到来。上午8∶30分,赵红、赵华、马洪波与吴向红4位医疗专家抵达临沭县人民医院,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为近200位患者进行了义诊。
一位老大爷对工作人员说:“以前得了大病去北京看,光坐车、排队挂号就得好几天,还不一定能见着专家;今天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真是想都不敢想。”
这是出现在“科技列车沂蒙行”进入临沭县的一幕。今年是“科技列车”的第8次活动,也是第一次开进沂蒙老区。5月14日,来自卫生、农业、核技术等领域的9位全国知名专家,来到临沭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老区人民送去了实惠。
专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金沂蒙集团、史丹利公司、金正大公司、常林集团等企业,详细了解了临沭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并与企业负责同志就今后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金沂蒙集团诞生于30多年前,是临沂地区第一家机械化生产的小化肥厂,论规模也就是个“小不点儿”。30多年后,这个“小不点儿”壮大为金沂蒙集团,成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全国专用化学品企业50强。
“科技列车”随行的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排忧解难。
近年来,金沂蒙集团在科技事业中不断创新发展,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2010年12月21日,在一年一度召开的“临沂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产学研合作创新表彰大会”上,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这次凭借“科技列车行”专家到来的机会,金沂蒙集团公司科技总监王怀利与化工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技术对接,为集团未来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外援。
专家们通过参观和交流,对临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科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临沭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在新的时代,秉承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路子,动力足,后劲大,发展前景好。
5月15日上午9点,作为临沭县三个宣传点之一的临沭县实验中学迎来了科技专家、原秦山核电站党委书记刘传德。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核事故,很多中国民众在不了解核辐射防护知识的情况下,茫然地加入到了抢购食盐的行动中,引发了一定的心理恐慌,造成了不好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向民众推广科普知识,刘传德给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核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他在报告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核技术、核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防护核辐射等方面的知识,消除了大家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恐慌心理,让同学们对核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刘传德还联系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核的有关专业术语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通过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辐射源,如CT、X光检查等进行了比较,让在座的学生们有了对核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整个报告刘传德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枯燥无味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报告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由于目前基础教育课程中还没有相关课程和教材专门涉及科普教育,学生的科普知识相对匮乏。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对推广科普知识、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开展核知识讲座的同一时间,临沭县郑山街道“科技列车沂蒙行”专家远程咨询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北沟头社区、沙店村提供了远程咨询活动现场,并组织了有相关专业技术需求的群众参加。
北沟头社区种养户李善则、张秀红分别就“玉米病怎么防治”、“獭兔仔兔出生四五天后在窝里蹦跳一会儿就死去了,是什么原因”等问题通过远教平台咨询,从北京专家那里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几位村民高兴地说:“还是北京的专家看问题远,看得周到,一番话让俺心里亮堂了。”
此次专家远程咨询活动是“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中心负责承办。主要组织两场远程咨询活动,5月15日上午9点到11点30分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咨询,北京会场现场有6名专家负责咨询答疑,5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30分进行医疗卫生专场咨询活动,北京会场现场有5名专家负责咨询答疑。答疑方式为一对多的方式,即北京的专家同处一室,通过一对多的视频功能与现场群众进行互动交流,群众提出的问题由现场对口专家进行解答。
临沭县群众对“科技列车”甚是欢迎,参与各项科普活动的热情也是如此高涨。这是由于近年来当地的政府部门、企业、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临沭县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临沭县畜牧工作站站长沈怀山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据他介绍,临沭县是畜牧养殖大县,据截至今年2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为33.12万头,能繁母猪5.26万头。传统的养殖模式污染严重,养殖风险大,制约了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增加。一头猪一年排泄量约为4吨,传统养猪模式中,养猪户把排泄物进行厩肥处理或沼气池处理,甚至直接排放到水域中,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直至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另外疾病防控,食品问题,养殖效益等问题都是传统养殖模式面临的问题。为此,临沭县近年来积极推广各种科学的养猪新模式。
养殖户陈秀玲通过微电脑监控系统养猪,实时监控猪儿们的情况,只要她轻点鼠标,机器就会自动完成添饲料、加饮水、温度调控、空气流通、粪便清理等繁琐的养殖程序,这套微电脑自动化养殖设备不仅节约人力,还可避免人工饲养过程中的病毒携带和对猪群惊吓减产难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和陈秀玲的生态养猪场一样,临沭县玉山、青云、南古等乡镇的20余个养殖场都实现了养殖电脑自动化。
发酵床养猪法在临沭也都得到了广泛推广。“用木屑和稻壳作底料填充猪圈,混合微生物发酵菌,猪粪便等排泄物在菌群的作用下,完全自然分解成小颗粒,不用冲水,一点都不臭,还免去清粪、运输猪粪尿的人力物力成本,冲洗的用水量也能节省90%。”据该县曹庄镇养殖户赵合法介绍,他采用发酵床养猪,每头猪的防疫费用从50元降到25元,不必安装保温灯,不必天天清理猪粪,节电、节水达90%,养猪成本再次降低。同时,当作填充底料的木屑和稻壳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花农和无公害蔬菜种植户花钱预定抢着要,卖个好的价格自然不是问题。
在临沭县和陈秀玲、赵合法一样依靠科技来改变传统养猪模式的养猪户达60余户,推广发酵床养猪法的猪栏面积达5.6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2.7万头,年增加经济效益420余万元。
“临沭县是个边远县,过去交通欠发达,资源不丰富。吃不上资源饭,那就吃科技饭。”2010年临沭县县委书记孙丰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介绍,为使经济获得科技强支撑,临沭县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及有关产业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实施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级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切实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今天的临沭,依靠科技领先为经济发展装上了大马力发动机,科技不仅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还使临沭获得了巨大的区位优势,未来的临沭将成为鲁南和苏北经济带上的一条腾飞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