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通讯员 张辉 董兵
每年5月的第三周,亿万中国百姓共赴一场“盛宴”,品味独特的科学之美,这就是“全国科技活动周”,这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科技列车行”活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活动之一。该活动由中宣部、科技部、环保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主办。自2004年举办以来,就以其“贴近农村、贴近老区的科技需求”而深受百姓欢迎。“科技列车行”活动开展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的“科技列车行”还将有哪些新举措?近日,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进行了专访。
记者:贾主任,您好!我们知道,“科技列车行”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至今已有八年的时间了,您能否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谈谈“科技列车行”活动的宗旨和意义?
贾敬敦: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7个1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缓慢,老百姓的科技意识和水平还不高,运用科技致富增收的能力还不强,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贾敬敦主任表示:“科技列车行”探索并建立了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将老区和科研单位及相关专家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当地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活动之一,“科技列车行”活动启动。“科技列车行”活动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每年选择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把农民最需要的科技知识送到他们手中,旨在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广大专家及科教机构与基层的联系与合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落后地区的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8年来,科技列车先后驶往东北的松嫩平原、革命老区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和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贵州省的毕节和遵义、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巴中地区、山东的临沂等地区,以“振兴老区经济、服务三农”为主旨,科技列车每年都根据前往地区的要求组织专家、科技产品和图书等,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
“科技列车”是农村科技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每到一处,不仅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而且把当地农村最紧缺的技术专家、医疗专家等带过去,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为当地的父老乡亲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了技术创新水平,解决实际难题。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列车行”探索并建立了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将老区和科研单位及相关专家结合在一起,为当地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我们了解到,科技列车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不少省区都希望科技列车能开到自己家门口,您觉得科技列车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您认为“科技列车行”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贾敬敦:“科技列车行”活动受欢迎的原因,用农民朋友自己的话说就是“科技列车不仅给我们带来实用的科技物资,送来了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更让我们看到了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这的确是“科技列车”所到之处,老百姓的肺腑之言。例如,2008年,科技列车开往贵州,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贵州毕节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但是,2002年退耕还林之后,毕节地区很多农民由于不掌握先进的中药材种植技术,种植的中药材产量很低,很多农民没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科技列车行”的中草药规范化种植专家来到毕节后,走访了多家农户,与当地政府就中药栽培技术进行了座谈,还到中草药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指导,认为这里的中药材发展很有潜力,因此,他们鼓励当地政府要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推进中药材产业,并通过向全国招标的形式,共同开发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科技列车贵州行结束后,20多位专家与当地建立长期的联系,有多位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扎根毕节地区,通过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带领农民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如今,毕节地区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农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很多,总的来说,“科技列车”所到之处,进一步营造了“关心农民、支持农村、服务农业、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增强了当地政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当地政府认识到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关心。促进各地调整工作思路,将科技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重要支撑。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列车带去的科技物资让百姓受益,企业受益,专家们先进的科学理念又开启了农民的思路,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学、用科学”氛围。三是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众多难题。如农业专家通过专场培训传递最新技术、医疗专家通过义诊惠及群众、工业专家通过技术成果与企业对接、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这些都让老百姓受益匪浅。四是通过“科技列车行”的平台和桥梁作用,为地方和专家及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联系。专家围绕老区发展的难点、热点提出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推动老区决策的科学化。
记者:“科技列车行”现在已经成为“科技活动周”的品牌性活动,您认为“科技列车行”能够成为品牌活动的成功经验是什么?能不能谈谈具体的表现?
贾敬敦:“科技列车行”活动能够办得这么成功,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它满足了老百姓的切实需求,这些我在上面已经谈到过。当然,一项活动能够办得如此成功,的确与活动的精心组织分不开。“科技列车行”活动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有如下几条: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科技列车行”活动一直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科技部部领导亲自听取“科技列车行”活动的筹备情况汇报并做出专门部署,中宣部、环保部、卫生部、铁道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协等部门对活动大力支持,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农村中心会同地方政府认真组织筹备。
二是围绕需求,精心策划。在整个活动策划、筹备过程中,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农村中心都会深入基层搞调研、摸情况,做到按“需”精心策划“活动”、按“需”用心遴选“专家”、按“需”细心选择“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表格,收集农民们的需求信息,通过这些表格统计,了解农民和当地的现实需求,再与当地承办单位充分沟通,经多次商讨活动方案后,才明确活动主题,确定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开展科学普及、确定向老区人民捐赠科技物资的内容;并且每一次“科技列车行”活动都严格按照“务实、节俭、安全”的要求来筹办。
三是创新形式,务求实效。每届活动都会根据需求有所创新。科技列车行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拘泥于形式,善于开拓创新。每年我们会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创新活动的实施方案,例如2011年的“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中,应当地需求,我们第一次引进了工业领域专家参与活动;第一次组织了“千人计划专家团”前往沂蒙地区,与当地的企业展开对接交流恳谈会,为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第一次采取了“远程培训与咨询”的方式,让北京的专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面对面”的远程交流,为他们解惑释疑,同时,本次活动还签订远程培训教育基地协议,把临沂作为科技部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基地,这是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长期服务临沂地区的创举。
目前,一方面农民渴求科技,另一方面科技人员需要到农村这一广阔的舞台去施展才华。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的“科技列车行”活动在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宣传措施得力,做到了“活动前有声音,活动时有亮点,活动后有反响”,搞得有声有色,例如,在本次“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以及山东省的多家媒体对这项活动给予了报道,本次活动还第一次采用了微博这种新媒体方式与大家互动,更提升了这项活动在群众中的反响。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科技列车行”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后开展“科技列车行”工作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贾敬敦:“科技列车行”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民群众、为老区人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现场服务之旅,实践证明,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非常需要这种有效的链接渠道和组织形式。目前,一方面农民渴求科技,另一方面科技人员需要到农村这一广阔的舞台去施展才华。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失衡和不对称,农村科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地区的科普工作,不仅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今后,“科技列车”这种有效的形式还将继续办下去。总结以往经验,我们将从以下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指出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农村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中,我们看到临沂市区发展很快,市容很美,但是我们去农村时看到了城乡发展差距大。怎么办?我想今后的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要通过“科技列车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促进城市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要在城乡之间建立起科技传播、服务的渠道和平台,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更加注重科技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对地方科技需求的前期调研,深入了解活动地区在科技发展中的相关需求和优先发展领域、紧密结合并服务当地的科学发展,采取集中性示范科技服务活动和经常性科技服务方式,与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基层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结合,注重培养和扶持各类乡土人才,建设一支“本地化”的农民科技服务队伍,同时切实加强科技列车行专家与地方的长期合作,探求长效服务机制的建立。
三是挖掘更多资源支持“科技列车行”。“科技列车行”活动是国家九部委以及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科普活动,在积极争取各部委资源的同时,我们希望引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对农村科普事业的关注与参与,加大地方财政和社会企业对科普惠农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参与农村科普工作,在形成长期稳定科技下乡长效机制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创新,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科技列车的品牌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