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胜
(湖南理工学院 社科部,湖南 岳阳 414006)
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行逻辑
陈其胜
(湖南理工学院 社科部,湖南 岳阳 41400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是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展开的现实运动过程。特殊的中国国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多样的中国国情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动态的中国国情牵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特殊、多样、动态的中国国情中展开为生成与发展的逻辑过程。
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行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是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展开的现实运动过程。特殊的中国国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多样的中国国情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动态的中国国情牵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特殊、多样、动态的中国国情中展开为生成与发展的逻辑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
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情况和自然情况、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的统一。中国国情具有丰富的内容、多层的结构和独特的特点,决定和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近现代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
1.特殊的社会发展对理论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土壤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利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国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丧失、领土瓜分,国家动荡,民族危亡。因此,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为了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近代的仁人志士先后引进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搬来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但是,由于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辨别不清和对社会性质把握不准,他们并没有真正找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1471马克思主义以其思想的科学性、理论的实践性、现实的批判性、革命的指导性,深深吸引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给彷徨中的中国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实行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中国无产阶级更是把这种现实诉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转化为自觉的革命行动。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理论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入、生根的现实土壤。
2.特殊的中国革命对理论的特别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特殊的中国革命对理论有特别的要求。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是完成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任务的需要,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是在特殊的国情下进行的革命,中国的革命不仅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大不一样,也与经济文化同样落后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不尽相同。因此,中国革命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逻辑上的纯粹推演,也不能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做法机械复制。特殊的中国国情,要求中国的无产阶级既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又对中国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并做出合乎中国革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据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在深刻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前途、革命的道路等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正确性,而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以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殊国情的正确把握为前提。
深厚的文化传统、特定的历史条件、具体的实践环境、复杂的社会结构,体现中国国情的多样性,规定了民族化、具体化、应用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路径。
1.深厚的文化传统: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使之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在中国的民族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中国国情中厚重的一个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属于人类和世界。但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在西方社会特有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人类智慧,必须演变成为具体国家和民族的智慧,才能展示它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之具有中国的特性、作风和气派。
毛泽东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方向。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辟者,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首先强调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内涵。他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3]534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他一方面用“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知行统一”等生动活泼的民族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的解释,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他又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实事求是”传统,创立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方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厚的历史根基。
邓小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内容。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继承者,他将传统的革故鼎新、通变救弊主张,升华为全面改革的政策;将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提升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光大为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将传统的“正德厚生”、“贵义尚利”的主张,拓展为“两个文明一起抓”;将传统的大同理想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传统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与祖国统一的理论联系起来。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深叶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变化”、“民本”和“自强不息”等重要观点。科学发展观更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发展理论,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与时俱进、社会和谐等重要理念,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民族化的过程。
2.特定的历史条件: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定的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在中国的具体化。
中国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的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遇到很多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它要求中国无产阶级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发展阶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具体分析了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任务、革命动力、革命道路等“中国的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成功指导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同样,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环境中,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具体的实践环境: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应用,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转化为一整套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整套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方法。毛泽东丰富多样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应用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应用,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纲领,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具体实际而提出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应用的现实写照。
4.复杂的社会结构: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理解、掌握、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4]320,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广与人民大众的结合。
近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农业大国,无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5]305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推广和运用的主体就是中国农民。为了使全党更好地团结和凝聚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中国人民,毛泽东强调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法和具体途径。毛泽东提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让人民群众掌握哲学。在毛泽东著作中,随处可见他用非常朴素的人民群众的语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邓小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6]382所谓通俗和朴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理论和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7]565。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任务。
中国国情依据实践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适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开拓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不断的发展逻辑。
1.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具体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从内部要素分析,中国国情的变化深刻体现在实践的变动之中,实践主题和实践内容的变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示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中国社会不同的实践主题而展开为阶段不同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历经了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展示为四个具体阶段:
(1)毛泽东思想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实践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难探索,找到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面对“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实践,围绕这一实践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改造道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邓小平理论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整体布局、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此时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量增加,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力量的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重要的实践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实践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科学发展观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实践主题,吸取人类发展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就是实践主题的转换和解答。历史事实表明,适时把握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前行。
2.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时代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从外部环境分析,中国国情的变化与时代的变换相牵连,时代主题的变换,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
人类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时代特征和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时代主题经历了“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换。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和时代特征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任务、内容、进程相应发生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伴随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呈现两种理论形态。
“战争与革命”时代,形成以民族化、革命化为主要特征的毛泽东思想形态。20世纪上半期,“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时代的发展需要回答“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确立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运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国情,阐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逻辑,成功地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和平与发展”时代,形成以时代化、建设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世纪下半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形成了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也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彭安玉
book=20,ebook=299
D641
A
1004-1605(2011)02-0020-05
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C49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JD710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其胜(1960-),男,湖南华容人,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