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真要沉沦了?

2011-08-18 01:18石渝
新民周刊 2011年33期
关键词:北欧欧元法国

石渝

欧洲驰骋世界舞台至今已达500年,是否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美国媒体近来集体“唱衰”欧洲,比如《时代》杂志美国版8月22日的封面文章,就配了一个相当“出位”的标题:“欧洲的衰落与沉沦”。欧洲,真的要沉沦了?

英国在燃烧

“英国在燃烧。”这是《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的第一句话。

8月6日晚到8月10日连续数天的骚乱,让伦敦在承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之前提前“火了一把”,共有2100多名“打砸抢烧分子”一夜间锒铛入狱,他们通通被首相卡梅伦斥为单纯的“犯罪分子”,更有数十万英国网民请愿要求剥夺这2100多名“犯罪分子”的国家福利。

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评论员更愿意把卡梅伦眼中的“犯罪分子”视为“被排斥的下层阶级”。他指出,导致伦敦骚乱者产生的原因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以及完全忽视这群人的冷漠的政治阶层。

英国社会结构性矛盾与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制度性缺陷,在这场骚乱中暴露无遗。

根据大英19世纪的《骚乱损害赔偿法案》,英国官方计算出了此次骚乱造成数十亿英镑损失,而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世界各主要股市却反应平平。甚至当前首相布朗通过国有化的“救市”措施以挽金融危机的狂澜时,纽约的道指也并未做出积极的反应。世界经济对英国如此“冷漠”,原因只有两个:要么强盛到让所有人放心,要么孱弱到忽略不计的地步。

英国自成一个英镑系统,拒绝加入欧元体系,使其在争夺欧盟一体化市场出口份额中,输给了德国和法国。金融危机时法国靠旺盛的内需保持体力,德国则靠其精湛的制造出口业迅速恢复元气,唯有撒克逊式的金融资本主义的英国一落千丈:学费猛涨,学生教师示威不断;福利注水,地铁工人与公务员罢工不绝;财政紧缩,最终令衰退中的经济雪上加霜。受军费削减的影响,英国将要下水的新航母,面临无钱购置舰载机的困境。

相比英国,数日前“谣传”法国将被标普从3A名单中撤销之后,欧洲的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美国的纽约,亚洲的孟买、东京及香港,各个股市翻云覆雨,指股跳水,世界经济为之撼动。

现在仍纠缠于伦敦骚乱之经济原因的人们或许该醒了:问题出在法国身上!

法国正成祸源

如果说卡梅伦匆忙结束度假,是因为赶回去处理伦敦骚乱,那么法国总统萨科齐匆忙丢下怀孕的妻子跑回巴黎,绝非担心伦敦骚乱波及到巴黎郊区,而是因为欧元危急。

萨科齐大概已从这样一个诡异的资本流向中看出某种“恐惧心理学”:美国被标普评级机构降级,理应借贷成本增加,国际资本转而购买欧元和欧债,以规避美国主权信用风险。但事与愿违,欧洲大量资金却逆流入AA+级的美国国债市场,投资者显然在用“脚”投票,表明欧洲债务危机的风险远大于失去3A评级的美国。

8月15日《华盛顿时报》刊发了一篇题为“法国会是下一个吗?政府过度开支将拖跨欧盟”的文章,直言法国正成为新一轮欧洲债务危机的“麻烦制造者”:过度开支令法国再无资金拯救“欧猪四国”!

就在不久前,欧盟和IMF刚打算开出1570亿美元的支票拯救陷入第二波危机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也开始伸手要钱。之前筹集的7500亿美元的援助金,现在已经支出了4500亿,问题不仅未解决,反而在恶化。仅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就至少需要70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当人们开始不得不依靠法国时,真正的问题就产生了。凭着多年不倒的3A评级,法国把银行当成自己的钱柜,要借多少就拿多少,时至今日,法国自己的债务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5%,与马里兰大学卡门·莱因哈特及哈佛大学肯尼斯·罗格夫所设的“拐点”90%生死线相差不远。两位经济学家早已证明,当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超过90%时,经济增长状况必将恶化。

法国今年经济增长至多是0.2%的预期,更击破了人们的恐怖防线。即便标普、穆迪及惠誉等评级机构表明它们仍然维持对法国信用的“稳定”前景,不会改变3A评级,但“辟谣”似乎没起多大作用,欧洲股市凄风苦雨之状况也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甚至还传出法国银行行将破产的猜测。

《华盛顿邮报》8月11日的一篇文章直言,欧盟不倒,欧元不垮,背后就是法国和德国两大玩家的“信用”保证,只要法德异口同声表示会拯救欧盟成员,欧元区就不会引发第二波全球性金融危机。现在,法国还有多少能耐充当“带头大哥”?

挪威揭开北欧问题

欧盟并不代表欧洲。富裕的北欧多国拒绝加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就很说明问题。比如挪威,就曾两度为是否加入欧盟举行公民公决,最终结果都是拒绝加入。

北欧不愿加入欧盟,但对加入欧元区兴趣不减。诚如挪威人的心态:既害怕自由独享的“油水”流入别国,又想在自己困难时获得欧洲央行的援手。北欧是高福利社会,读大学不需学费,与英国动辄数千上万英镑的学费相比,具有不可挑战的优越性。当多元文化稍稍改变了社会结构时,一向平和的挪威居然产生了一个希特勒式的仇外主义分子——布雷维克。

挪威惨案发生之背景,正是挪威经济下行、失业率高涨之时。右翼政治基本统领欧洲,自利主义的政治情结不断加深,极右翼政治沉滓泛起。在此背景下,挪威惨案绝不是“偶发事件”。

英国《星期天独立报》8月14日刊发了题为“北欧应转入新马克”的文章,指出北欧竞相准备把欧元作为解决其国内经济问题的药方,并为之准备了多年,现在是到了重新思考的时候了。欧元是靠不住的。当欧元解体时,欧盟之壳也将随之碎片化。

该文章指出,北欧可以把德国拉进来,以德国为主体,在欧洲构建一个有别于“欧元区”的“马克区”。文章的主张颇有点如新雅利安人的自由组合,对拉丁欧洲大加排斥,几乎就是以日耳曼人和维京人为纯欧洲人种的经济体构想。

这样的右翼思潮冲击着欧洲的团结。欧洲一体化实行半世纪,至今仍不能以“同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诸国试图成为统领世界的“一极”的努力,也已经离破产不远了。

2005年6月15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萨缪尔森以“欧洲的终结”为题撰文,其立意基本站在法国和荷兰民众否决欧盟宪法草案的“政治事件”上。同年,美国《外交杂志》11月至12月号也刊出一篇题为“欧洲陷入末路”的评论文章,指欧盟并未能成功解决长期存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尽管美国整整半个世纪以来都在提防欧洲变成对抗自己的独立一极,并极力反对欧盟从经济同盟转向政治甚至是军事同盟,但它也并不指望欧洲陷入“问题之洲”,并不希望半个世纪前耗资万亿美元的“马歇尔欧洲重建计划”付诸东流。

有学者断言,假如今日之欧洲再次面临崩溃的危险,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无疑会出手相救。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欧洲央行是欧盟成员国问题的“最后付款人”的话,那么美联储则将是欧盟问题的“最后付款人”。但问题是,谁会是美联储的“最后付款人”呢?

猜你喜欢
北欧欧元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欧元二十年
北欧有个“军火库”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