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设备科专业设备核算的探讨

2011-08-17 06:33:34郁慧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郁慧琴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推进,医院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与企业运作的界限已越来越不明显,1999年施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按照国家规定,2011年7月1日起《医院会计制度2010》(以下简称新制度)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2012年1月1日在全国实施,但关于新旧衔接具体问题尚未进一步明确,笔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专业设备”核算和管理衔接实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医院固定资产的分类

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结合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共分为五大类:房屋和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以我院为例:固定资产除房屋62189万元外共有35526万元,其中专业设备29940万元占84%之多,占医院总固定资产的31%。医疗收入中的60%来源于专业设备的使用,也是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管理对于维护医院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流动性及使用率,节约医院的资金,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制度在专业设备核算上的亮点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专业设备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此前不计提折旧,在账面上反映的永远是初始成本,这会使医院资产负债表有水分,资产负债率也不准确。新制度不再设立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新增累计折旧和待冲基金,提高固定资产核算准确性。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累计折旧”作为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就反映出固定资产-专业设备原值及净值,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以便如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

新会计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确认标准 原制度下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增长,计量标准明显偏低,核算范围过宽,加大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量。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以我院固定资产-专业设备规模为29,940万元的综合性医院为例:截止2011年5月底,单价在1500元以下的专业设备共计1050台(套),总额102.4万元,占总的专业设备3662台(套)的29%,占专业设备总额的3.4%。

不再设立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新增待冲基金 原制度下固定基金即单位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其主要来源于国家基建拨款、专项经费拨款,单位事业基金和专项基金-修购基金的转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是医院按固定资产一定比率提取的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大型修缮的资金。新制度下待冲基金核算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质所形成的,留待计提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物资是予以冲减的基金,下设“待冲财政基金”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两个明细科目,相关资产提取折旧、摊销时应冲减的待冲基金余额=相关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额×相关资产入账成本中财政补助资金或科教项目资金所占的比例。

折旧年限的调整 原制度固定资产-专业设备分为四类:电子设备、光学设备、机械设备、其他设备,折旧年限分别是5年、7年、8年和10年,按折旧年限提取的修购基金-折旧。新制度规定专业设备分为19类,折旧年限除了高能射线设备是8年以外,其余都是5年或6年,折旧年限比原制度低,每个月的折旧额就大大高于原制度。以我院为例原制度下:2011年5月专业设备应提折旧额223万,按新制度测算大概要多提40万左右。

新旧会计制度专业设备核算衔接的基本思路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清查盘点按照原制度进行全面清查和盘点固定资产-专业设备,对于清查出的资产报废、毁损、盘盈盘亏以及应确认而未确认的固定资产等,应当按照原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报经批准后,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对固定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进行核查,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追溯确认待冲基金等做好准备。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确认 由于原制度与新制度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确认标准并不一致,对于按照新制度的标准无法确认为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即专业设备单价在1500元以下的,应当将相应库存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在用固定资产-专业设备,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的折旧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应按新制度的规定补提折旧,需要补提的折旧可以直接冲减医院原来提取的修购基金,但最终调整后两者的差异即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余额也应转到“事业基金”,会计处理上的方法是,对于按照原制度提取的修购基金-折旧,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折旧”贷记“累计折旧”,按照应补提的折旧金额,借记“事业基金-结余转入”和“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种处理方法的思路是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提取视同折旧的提取,只是未作为资产的抵减项目列示,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准确地抵扣原来分配结余转入的职工福利基金的数额。

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 要区分出在用固定资产中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的固定资产,单独进行折旧核算,予以冲减待冲基金。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纳入成本核算范围,还应在医疗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纳入成本核算范围。

新制度中尚需完善的内容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新制度未引入风险机制,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若遇到固定资产减值或提前报废,就会出现账实价值不符的虚假状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在期末应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进行计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但同时使会计核算的复杂程度加大。

笔者认为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医院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将其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避免虚盈实亏,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管理者的审计管理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总之,新制度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使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使之更合理,更科学,提高在固定资产方面医院的管理,改革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使医院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制定出先进和可行的方法,使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完善,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效益,节约投资,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营管理的需要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1 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 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

3 朱荣荣.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研究[J].天津财会,2010,(1)

4 李花玉.浅谈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3)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