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杰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国家公路网建设已延伸到农村并不断深入。作为农村客运网络的节点,农村候车亭是服务于农村群众出行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为群众和运输经营者提供出行服务与站点服务的场所,是农村公路运输发展的载体。因此,加快农村候车亭的建设,对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对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运管局出台优惠政策,对每个农村候车亭实行1万元的补助,充分调动了各地建亭的积极性。根据计划,至2010年年底全江西省共安排农村候车站点建设项目1万个,全江西省乡镇班车通达率将达到100%,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80%,70%以上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已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都建有候车亭。
2010年,江西省建成乡镇客运站586个,农村候车亭10700个。农村客运车辆已超过1万辆,农村客运班线已开通3600余条,100%的乡镇和88%的村通了客车。
2011年,江西省规划建设农村公路8000 km,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及连通工程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通往村组公路建设和国有农、垦、林区道路的建设。此外,今年江西还计划建设农村候车亭2000个,实施“公交优先”,调整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交线网的覆盖率。
农村候车站点从无到有,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乘车、候车,改善农村露天候车,甚至风雨无避的候车条件,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候车亭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同时,目前江西省内的农村候车亭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缺乏功能、缺少细节、缺失艺术性等。
因此,针对省内农村候车亭的现状,有一些对农村候车亭建设值得考虑的问题:
1)在满足农村候车亭批量生产的同时能让候车亭满足不同客流情况候车点的需求。2)农村候车亭是社会性基础设施,如何满足其本身需要的功能性、使用性。3)如何通过对农村候车亭进行人性化设计,使农民兄弟切身体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4)如何在农村候车亭的设计中体现出艺术性。如何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以赋予农村候车亭不同的形象和魅力。
如何处理好农村候车亭出现的问题,对农村候车亭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必要环节,对建设农村候车亭对城乡道路运输网络的连接会起到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
农村候车亭快速建造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标准化,首先应确立标准化的整体框架,以保证在农村候车亭的设计、建造材料的生产、运输直到安装使用的整个技术经济活动中,能根据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制定各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标准,并按标准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活动。其次是编制标准体制,编制候车亭标准单元表等,使其达到系列化、通用化的要求。标准体制的组成单元是组成候车亭的各类单元,包括:
1)结构选择,即确定候车亭建设所用的结构形式,候车亭建设所需材料。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必须要解决候车亭建筑结构的支持体系,即研究适合标准化生产的结构体系。结构单元分为承重单元和围护单元。承重单元是基本承重结构,围护单元是安装后的不承重构件。承重单元是永久性的,而围护单元是可以更新的。承重单元要为随着候车亭功能变化或扩建创造条件。因此适合标准化生产的候车亭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a.承重单元与围护单元分离。b.建筑结构轻型化,以节省用料、减轻荷载、利于施工。c.结构构件模块化、装配化。候车亭应当能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标准化的通用部件,能够在工厂里进行生产,各单元在现场装配成所需要的农村候车亭。目前国内建造农村候车亭采用的常用承重体系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虽然其有优点,如整体性好,比钢结构节约钢材等;但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仍有大量不足之处,包括:自身重量大,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费工、费模板、周期长,施工受季节影响,补强修复困难。而这些不足,恰恰是标准化生产中需要避免的问题。因此,要实现候车亭的标准化生产,应采用便于工厂化生产、便于施工的钢结构体系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具有减少构件截面,减轻结构自重,便于工厂化作业、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若接头构造处理不当,其受力性能将被削减。因此目前多用于非承重围护结构。反观钢结构体系,其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施工速度快,结构安全度高,钢结构使用面积比混凝土结构面积增加4%以上;同时,对于改扩建工程,钢结构便于回收及再利用,其节能、环保的特性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采用钢结构体系作为承重单元,再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作为围护单元,可以使工期大大缩短,提高效益。
2)功能单元,即组成候车亭的各功能单元,如便利店、种子站、卫生间、信息窗口、广告栏等。农村候车亭是公共性基础设施,同时其本身需要以功能性、使用性为基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行候车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候车功能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客运候车亭应在满足候车等候的基本功能时,考虑与一些附加功能相互融合,比如:a.根据农村物流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在设计中应考虑信息传达快捷以及准确的终端查询功能;b.增加一些盈利性的功能,以实现“以站养站”,减少管理上的难度,包括便利店、种子站、邮政;c.候车亭的其他组成部分,则是为候车人员提供一个必要信息的传播途径,如宣传栏、广告牌,甚至电子屏等。考虑到视角问题,因此一般将广告牌设置在两侧较高的位置,以大幅度增加广告牌对过往车辆的影响力。至于候车亭内广告牌,由于普通人的平均无意识展望高度为1.7 m,因此应将亭内广告牌设置在1.7 m左右的位置。
候车亭经过标准化设计,可形成一组统一的符号,因此,候车亭的建设可根据建设的实际要求,选择功能单元并组合;所有的候车亭均使用统一的符号,可以形成统一的风格,同时不同候车亭之间又不是千篇一律,这对减缓乘车人员视觉疲劳,丰富公路沿线景观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不同时代形成的习惯,或是特定审美观念指导下会形成固定的表现手法。农村候车亭的设计可以分析全省各个城市辖区内各个镇、乡、村的特点,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整体建筑风格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手段进行构思,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运用到设计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使候车亭能更好地融入到当地整体环境中。只有与当地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候车亭才能更加容易与候车村民产生共鸣。
对于农村候车亭的设计,不仅要求能候车,更要求有良好的候车环境。人性化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注重候车人员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设计出更好地尊重人、关怀人的候车亭。候车亭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设施,通过人性化设计,就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当今设计的趋势,是整个时代的潮流,是人与设施、功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包括:
1)站点设施应该符合人体尺寸,适于绝大多数人方便的使用;
2)设施应该能让使用者用力合理,尽量避免各种疲劳的产生;
3)设施的功能应该表达清晰,信息的显示与信号的选择设计和布置,应与人的感觉能力(视觉、听觉、触觉)相适应。使得使用者在最短时间内领悟设施功能信息;
4)设施结构要合理,便于拆装维修和定时清洗;
5)一些可能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影响的产品,必须设置得当,避免事故产生。
在国家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候车亭的快速建设,有助于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缩小城乡差别,对我国21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整体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2]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3]田内祥哉.建筑工业化通用体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