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2011-08-15 00:51张学武
山西建筑 2011年10期
关键词:技术水平工作效率施工人员

张学武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城市名片的市政设施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大量市政设施的改建、扩建、新建工程随之而来,这不仅为市政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无论是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手,还是一般工人都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场施工人员效率的提高,包括合理配置现场的人员、机械、材料,以及施工期间对周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综合考虑等等,这些无疑会促使施工的进度得到充分的保证,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日常运行的和谐共存,为实现精品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影响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因素

市政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政策规定、资源配置、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也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生理、心理状态也对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1)政策规定。政策规定是工程实施的指示性内容,明确了施工内容、工程量、质量要求、施工期限等硬性指标,施工人员的所有工作都应遵照上述内容来执行,施工人员的必要工作效率,即按时、保质完成工作前提下必须达到的工作效率也就得到了确定。因此政策规定是决定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客观前提。工期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的情况下势必要求施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资源配置。工程施工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人员、机械、材料的转移和转化,即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资源配置对于一项工程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经济学扩大再生产理论可知,提高产品价值的办法有两个:a.延长绝对劳动时间以制造更多商品。b.提高相对劳动时间,即提高工作效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商品。这一理论在施工中同样适用,在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配置合理时,施工得以顺利开展,相对工作时间较长,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程量较大,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较高。反之,在人员匮乏,机械缺少,材料供应中断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额定工程量,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降低。

3)施工环境。市政施工所实施的环境通常是在城市之中,这必然会对城市居民以及企业的日常工作、生活、运营产生影响。同时这种生活、工作、运营的客观存在也会对工程的实施产生反作用,制约施工效率。例如:施工道路沿途居民的出行往往造成施工区域交通组织的混乱;施工中自来水、煤气、电力管线破损、维修往往使挖掘作业等工作非正常停滞等等。这些状况都会使得人员的施工效率降低。

4)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为工程的最终实施主体,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决定工作效率又一重要因素。以留园路施工中二灰碎石换填为例,一名熟悉道路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挖机操作手每小时可填筑长约7 m~8 m的路基,而一名技术水平一般、对道路施工较为陌生的操作手每小时进度在5 m左右。因此在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往往较高,而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往往也较低。

5)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从生理角度来说,无论体力劳动者或是脑力劳动者,健康的身体状况、充沛的体力都是他们高效完成好自己工作的保证。而在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的环境之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体力也无法支持正常工作的要求,工作效率便会持续下降。相对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往往在施工管理中被忽略。从心理角度来看,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处于心理的高潮期时,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较高,能较好的完成工作;而在心理低潮期时,劳动者工作态度往往比较消极,懒惰情绪加剧,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展开,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2 促进施工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的办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尽可能地在作业安排上实现流水作业,从而使工程量在时间分布上更为均匀,保证了每个施工人员所完成的工作量保持均衡,避免出现人员闲置或超负荷工作等影响整体效率的不良状况。同时在制定好施工组织计划之后,应该严格按照进度执行,现场管理人员在每日工作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应对照整体进度表对后续的施工组织进行修正、优化,保证施工计划得以落实。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2)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当前市政施工已经进入机械化施工时代,但是由于机械数量有限,作业面宽度不一,要保证各工作断面都运作良好,必须对机械有个合理组织,把机械施工有效的运用于各个工作断面,在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机械调配的同时,应该及时向各机械操作手告知本工作日的工作任务,使操作手能够心中有数,调整在各断面的作业速度。此外,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施工材料是维持工程开展的血液,材料的短缺往往是导致工程非正常停止的重要原因,因此工地材料员应每天清点现场材料数量,保证建筑材料充足。同时也应对进场材料加以控制,避免材料过多带来的堆放运输问题。

3)详细了解施工环境。在施工作业开始之前,应及时协调联系各地下管线所属单位,明确地下管线的分布,加以注释标记,尽量避免在开掘作业中因出现管线破损而造成的停工问题。同时应该对施工地域的交通出行情况加以了解,可以利用VISSIM等交通仿真软件对施工期间的交通状况进行仿真,确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线路组织和便道的设置。在施工中做好交通疏解,树立明显的指示标牌引导进出施工区域的社会车辆,避免交通出行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4)选拔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大小。在施工前应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在施工中应优先选择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同时针对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都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技术改进和革新方面关注很少的问题,可以引入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采取施工人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严格施工人员考评机制,奖励优秀个人、优秀班组。施工结束后,应召开研讨会,认真总结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钻研提高技术水平的办法。

5)保障施工人员休息时间。作为现场施工管理者应该尽量保证施工人员每天有正常的休息时间,这样即保证施工人员体力得到恢复。长时间工作之后,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之下适当安排施工人员进行轮休。如果工程量巨大,工期紧张,必须加班时,可以采取定额工作的办法,限定每天工作量,将休息作为一种因素促使施工人员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多休息时间。相比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的影响是更深层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多与施工人员沟通交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减少施工人员的心理波动。同时应多多给予施工人员的工作以肯定,营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竞争、激励并举,保证施工人员处于一个较好的心理状态。

3 结语

市政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控制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促进施工效率的全面提高。

[1] 郑永旺.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J].山西建筑,2010,36 (3):242-243.

猜你喜欢
技术水平工作效率施工人员
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全国首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辽河化肥厂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钢管倒棱机设备及专业技术水平简介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开放型经济对提升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