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海霞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文/侯海霞
在新的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发展,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越发强烈,也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硬件水平普遍提升,信息资源极大丰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馆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以及落后的管理思维习惯,导致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仍然落后。虽然认识到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也重视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但由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仍缺乏科学认识,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就是靠资金投入,没有意识到发展的真正危机和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现代化的工作队伍。
(二)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应逐步达到60%以上”。目前,在高校图书馆系统中,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屈指可数,在整个图书馆专业队伍中也只占很小比例。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与教学、科研等其他部门相比普遍存在待遇低、地位低的状况,很容易影响馆员情绪,挫伤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全国图工委曾对北京、武汉、长春、广州等地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安心图书馆工作的只占47.8%,想调走的占39%。
人力资源状况出现了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1、学历结构:虽然高校图书馆员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大多仍缺乏高层次人才与复合型人才;2、职称结构:由于高职称人员有机会在其他领域获得更好发展,图书馆对他们吸引力不大,而新的高素质人才不愿在图书馆工作;3、专业结构:目前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据统计,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仍相当缺乏;4、年龄结构:大多数图书馆员年纪大的多、年轻的少;5、性别方面:男女比例失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女同志所占比例很大。
(三)人力资源管理随意。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运作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引进、培育、激励和利用机制等。具体表现在:
1、许多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缺失。许多高校在图书馆人员调配上出现了随意组合、学非所用、干非所长,缺少长远计划和宏观调控等现象。例如,在人才已严重流失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因搬迁、合并、挽留及引进人才等原因,在没有考虑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将一些非专业、低学历人员强行或随意安插进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富余人员、待岗人员、教授夫人等的首选安置场所。这些人员进入后不仅影响了图书馆正常的人员结构,而且降低了服务质量。
2、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在数字图书馆迅猛发展的今天,部分高校图书馆跟不上时代节奏,甚至背离时代发展,固守传统图书馆工作模式,使岗位设置不符合现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要求。岗位配置失调不仅造成了岗位任务不能高效准确完成,还造成了专业人才浪费,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流失。
3、人力资源考核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还保持着原来“大锅饭”分配方式,没有合理的考核机制。不重视考核,没有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考核体制。就高校图书馆目前情况而言,专业人才岗位收入和普通岗位收入几乎没有差别,很多需要高新技术的岗位(如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维护等)都需要由专业人才承担,但这些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其他待遇都没有得到合适体现,与普通岗位相比几乎没有区别,与其他组织同等专业技术岗位相比没有竞争力,又没有发展空间和科研条件,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培训和再教育缺失。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往往重视现代技术设备等硬件添置更新,而忽略了对高新层次馆员的引进,重视对物质经费投入,不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图书馆正朝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馆员角色不再仅仅是“图书保管员”,而同时也是“信息导航员”和“信息工程师”。角色定位的变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长期以来馆员被认为是单纯借书还书的教学辅助人员,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因而忽视了对馆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5、没有监督和激励机制。图书馆虽然有职称评聘制度,但却缺乏对馆员实际工作能力和绩效的考核,过分强调论文发表数量,致使相当多的馆员急功近利,宁愿花时间撰写论文,也不愿钻研业务。
针对以上问题,图书馆要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主要矛盾往往更多地表现为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图书馆相对落后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馆员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检索到所需资料。“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整体上研究馆员的结构问题,以科学管理理念为指导,对馆员进行合理组织调配、激励、培训、考核、发展,实现“人尽其才”。
(二)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高校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时,首先应依据自身发展规模与实际情况,明确发展各分时期管理目标,进而制定出适应各分时期管理目标的人力资源具体规划;其次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一个规范化的图书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效绩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绩效考核体系,非常关键的是选择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1、绩效展示法:评价之前先让馆员进行绩效展示,也就是让馆员介绍自己在绩效期间的所有工作内容,然后结合每个岗位具体要求做出综合评价。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比如馆员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缺陷的将影响到评价结果。
2、关键事件法:是典型的用事实说话的评价方法。根据所记录馆员的有效事件和无效事件,对馆员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有一系列事实作为依据,大多数馆员都能接受,且馆员清楚哪些行为是期望和允许的,有利于馆员进行自我管理。
3、评分表法:通过设计一定的评分表,把馆员工作内容、质量、服务态度、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根据之前制定好的绩效标准,来综合分析和评分。
4、行为锚定法:通过建立与不同绩效水平相联系的行为锚定,对绩效维度加以具体界定。需要为每一项考核指标设计锚定量表,以此评价员工绩效。但设计成本太高,同时典型行为的确定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四)完善员工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大多高校图书馆业务采用自动化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和服务框架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有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知识导航等方面的人才。培训是促进馆员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管理人员要支持和重视培训和再教育。由于长期以来一些管理人员对馆员角色知觉普遍存在偏差,因而忽视了对馆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要想完善馆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管理人员的鼓励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2、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相关培训。通过定期开课形式对馆员进行培训,且根据馆员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实际要求选择培训内容。对新进馆员要加强实践学习,尽早到各个岗位进行实践,使其对图书馆业务有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从而能全面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对有潜力的馆员,可分期分批到实力雄厚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图书馆进行交流学习,甚至脱产参加与图书馆专业相关的函授、自考或攻读硕士等学历教育。
3、采用各种培训方式。可让本馆或邀请其他图书馆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资深专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图书馆领域新的发展趋势、新的业务知识等,也可以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解答。也可聘请本校老师给大家上课,比如关于英语、管理沟通技巧、职业道德、计算机网络等的知识。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调动馆员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馆员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之源。
1、激励应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确立弹性的、富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加大绩效收入比重,同时考虑公平、期望因素。这样,馆员会感觉公平,只有公平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馆员工作热情。
2、构建多元化激励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馆员所处的需求层次不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应根据馆员实际需求以多种方式激励馆员。
3、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激励方式有多种多样,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等。管理者应根据本馆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激励馆员,比如通过参与激励,为馆员发展创造机会;通过工作设计和组织设计,增加优秀馆员工作挑战性,激发工作热情等。
总之,激励体系既应强调人类行为的经济性,也应重视“以人为本”和需求满足的多层次和动态化要求。
(六)做好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型馆员的职业发展已经从追求终身就业转向追求职业能力培养,馆员学科制已成为趋势。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当前馆员有意识的一种行为。如果馆员无法在图书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很可能会去寻求能够帮助他实现职业理想的其他组织。
总之,图书馆要想从当前困境中求得出路并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推进人力资源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培训和开发,培养出一个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工作团队;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合理调配和组织,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图书馆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1]崔文媛.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情报,2007.12.
[2]刘力杰.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东方企业文化,2007.3.
G2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