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论语》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2011-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立志教化论语

李 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 150025)

透过《论语》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李 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 150025)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弟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因此,以《论语》为依据,从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目的三方面简要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孔子;《论语》;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人物之一,《论语》一书则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具体实践。德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首要命题,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可见,孔子德育思想影响之深远。

一、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内容分为内外两方面,即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

1.“仁”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范畴之一,是孔子思想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也是孔子德育理论的核心。《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而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的阐述也各不相同,例如他在答复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502他认为规范自身,约束行为合乎礼的标准,就是仁。再如,孔子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2479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518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并指出仁的标准和仁的行为方法。另外,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457这里则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和为人的根本。孔子把仁视为众德之首,即人生价值中的最高原则,“仁”还具有如下两个特点:首先,“仁”是自发的道德修养。《论语·颜渊》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502由此观之,求仁不在外求,全靠个人自觉,只要进化我心,循礼而行,就可以崇德、修匿、辨惑、达到于仁的境界。其次,“仁”是从个人与他人两方面确立的道德原则。仁者爱人,施爱者爱人,且爱人如己,这便从逻辑上承认自己之外的人是和自己同样的人,因而以推己及人。

2.“礼”是孔子德育思想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所谓“礼”指的是周礼,它集法律、道德、礼仪、习惯等于一身,在孔子眼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在道德修养方面,“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2487礼是立人之本,没有“礼”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孔子还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2479有学问的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工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样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同时孔子要求弟子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地进行改正,那么,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礼”不仅是自立的资本,更是在通往理想人格道路上的重要基石。在国家政事方面,《礼记》有云:“民之所由生,礼为大。”[2]没有礼就不能辨别君臣长幼,亲疏远近。于是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2465并由此引出其正名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461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用“礼”作为外在形式约束人们行为规范,那么社会便可恢复成秩序井然、和谐祥和的太平盛世。

二、立志为先且身体力行的德育方法

对于孔子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提高自我修养,可简单归纳为如下两方面:

1.立志为先。孔子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他曾与学生“言志”,通过无拘无束的谈话,引导学生立志提高自己的修养。孔子认为立志是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2461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才真正确立了志向,这就是个明证。不仅如此,孔子还主张立志有恒,故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49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2517志向当高远,不应以物质生活为满足,“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1]2471一个人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则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他赞扬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2478对于他自己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482。另外,孔子还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的意志锻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491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2.身体力行。德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在孔子眼中“行”极为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 ,“巧言令色 ,鲜矣仁。”[1]2525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信,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于是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251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2471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2472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但行动必须敏捷,“敏于事而慎于言。”[1]2458敏锐地发现那些被埋没而导致无法理解的人和事,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说废话和空话。孔子的德育过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过程,而在这其中,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孔子言传身教,要求别人做到时,自己先要做到,是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507,“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2507孔子主张先做后说,或者言出必行,认为:“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1]2471

三、宽惠使民,“为政以德”的德育目的

上文已阐述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是其内在核心,“礼”是其外在形式,而其德育的最终目的却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461倘若君王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2479,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1]2479因此,教化民众,使之守礼,也就成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

在孔子看来,“政者,正也。”[1]2504“为政以德”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统治者推行德政,宽惠使民。孔子认为,实行宽惠政策的最大好处就是“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1]2524。第二,强调对民众的教化,反对统治者“不教而杀”。在孔子眼中道德教化的力量大于刑杀,《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461。第三,提倡宽严相济,以刑辅德。孔子重教化、轻刑罚,但并不否认刑罚的作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2471对于君子和小人必须用德和刑两种不同的手段进行统治。探究“为政以德”的本质,对君主来说,实行“爱民”政策,教化民众认同其统治,是其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对君子这类知识分子阶层来说,通过道德教化“立于礼”,直到从政事君、兼济天下,是其做人的基本途径。这样一来,德育便同孔子的政治理想和自身修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孔子的德育思想牢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道德伦理作为建设国家政治的基础,并使其最终走向了政治化的道路。孔子的德育思想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所蕴涵的精神可穿越时空界限。今天的我们要从中吸收借鉴先进合理的部分,充分改造利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1]阮元.论语注疏 [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阮元.礼记正义 [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611.

B222.2

A

1001-7836(2011)04-0095-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4.040

2010-08-03

李淼 (1986-),女,辽宁法库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立志教化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如何读懂《论语》?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