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国
(宝鸡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宝鸡 721001)
宝鸡市北坡是矗立在渭河川道北部的一道屏障,西起金台区硖石镇林家村,东至扶风县绛帐镇双庙村,涉及金台、陈仓、岐山、眉县、扶风 5县(区)的15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的85个行政村。总长94 km,坡脚至塬边总面积4.79 hm2。区域毗邻城镇、厂矿、乡村及交通沿线,是宝鸡市的形象窗口[1]。笔者曾参加过宝鸡市北坡绿化治理和景观绿化规划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对宝鸡市北坡景观绿化提出一点探讨。
宝鸡市北坡位于渭河川道与渭北黄土台塬交汇地带,是渭河阶地过渡到黄土台塬的斜坡,属黄土台塬沟壑区。从西至东为狭长带状区域,大坡向为南,平均海拔450~820 m。塬顶开阔平坦,塬边经雨水冲刷形成许多侵蚀沟。坡面上陡下缓,支离破碎,沟状侵蚀,坡度 10°~60°,人工削崖较为严重,易造成水土流失。坡面主要为荒山荒地、侵蚀沟、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台田梯地等。
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黄土善土,兼有土娄土。土层厚度20~60 cm以上,阶地及耕作土土层中厚肥沃,其它地类土壤比较贫瘠。pH值6.8~7.2,质地中壤,局部有砂壤。土壤层次分化不明显,疏松多孔,粘聚力小,抗蚀力弱。
区域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2.5℃,年均降水 600 mm,多集中 7~9月。光照条件接近川塬,太阳辐射总量优于川道,存在光、热、水不同步现象。主要有干旱、干热风灾害性天气,春旱、伏旱较严重。由于日照时间长,植被蒸发量大。
宝鸡峡引渭渠及渭惠渠从北坡坡面中下部东西横贯,为北坡绿化治理提供了有利的灌溉条件。上塬县乡级公路,与坡脚西宝中线、西宝高速公路等形成循环路网,交通十分便利。
宝鸡市北坡绿化治理从2002年启动实施,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步骤,实施了抗旱造林和容器苗造林新技术以及“地埂常绿树绿化”造林模式,现森林覆盖率达52%,初步建成了金台森林公园及代家湾生态示范区,完成了虢镇、蔡家坡、常兴、降帐等重点镇的区域绿化,形成了以侧柏为主,油松、刺槐、女贞、元宝枫等生态经济树种并存的人工林,建成了水土保持林、护岸(路)林及农田防护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基础绿化的大框架已经形成[1]。
(1)北坡小区域、地块上林木分布不均,需要补植、抚育提高。
(2)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荒山、陡壁(崖)黄土裸露,植被稀少,坡面滑塌几率增大,影响所及区域城乡居民安全及景观风貌,需采取有效措施造林绿化,以尽快成林成景。
(3)现有绿化如塬边、地埂、路渠、沟沿及侵蚀沟等缺乏常绿彩叶乔木,园林绿化欠缺,游憩价值不高。
(4)非林地与绿化治理地块插花严重,人为活动频繁,幼林管护难度较大。
(5)北坡土壤贫瘠,气候干燥,植物蒸腾作用强,造林成活率低。
科学规划,按地类施治。北坡有台式梯地、侵蚀沟、荒坡、塬边、地埂边、路(渠)边和陡壁(崖)等地类,适宜造林绿化的地类较多,大部分荒山、退耕地、台田地埂及塬边经多年造林现已成林。但断档林带,缺林的裸露地,低效林地等森林景观不显著,需要按不同地类采取造林、补植、抚育和改造经营措施,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生长量。
北坡现有未绿化宜林荒坡、侵蚀沟、陡崖等,占林地面积的30%,坡度一般 35°以上,森林植被稀少,且分布不均,偶有黄土裸露,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危及坡脚的厂矿、村镇及农田等。应选择大规格高标准优质壮苗,以常绿针叶树侧柏容器苗造林为主,引入易成冠、生长迅速、适生抗逆的阔叶树种、常绿彩叶树种和灌木,营造生态景观兼用林。
以绿色为大景观色块,利用树木的季相变化和植物特征,合理配置常绿、落叶、针叶、阔叶树种与花灌木组合栽植,达到绿化、美化、亮化的效果。市区段、县城、重点镇及厂区坡面优选树形冠形良好的园林树种和花灌木造林,公园式绿化,提高区域景观效果,为构建城郊生态公园打下基础。绿化后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对区域内立地条件较好、游人频繁活动的平台地和道路(公路、上山步道)两侧,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应用适应性较强的观赏树种,乔、灌、花合理组合,形成特色各异的“绿道”和园林小品区,为游人提供观赏、休憩的小环境。在靠近城市、县城及重点镇区域,依托人文历史,根据地形特色绿化,建造人行小道、石凳、景亭、休闲广场,提升北坡文化品位。
根据北坡地貌特点,将坡面由上至下划分为四个区:塬顶3~20 m 内2~7行林带,市区段、虢镇镇、蔡家坡镇、马家镇等重点绿化段塬边为20 m;引渭渠上部坡面;引渭渠边及平台外延林带;引渭渠平台外延下部坡面。没有引渭渠通过的坡面分塬顶和坡面2个区。规划区内确定县(区)、乡镇及村界,以行政村为造林作业区,作业区内分地类和作业方式按小班全面区划调查,调查用图为1∶10 000地形图,小班坡面长度不超过500 m,造林(补植)小班最小区划面积为667 m2。对地埂、路、渠岸、陡壁不能区划的线状物,标明位置,调查坡度、高度、裸露面积、实测造林长度和可作业面积等[2-3]。
按“二带二区”进行布局 ,即塬边景观防护林带、引渭渠以上坡面景观绿化区、引渭渠景观防护林带、引渭渠平台下部坡面景观绿化区。景观绿化作业面积1.67 hm2。
(1)塬边景观防护林带:景观绿化作业面积0.14 hm2。主要对前期绿化断带补植,使塬边景观绿化全线贯通。
(2)引渭渠以上坡面绿化区:景观绿化作业面积0.88 hm2。主要对台田地埂、荒山、侵蚀沟、陡崖、道路等地类造林,灌木林和经济林改造,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等。
(3)引渭渠景观防护林带:景观绿化作业面积0.15万hm2。位于引渭渠北岸及道路南侧平台。既防护渠道又增添景观效果。
(4)引渭渠平台下部坡面绿化区:景观绿化作业面积0.50万hm2。包括台田地埂、荒山、侵蚀沟等地类的造林和补植,经济林改造及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等。
根据调研,北坡景观绿化分造林、补植、抚育和改造四种措施类型,按作业小班实施。
(1)侵蚀沟、荒坡、塬边、地埂边、路(渠)边和陡壁(崖)等宜林地实施造林措施。
(2)对新造林地、塬边、台田地埂边、路(渠)边等成活率低,断档断带、密度过小的地块实施大苗补植,促进郁闭成林,形成景观。
(3)低效灌木林地含有天然灌木,可插空补植常绿或阔叶乔木树种进行改造。
(4)幼林、未成林造林地、经济林和花色灌木采取扩穴、除草、灌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经营措施,密度过大地块进行间苗移植,提高林木生长量。1年2次,连续抚育5年。
4.4.1 树种选择 按景观、生态、经济相结合原则选择树种,发挥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景观绿化突出常绿树种,且有耐旱和季节景观的园林树种以及生态经济兼用树种。选择生态树种为侧柏、圆柏、桧柏、油松、杨树、国槐、女贞、垂柳、刺槐、胶东卫茅、迎春花等;园林树种为白皮松、雪松、金丝柳、白蜡、栾树、楝树、七叶树、青桐、银杏、红叶李、龙爪槐、广玉兰、木槿、月季、牡丹、腊梅、四照花、紫薇、丁香、火棘、海棠、石楠、樱花、小檗、连翘、黄杨、龙柏、棕榈等;经济树种为核桃、柿树、桃树、花椒等。
苗木标准:一般要求苗木充分木质化,主、须根发达,带土球,冠型优美,枝条健壮,叶色纯正,无病虫害。侧柏容器苗高1.5 m以上;圆柏、桧柏苗高2.5 m以上,土球直径30 cm;油松及园林树种苗高2m以上,冠径60 cm以上,树形冠型优美;女贞、杨树、国槐、垂柳等阔叶树胸径3 cm以上,高2 m 以上,根幅40 cm;刺槐地径0.8 cm 以上,平茬高20 cm;核桃2年生嫁接苗,苗高0.8m以上,地径2 cm 以上;柿树、桃树苗高2m,地径2 cm以上;花椒苗高0.8 m以上,地径0.6 cm以上;胶东卫茅苗高0.8~1 m,3~5分枝;迎春花苗高0.5m以上。
苗木保护:(1)起苗3 d前适量灌水,让苗木移植前吸足水份,起苗时保护根系完整,出圃时带完整土球,并用草绳包扎。不起运非规格苗、不符合要求苗和病虫害苗。(2)苗木运输要轻装轻卸,防止日晒和土球松散,随起随运,截干苗对截口要蜡封。远途运输苗木要洒水覆盖,防止风吹日晒。缩短途运与栽植时间,一般不超过2 d。(3)苗木调运到造林地后,首先要分级,其次要拣除机械损伤苗和不合格苗,对符合质量要求苗木尽快造林,当天栽不完的苗木要于背风处假植。
4.4.2 树种配置
(1)塬边景观防护林:2~7行林带,前排栽植侧柏或油松,后排栽植杨树,株行距为2 m×3m,每667 m2栽植111株。
(2)引渭渠景观防护林:引渭渠北岸有条件的,栽植1行常绿林带,引渭渠路南栽植1行林带,树种为侧柏、女贞、垂柳等。引渭渠路南侧平台与坡面交接处,有条件的栽植5~10 m林带,树种为侧柏、女贞或杨树。株行距2m×3m,每667m2栽植111株。
(3)退耕地及台田:因地制宜栽植柿树、核桃、花椒、桃树等经济林,栽植密度为每667 m2栽植42~70株。台田地埂栽植1~2行侧柏容器大苗,单行错位栽植,品字型排列。
(4)荒山或侵蚀沟:坡面根据地形和立地条件栽植侧柏(容器苗)等生态树种、园林树种和灌木。侵蚀沟底栽植刺槐、杨树等速生树种。栽植株行距2m×3 m。
(5)陡壁、削崖:采取“下遮上挂”治理措施,10 m以下崖于崖底栽植1行胶东卫矛上攀,1~2行胸径3 cm以上速生杨,崖顶栽植1行迎春花下垂。杨树株行距2m×3 m,胶东卫矛5株/m,迎春花株行距0.2m×0.2m。10 m以上高崖开成3~5 m台阶治理,栽植模式同10 m以下崖。
(6)园林小品:根据地块立地条件,选择组合景观好的园林树种和花灌木,依地形按照线状、丛状、点状配置,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图案。
4.4.3 整地、栽植技术
(1)整地:整地前清除杂灌地被物,按设计的株行距放线打灰点。挖穴时将表、底土分开堆放,破碎土块,捡净石块、草根等物。整地不能形成锅底状,坑(穴)品字型排列。遇砂(姜)石地块要换土。于造林前一季度进行。
主要采取鱼鳞坑和穴状整地方式。宜林荒山及侵蚀沟为中鱼鳞坑,规格60 cm×60 cm×50 cm;塬顶、地埂、渠(路)边、崖底及平台为穴状,规格60(80)cm×60(80)cm×60(80)cm;陡崖上下部(迎春花及胶东卫茅)及园林花卉灌木开槽密植。
(2)栽植:要深坑低植。栽植时苗木扶正,先填熟土后填生土,分层踏实,根系舒展不窝根,培土埂、修树盘,及时浇透定根水,第一个生长期内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注意针叶树容器苗栽植时取除容器袋。造林时间为春、秋两季,春季3~4月底进行,秋季10~11月下旬进行。
根据苗木要求,采取增施菌肥、用生根粉浸蘸(或蘸泥浆)、施保水剂、带土球栽植等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推广薄膜覆盖、石块覆盖、割草覆盖幼树穴的保水措施;推广整地穴先渗坑后栽植的保水灌溉方法。
4.5.1 灌溉工程 北坡干旱,水分蒸发较快,地表水不易留存,严重制约造林成活率,以引渭渠为水源地,在造林区域内每隔一定距离配置提水设施,在坡面和塬顶修建蓄水池(防渗处理),采用二级提水至坡面和塬顶,利用潜水泵及发电机组用塑料软管将水分流至造林地,逐穴浇灌树木。陡崖地段灌溉时要防止冲坡。灌溉后的树木要浅覆土防止风倒和土壤龟裂。
4.5.2 管护工程 北坡区域内人为活动极其频繁,必须加强管护。根据实际每3 km左右修建一座护林房,固定专职护林员,昼夜巡护,连续管护5年。造林区严禁垦荒放牧,在牛、羊易危害地段设置铁丝围栏,在上塬坡口、主干路口、塬顶、村口等人为频繁活动处设置宣传牌(碑),明示护林公约和毁林处罚条款等。
[1] 郭全建.绿色宝鸡文集[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罗伟祥.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J].陕西林业科技,1985(1):1-7.
[3] 韩恩贤.影响黄土高原造林质量的因素与相应对策[A]//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