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郐淑娥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育能在人类社会连绵不断地存在和发展,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地认同,而且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大,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充分说明体育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一)增强体质,强国强民。这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不断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手段来实现增强人的体质的目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和事物对人和社会作用的根本点,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基本特征。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最基本的作用和本质功能恰恰是作用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对人民的健康和身体素质提高以及民族的强盛具有独特作用。通过体育达到增强体质,强国强民的目的,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做法。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运动的根本原因。
(二)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这也是人们在从事其他活动过程中很难体会到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地培养和陶冶作用。强筋骨、强意志、调感情是体育的特殊功效,可以起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作用。体育的这些功能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尤为重要。
(三)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体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类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
(四)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够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活动能像体育竞赛那样有规律地举行,特别是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体育竞赛,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欣赏的热点。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的体育竞赛,以它独有的形式和方式为人类社会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提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群众体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是体育给他们带来的特殊享受,它改变和改善着当今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五)为社会提供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公平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竞赛是体育最鲜明的特点,通过竞赛,优胜劣败,决出名次,可以激发荣誉感,鼓舞上进心。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活动和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运动。体育竞赛就是在公平的规则下,在公开场合中,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体力和智力,优胜者得到奖励和人们的尊重。体育运动向人们和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普遍尊重和推崇。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本质来说主要决定于体育本身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和强身健体的功能。
(一)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的著述中不止一次的论及。他们把体育视为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那么,体育的教育功能到底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1、体育中的身体教育。所谓身体教育,首先是指对身体的锻炼和训练,这是体育的本义,其他方面的教育都依赖于此。对于身体需经体育锻炼才会健康,需经训练才能发展其体能,这是要经过教育才能知道的,这种教育自然是只有在体育中才能进行。在手工劳动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可以不必从事专门的体育锻炼,仅由劳动本身即可获得身体健康,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进行有关的身体锻炼的教育。但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要从小就教育人们,使他们知道,在现今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不进行体育锻炼就难以取得身体的健康。知道了必要性,而实际去进行锻炼和训练,也需要进行教育。掌握身体锻炼的知识、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使之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这都需要进行教育。
2、体育中的政治、道德教育。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创建健康的体格,而且还能够创建新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易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团结合作的观念、集体荣誉的观念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3、体育中的情感、意志教育。体育运动能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形成高尚的情操,使人的情感得到很好的调节。体育运动又是对人的意志的极好锻炼,激烈的体育竞赛对心理品质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锻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
4、体育中的智育。体育和整个智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教育哲学中的“才智-情感-体力-意志-体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牵涉到人的整个活动,学习过程不仅增长人的知识、才能,而且影响人的情感、意志和身体;反之,情感、意志和身体状况也影响到人的学习过程;另外,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随着现代体育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的增强,体育知识的内容,日益深刻和复杂,在现代教育和知识体系中,体育知识的教育,已占有不同凡响的重要地位。在现今社会中,缺乏体育知识的人,是难以在复杂多样的现代体育中找到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正确地进行锻炼的,难以正确观赏丰富的现代体育竞技和表演,甚至难以对精彩美好的表演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体育的强身功能。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方式进行的,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这也决定了体育所特有的健身功能。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因为体育活动能够使人的头脑获得积极性休息,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使大脑保持正常的工作能力;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使冠心病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体育运动能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由于肌肉活动时,需氧量增加,呼吸加速、加深,这就促使肺器官的功能得以提高和发展;运动可以促使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更加粗壮,更加结实有力;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能够防病治病,延缓衰老,提高寿命。
(一)体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的主体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
1、学校体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时时体现出严密的组织形式、严谨的竞赛规程规则、严格的技术规范;个人的意志应服从集体的需要,只有符合并遵守体育规则,个人的行为才能得到认可和发展。如在赛跑时,当发令员还未鸣枪,运动员就冲出去,便会被判“犯规”;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教师的安排。正是在这些规则和纪律的约束和限制下,才能让学生逐渐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学生通过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而加强组织纪律性。
2、学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体育活动中有很多运动项目都是以集体竞赛的方式出现的,而集体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又在于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统一行动,即使是一些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的竞赛项目,也都与集体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协调配合、统一行动必须以积极的、健康的道德情感为基础,这种道德情感是共同的责任感、荣誉感的精神升华,是集体主义的情感基础。如球类项目获得优胜,从来就代表着集体的智慧,集体的荣誉,它渗透着参赛的每个队员及教练员的共同汗水。同时,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以及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也能成为学生所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3、学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伴有一定的生理负荷,它要求运动员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情况下,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表现出坚忍不拔的道德意志。例如,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开朗、豁达的个性;体操、武术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沉着、果断的自控能力等。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每一次课在完成动作的质量、难易程度、运动负荷上都在不断地提高要求,学生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有效地接受了勤学苦练、克服困难、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等的教育。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在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4、学校体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体育运动诸规则的约束下,道德行为始终沿着固定的方向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凡表现出遵守纪律、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尊敬教练等良好行为的运动员都会受到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反之,如动作粗野、故意伤人、无视裁判和观众,表现出个人主义的运动员,则会由于触犯体育“公德”而受到应有的制裁和处罚,引起公众舆论的谴责。在这样一种强制而又自然的环境中,学生都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打下基础。
5、学校体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运动尤其是体育竞赛中,每一项竞赛都有获胜者,然而最终获得胜利的并不多,而且赛场是没有常胜将军的,任何人都要承受挫折,经受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痛苦。作为参加竞赛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只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了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不是一直沉痛于失败中。尤其是在比赛中,当自己落后于对手时,不气馁,顽强拼搏,才能最后战胜对手。在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当他(她)们获得优胜后,能从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当他(她)们走向社会后,就有了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的良好意志品质,能经受住竞争带来的压力,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二)体育在学校智育中的地位及作用。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许更多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巴甫洛夫所提出的道路,正是体力与智力结合、手脑结合、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人体素质的提高,会改善智力条件,对学生的智能、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确保身体健康,更能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大量的实验证明,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人脑的质量和皮层的厚度,增强大脑的功能,而且能养成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并为智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体育活动可增进人体健康,提高大脑抗疲劳能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意大利著名医学家戈尔季说过:“朋友你只将塞满的木柴拨动一下,火焰立即就冒上来,木柴便能熊熊燃烧起来。”读书和研究科学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劲地死啃书本,那就会把脑子弄僵了,我们也应当像烧柴一样,随时拨动木柴,通过拨动获得新鲜的氧气,使它燃烧的更充分。我们的学习、工作通过校园体育锻炼,经常调节紧张的神经,使大脑得到休息,从而达到提高大脑抗疲劳能力,使头脑清醒,精神焕发,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重要的条件。
2、学校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细胞的反应速度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较强。据2000年全国高考学生体检统计,体育考生的视力、听力等感觉器官能力都远远高于其他考生。
3、校园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各种体育游戏中,学生之间相互联系、合作、对抗,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进的高尚道德品质,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组织、判断、记忆能力。如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队员们要根据场上的各种变化进行快速的思考、判断,从而迫使队员们在比赛中提高大脑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校园体育文化在美育中的地位及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体格的强壮,动作舒展,还有利于磨炼学生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品质。
1、学校体育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国内许多调查表明,学校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校园体育,已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了萎靡、迟钝、怯懦的结果。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在校青少年学生来说,通过体育锻炼能使他们的体格强壮,体形优美。例如,体操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柔韧,动作的舒展;舞蹈能使学生的身材变得更加完美;球类运动能使学生们在运动中得到各种动作体验等。
2、学校体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体育以对抗和竞赛为内容,便于磨炼学生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品质。而校园体育是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便于培养学生坦诚、宽宏、谅解、互爱等品质,以及使学生在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校园体育就是在鼓励学生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从而在体育行为的磨砺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以完成人格的升华。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格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体育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根本上改善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良好的体质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未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技能的物质基础。那种把体育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忽视体育,甚至取消体育的观点和做法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相违背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点;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活动,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移风易俗,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同时,广泛开展学校群众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是学校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调剂精神、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另外,开展良好的学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基础。学校体育的开展可以使我国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体和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养成终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开展学校体育,可以为国家发现、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体育竞技人才,为国家体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并反过来又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1]唐时虎.论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时空理论的构建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刘晓莉.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3]裴彩利.学校体育融入生存教育理念的策略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林立新.学校体育的生存教育[J].红河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