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拓展性作用

2011-08-15 00:44:43贾劲锐
山西林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态型禽类动物园

贾劲锐

(太原市动物园, 山西 太原 030009)

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即系统内食物链及生物营养级的复杂程度(生物物种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健全及丰富程度是衡量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就城市而言,它具有特殊性,还兼有社会和经济两重影响,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从现实的角度,就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自然来说,物种的极度匮乏和食物链的单一绝对性,正是遏制人类社会走向生态型良性发展道路的最大桎梏。

动物园的工作是国家物种保护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对野生动物的饲养、繁殖、救治、疫情监控及免疫、动物交换繁育、健康研究和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兼具着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四大社会服务功能。它是自然保护事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动物园在城市组成里扮演着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护的角色,这是其社会定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内在潜力,为建设生态型社会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坚守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阵地,拓展其宣传教育职能

动物园是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阵地。坚守这块主阵地,拓展其宣传教育职能,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思想和观念教育,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建立起符合生态型城市建设保护理念的、和谐的、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是动物园服务于创建生态型城市的首要任务。

1.1 找准定位,明确目的

保护教育和科普宣传是动物园的重要职能。它是通过维护动物种群的健康、为动物提供最佳福利等手段向公众传达着信息,以一种现身的方式面向公众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往的静态的、单向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希望交流、参与和知识及经验分享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动物园在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同时,主动改变以往的科普教育形式,顺应时代要求,深入人群聚居区去引导群众从积极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将群众转化为最广大、最坚固的“动物保护长城”。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将动物园塑造成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活动中心。

1.2 开发优秀教育项目,引导大众认识环境问题

开发创新的展出形式,不断地鼓励吸引游客。通过科学技术的提高,为参与更多的保护工作为公众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用好的教育形式迎合公众的心理需求,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动物园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但其主旨不仅仅是为获得一些新、奇的研究成果,而是为更好地开展野外物种栖息地保护工作和公共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1.3 主动渗透,全面互动

在借助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动物园可以与林业及其他行业合作,深入社区和田间地头宣讲野生动物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变被动等待为上门服务。特别是对居民举报有野生动物受伤及遭捕捉等情况的时候,不论动物大小和珍稀程度,要坚决履行保护职责,一定要委派专人到场全力施救。不断的近距离交流和长期的现身式救护行为,将起到正面引导群众的积极作用。

与教育系统合作,进入学校进行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是动物园发挥对外宣传职能的重点工作。通过对孩子和未成年人的相关教育,潜移默化间就势必影响人类的未来。

建立动物保护和研究中心,接纳社会投入和研究、咨询是动物园实施全面互动战略的实体基地。以此为出发点,向全社会辐射保护理念和物种衰退的危机意识,这是互动工作的关键所在。

动物园的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断地努力,这是动物园应履行的职责,也是动物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2 动物园与地方合作,先期推介优势鸟类进入社区,逐步引入生物元素

2.1 动物园与地方合作的根本目的

作为逐渐修复断裂食物链的开端,有选择地将动物引入人类居住区,长期共存,培养和探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科学模式,弱化动物与人类长期非生态模式的“人本位”型偏执的相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范围的生物多样性程度,这就是动物园和地方合作的根本目的。

2.2 先期推荐禽类入社区的原因

选择鸟类首先进入人类居住区是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由于鸟类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鸟类又处于生态锥体的不同营养水平上,其涉及的食物链的关系极其复杂,它们扮演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双重角色,在能量流动方面占有重要位置。

鸟类在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肉、蛋、羽绒、粪肥的同时,其药用和供观赏方面的价值也是尽人皆知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数十种鸟类的医学用途。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在消灭害虫、害兽以及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稳定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鸟类是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在热带地区这点尤为显著。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特别是北方普遍分布的松鸦和星鸦等,对于许多树种的扩散有贡献。又如海鸥、乌鸦等,有嗜食腐肉的习性,它们在消灭鼠类、病兽和腐烂尸体,消除有机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同时,鸟类具备不占用居民生活空间、地域适应性强的优点,而且人工驯养和繁殖鸟类已有千年的历史,人类与之相处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也是选择鸟类进入社区的主要原因之一。将鸟类引入城市,在人类居住区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其意义不容小觑。

2.3 选种的依据及运作模式

作为动物重新融入人类社会的起点,鸟类与人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条件差异,宜选适合与人类共生的、适应力强的、没有危害性的,而且对生态环境大有裨益的禽类。宜在素食及杂食禽类里挑选,其选择面是很宽的。

在操作中,应根据地域和气候的不同,依据实际引进适合禽类。比如,靠近田野近郊处,可以选择捕鼠及杀灭害虫能力强的禽类;市区内可以更多地采用防治树木病虫害以及以腐食物为食的禽类,如啄木鸟和乌鸦等。由动物园为鸟类栖息地建设提供具体安放及制作支持;由政府牵头,集合社会力量投入的方式,动物园与街道社区逐一签订合作意向书。鸟巢设施实行属地管理,对投入禽类圈放养相结合,由动物园提供种禽、技术以及免防疫、救治支持;社区负责所辖区域禽类的饲料投喂、引巢、日常管理和栖息设施的维护。动物园及社区采用动态跟踪控制,随时交流掌握辖区飞禽的活动及繁殖情况,以便进行调整和病情、疫情防治。

2.4 未来发展方向

有理由相信,鸟类进入社区的实践工作将开启人类通向生态型城市生活方式的大门。随着引种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禽类品种的不断增加,将为尝试更多的在城市范围内饲养和繁殖动物提供有利的现实依据。从动物和人类长期共生及驯养的角度,结合城市的特点,引入微生物(水面用藻类)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的发展前景也不错。良性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和改善大气质量的优点,其排泄物和尸体又是植物的肥料,可以抑制有害菌生成。所以,对良性微生物的引进可以作为未来生物进入人类聚居区的第二选择。

3 结合动物园科技与资源优势,促进生态区(块)建设

3.1 未来动物园落实科技职能的施力点

动物园保护动物不是根本目的,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广泛地参与全社会的科学研究工作。将开展的园内保护工作与野外栖息地的保护工作相结合,使之成为保护研究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科研机构,一个对全社会开放的生态生物科学研究实验基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在具体实践中,动物园开展的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不仅为园内饲养的动物提供了一个近似野外栖息地的生存环境,也为在野外进行生态型区域研究和建设实践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支持。从此出发,可以打造出一条实现人类聚居区(城市)生态化转变的捷径。

3.2 在进行生态区(块)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城市生态区(块)的建设在建绿和造林方面下足功夫,以现代园林技术,短期内构造复合林区已不是神话。但从生态系统建成的角度讲,这只是落实了生产者。但缺乏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复合构成,因此还是一个不稳定的环境系统。

繁殖生物学和营养学理论在动物园中的应用,解决了动物在动物园生存和繁衍问题,这也是动物园为生态区(块)建设提供生物技术支持的现实意义。

国外动物园近年在科研、动物医疗、饲养方面都在进行着变革和发展,广泛参与建设纯生态区域及野外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入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工作,已成为动物园科学实验研究工作的一项新内容,并逐渐成为主导性的研究工作。

总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打造“生态型城市”,除了建绿、节能、低碳理念上的硬性规范外,还需要站在战略高度,从城市规划、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方面,从重建多层次生物营养级开始,多做扎实的工作。在这个广阔领域中,动物园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猜你喜欢
生态型禽类动物园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7:08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知识窗(2020年8期)2020-08-27 13:00:25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3:52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家禽科学(2020年2期)2020-04-14 04:57:59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知识窗(2020年2期)2020-03-25 02:52:14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4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7年16期)2017-04-05 1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