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俊辰 杜晓军 吴秋红
河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文/耿俊辰 杜晓军 吴秋红
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而河北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只有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加快河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变化,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创造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面临着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模式和整个社会环境,特别是信息化浪潮的影响和挑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正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正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具潜力的专业信息化领域,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内环京津,外绕渤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区位、资源、交通、通信、产业、市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2009年统计,河北民营企业16.6万家,从业人员597.5万人,完成增加值4,16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3.2%,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与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河北大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难以有效应对中国“入世”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难以与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企业抗衡。因此,加快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需要占用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工资发放、员工考勤、人员招聘以及工作调动和岗位轮换等较为繁琐,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网络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可以大大减少相关费用。比如,通过网络招聘人才,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参加传统招聘会和发布广告的费用,求职者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足不出户地完成整个面试过程。同时,信息化可使管理人员从机械性、重复性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减少管理人员,降低操作成本,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环境适应能力。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不断发展,提高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基于管理软件的员工管理,快速灵活,缩短人力资源管理事务的处理周期,提供准确而且随时间动态变更的员工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内部人员安排,使得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同时,人力资源业务数据的完整、集中式的管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基于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支持,避免因信息不全、数据不准、时间滞后、效率不高而可能带来的决策风险,使企业能够有效应对风险。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当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依然沿袭事无巨细的传统管理方式。企业家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处理日常事务,凭借经验管理。面对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领先机就必须主动出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而科学的决策是以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基础的。那么,民营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后,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不仅可以让民营企业领导对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同时综合的分析报表可供企业领导人在决策时参考。如,在薪资普调或薪资体系变更前,生成按岗位的历史薪资分析报告等,可辅助民营企业领导决策科学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所蕴含的先进管理思想能有效优化民营企业的运行体系。
目前,虽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借助于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但就整体而言,河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还比较缓慢,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未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的潮流来实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
1、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观念落后。人力资源的管理较为复杂,牵扯到企业内部的每个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更是如此,它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魄力,并给予相当的关注乃至亲身的参与,才能成功。所以,企业各方的配合支持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高层人员,更是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有不少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理解不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很多管理者认识不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目光短浅,只关注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项目,将信息化视为可有可无、甚至是企业的负担。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基础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成败。很多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缺乏一套稳定的人事基础管理体系。由于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运作的基础平台缺乏。再有,民营企业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够,信息系统开发前期的需求分析不彻底,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信息化还未真正渗入到企业核心流程,缺乏对信息的深加工,已有信息系统的覆盖面窄、功能有限,自行处理能力不强,因此不能及时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民营企业要实施信息化,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在现阶段,民营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较差,抵押资产少,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是民营企业的普遍困难。另外,很多民营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信息化管理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众多民营企业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运行系统的维护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民营企业很难找到或留住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人力资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消除管理瓶颈,再造管理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1、加快更新民营企业领导观念。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也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但真正影响和决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是人,而软件只是帮助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各级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对领导来说,信息化需要给予相当的关注并亲自参与;对于其他管理部门来说,信息化是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需要付出足够的热情,努力地实践,逐步实现从对人、对事的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对于企业基层员工来说,信息化不仅需要他们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更需要他们树立参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
2、深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传统的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深刻的变革。如果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旧的组织结构不调整,落后的管理模式不改变,即使使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企业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因此,对目前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同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使信息技术与机制创新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与支持。
3、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民营企业中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根本,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离开了能驾驭它们的人的参与和执行,其效能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以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4、民营企业应逐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际上是一个管理项目,它是用来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企业在发展,软件本身也在发展。一步到位的信息化脱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不但加大了现实的投资成本,延长了实施周期,而且也增加了未来升级换代的代价。所以,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系统工程,应该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完善,避免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因此,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切忌追求一步到位,功能贪大求全。
总之,在当今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而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适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北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1]陶会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分析[J].企业经济,2008.11.
[2]陈秀君.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9.12.
[3]黄炳海.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J].价值工程,2010.5.
[4]郑超.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0.5.
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河北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的部分成果
F27
A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