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琴,杨秀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人们造成的危险因素也将越来越大,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到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得护理给人们带来的经济负担位列各种疾病的第 5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发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它以慢性不可逆气流阻塞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该病反复发作,导致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生活难以自理,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男 16例,女 16例,年龄 48~85岁,平均 70.2岁,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入院后经过各种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治疗延缓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
2.1 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多方治疗不能痊愈,且病情经常有逐渐进展的趋势,这就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等心理,因此必须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我们必须充分的调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经常与患者其家属交流并进行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识宣教,聆听患者的叙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的信赖,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使其正确认识该病,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另外,护理措施上不仅要重视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护理,还要调动社会的力量,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温暖和支持,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2.2 药物治疗护理 应注意各种药物用法、用药时间、用量、稀释方法、速度,使药物在血液中始终保持足够的浓度。有严重肺功能不全、精神烦躁不安者,用镇静药要慎用。
2.3 运动护理 运动护理主要指呼吸训练,它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吸氧量及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两种,其运动量由慢至快,有小至快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 1~2周后心肺功能显著改善[1]。
2.3.1 腹式呼吸 取立位 (体弱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s,呼气 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或 1∶3,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 7~8次,2次 /d,10~20min/次。
2.3.2 缩唇呼吸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呼气时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 4~6s,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2.4 合理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存在低氧皿症,我们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缺氧症状,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鼍吸氧,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症状是否减慢等。
2.5 生活护理 (1)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温度在 18~20℃,避免病人受凉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吸人有害煤烟粉尘和有刺激性气体,有吸烟嗜好者劝其戒烟[2]。 (2)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病情较轻的也可以适当运动,病重的我们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注意卧床休息。(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增加,发热等因素,常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因此需要合理的搭配饮食,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含高蛋白和纤维等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提供足够的营养[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也比较多,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 1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他们都能够正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逐渐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 顾莉莉,曹丽梅,马振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60例护理体会 [J].淮海医药,2008,6:562-563.
2 林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指导 [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3):360.
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
4 宓旭峰,杜亚平,李俊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防治绩效管理的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