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虹,俞利华
我院 1999年 1月—2010年 9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5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 40例,中转手术 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3~60岁,平均 25岁,致伤原因:车祸 25例,高处坠落 10例,棍拳伤 5例。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 20例,颅脑外伤 18例,肾挫伤 15例。住院时间 9~45d,其中 5例因下床活动导致继发性脾出血转手术治疗。
1.2 非手术治疗病人具备以下条件 (1)局限左上腹的钝性伤;(2)血液动力学稳定;(3)无或仅有轻度腹膜刺激征;(4)B超或 CT示血肿包裹在脾内;(5)实验室指标显示出血已趋于停止;(6)不需要输血或输血量限于 1~2个单位以内者[1]。有的学者还指出年龄应在 50岁以下,但我们就有两个年龄在 50岁以上仍保守成功的,所以年龄不是必备条件。
2.1 护理方法 (1)病人应住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便搬动病人,包括大小便也不应该离床。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早期应禁食,必要时行肠胃减压,心电监护,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SpO2,并详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和中转手术的准备。(3)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必要时输血。(4)遵医嘱做好实验室检查,通过动态观察判断腹腔内有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适情每 30~60min测定 1次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保证检验结果相对准确,不在输血侧手臂抽血。(5)迟发性出血可能。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嘱患者尽量避免咳嗽、便秘和导致腹压增加的动作,B超检查时探头下压不宜力度过大,输血输液也不宜过快等。如患者出现左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加剧,局部体征逐渐加剧,血压有下降趋势,应及时报告医生,警惕迟发出血可能。(6)患者卧床休息 1~2周病情稳定后,经 B超,CT复查脾破裂基本痊愈可予以出院,嘱患者 2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损伤后 1个月若出现发热,嘱其来院进一步检查,排除隔下脓肿的可能。 (7)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受伤后情绪波动较大,焦虑、恐惧、担心受伤后的工作、生活及家庭,针对病人的心理,护士应主动热情关心病人,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早康复的目的[2]。
2.2 护理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急腹症,临床上大多采用脾切除术治疗,随着对脾脏生理机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能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及抗体,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故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在不危及生命状态的前提下,通过 CT、B超及血液动力学的观察,尽可能达到保脾的目的。
3.1 脾脏具有免疫功能,造血、储血、滤血及毁血作用,参与内分泌调节功能,具有产生Ⅷ因子的功能[2]。1919年 Mbrrigg与 Bullock曾指出脾切除可以增加感染的易感性,至 50年代后国外已有较多的发生脾切除的凶险性感染报道。国内有资料显示,患者丧失脾以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严重时则发生凶险性感染。
3.2 我们在对 40例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时,遵循 “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5],在护理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左季肋部疼痛加剧,局部体征逐渐加剧,血压有波动下降趋势,及时报告医生,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病人应综合分析。对老年人(作者认为 60岁以上)脾破裂一般不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因为老年人组织愈合能力较差,伴随病相对较多,其保守治疗应持谨慎态度。对儿童脾破裂,综合其病情,采用灵活的治疗方案,术前术中根据脾破裂的程度及全身状况,采取能保则保的原则,力求达到最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1 吴孟超.腹部外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535.
2 朱娅萍,徐亚香.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8,28(1):40.
3 张广秀.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和护理 [J].青岛医药杂志,1998,28(1):25.
4 郑树森.外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4.
5 阎长兴.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 18例体会 [J].河南医科大学报,1996,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