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英语教学过程是指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按照教学信息论的观点,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信息即教学内容的传输系统有教师、教学媒体(包括教材、教学语言、教具等)和学生三个基本因素组成。教师通过运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学生接收教学信息,并向教师反馈信息。教师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组织和安排教学,制订教学计划。学生起主体作用,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英语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英语教学过程分为语言的初步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巩固、语言运用以及教学反馈阶段。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关系的辩证统一体。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学策略思想,是对最符合特定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教学方案的选择,尽可能以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充分了解,不断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作灵活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整,强化知识信息传输系统各要素的功能,确保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自然衔接、充分展开、到位。我国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与数学、语文等其他学科一样,它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1]。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接纳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重构教育观念,成为新型的教师。
根据以上对英语教学过程概念及特点分析,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宏观调控;强化引导;拓宽“开放合作式”教学方法;构建系统化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宏观调控指英语教师研究各个学期总的教学思路,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全局出发来组合、设计教学活动,把教学大纲对各教学阶段教学总体上的要求,落实到每一单元。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该单元的语言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要求,使教学过程节约化。英语教学作为一基础学科具有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力求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时要使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以一个最为合理的序列在教材诸单元中被充分涵盖,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宏观方面做到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式和操练形式,优选教学媒体。可以考虑以教学小组或整个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专门的研讨,提出各单元的参考优化教学框架,再由个人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
强化引导指强化预习这个教学过程中薄弱的局部,确保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展开和到位,进入有效的良性循环。教学中可以实施“Guided Preview Project”(教师指导下的预习)的强制性、引导式的预习措施[2]。教师在每个单元结束、新的单元开始前,向学生分发精心设计的单元预习指导材料,对该单元提出具体的预习任务和预读练习。课堂上加大预习的检查力度,并结合预习材料的内容,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进行适度的热身训练(War Ming-up Activity),从而强化预先感知和初步理解语言材料的过程,丰富学生的准备信息,带动和促进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化。
“开放合作式”教学方法强调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训练学生的过程,不是测试学生的过程。师生双方互为理解,相互合作,教与学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让学生了解教学思路及具体的教学安排,增加教学的透明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设计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认识课堂功能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是着眼整体,教学系统有序运用的需要[3]。具体实施上,第一,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学大纲,因为了解英语教学的特征、目的、要求和重点以后,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第二,可以让学生了解教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单元教案的要点,包括教学目标、内容、预习要求等。第三,支持学生使用教参或教学辅导用书,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信息输入量,培养自学能力。第四,让学生参与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确定提问、对话、辩论等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面向学生的合作学习设计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教学过程,训练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之一。
系统化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指反馈何种信息,采取何种态度,通过何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反馈。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可观察、可测量的可控制过程,反馈是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和方式,是检验教学质量并促使教学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所以构建系统化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是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最为关键的措施。反馈信息应该有来自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所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使用效果的自我体验,也有来自学生对所学知识信息的反馈,信息既要反映教也要反映学。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可以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来提高反馈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实现教学反馈系统自身的优化。获取反馈信息的形式可以采用教学后记法;教学质量跟踪卡法;电子信箱交流法;学生学习档案册法等,也可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学反馈机制的优化是整个教学过程优化的核心,它是调控的手段、信息的载体、联系师生的纽带。
为了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即进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改革。改革体现在构建新的课程观、构建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新的教学观三个方面。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新的课程观不仅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也不仅指学习者的经验,它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表征”,一种“文本”,通过这种文本,可以解读和构建出多元意义[4]。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过程,具有生成性、对话性和过程性。课程成为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施教行为,恰当地确定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处理好师生关系,构建新的课程理念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教师的施教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改变传统的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提出一个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丧失,教师是教的主体,是英语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与学生协商设计教学目标,选择和开发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构知识、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5]。师生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从而优化了英语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想方设法、忠实有效地传递课程,教科书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这种狭隘的教学观使得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向学生传递信息,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教学观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带着自己各种各样的知识、经验、思想、个性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活动富有创造性、开放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这样一种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中,师生的有效对话会使课程内容不断生成新的意义,英语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形成高度个性化与高度社会化的双向建构格局,人类需要在经济、教育、生态环境等问题上增进彼此的理解和相互协作,对人才提出了新的企盼。优化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措施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不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而且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精神。教育教学变革需要新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1]吕良环.课程与教学论[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晨梅梅.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盛群力.合作学习设计[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钟启泉.当代课程研究展望:语义与意义[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