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慧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重庆400031)
翻译中的文化现象及对策初探
黄 慧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重庆40003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翻译的深层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观念是千姿百态的语言用法和语言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典故,这不仅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而且是翻译工作者的难题。音译法、直译法、替换法、直译加注及意译法,为译者提供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解决对策。
翻译;文化差异;对策
《红楼梦》中刘姥姥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s)的译文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译文流畅,符合英语行文习惯。但霍克斯忽视了刘姥姥是中国人而不是基督徒这一文化背景,这是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相符的。而杨宪益先生就深谙文化因素对翻译的重要,将“God”换成“Heaven”,整个句子译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这样既符合刘姥姥的身份,英语国家的读者也看得懂。
从上例可以看出,翻译时单从语言方面理解原文的意思是不够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而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现出来的活动。它所要传达的是社会的文化信息。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曾对文化和翻译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都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掌握语言。”(王佐良语)[1]文化因素深藏于各民族的语言之中。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位语言学家的言论中看出。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2]英国语言学家帕墨(L.R.Palmer)也指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2]
“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的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3]
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此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1.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属于文化的深层次。它是每个语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宗教信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语言交际。本民族的宗教文化往往不同程度地在语言观念上,言语行为习惯上影响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之间的语言交际,从而造成语言交际的误解和失误。由于造成这类语言交际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社会知识,而被称为“文化陷阱”。
请看下面一句话:
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4]
表面上的意思是: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这跟英国的宗教历史有关。英国李尚上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教后,不吃鱼反而成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就有了“遵守规则”的意思。正确的译文是:约翰既忠诚又规矩。
2.风俗习惯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
“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喜出望外,竟像天上掉下个活龙来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英国汉学家Hawks把它译为The old nun who kept it(the temple),hardly less surprised to hear of Bao-yu's arrival than s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been told that a dragon had just fallen alive and kicking,out of the sky,hurried out to greet him,and ordered the old temple-servant who did duty as a porter to take care of the horses.[5]
宝玉的到来,老尼姑应该是喜出望外,受宠若惊。可是外国人的反应倒是恰恰相反。宝玉在他们的眼里变成了怪物。对西方人来说,龙是一种传说中类似鳄鱼的爬行动物,生性凶残,是令人生畏的怪物。龙通常是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龙与中国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说中的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动物,象征着吉祥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汉语中有“望子成龙”、“龙床”、“龙颜”、“龙袍”等说法。使用最多的就是“望子成龙”。翻译时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意译“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另一种是直译加注“long to come to dragon(i.e.win success in the world)”。
3.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也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直译无法理解其含义时,要意译,把原文中的典故换成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典故,只要换成的译文中的典故的民族色彩不特别明显,就会使译文比较忠实于原文。
Edgar Snow在他著名的“Red Star Over China”(《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It was early June and Peking wore the green lace of spring,its thousands of willows and imperial cypresses making the Forbidden City a place of wonder and enchantment,and in many cool gardens it was impossible to believe in the China of breaking oil,starvation,revolution,and foreign invasion that lay beyond the glittering roofs of the palaces.Here well- fed foreigners could live in their own little never-never land of whisky-and-soda,Polo,tennis and gossip,happily quite unaware of the pulse of Humanity outside the great city's silent,insulating walls as indeed many did.
著名翻译家董乐山是这样翻译的: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吧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碧辉煌的供电的大屋顶外面,还有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在这里,饱食终日的外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过着喝威士忌酒掺苏打水,打马球和网球,闲聊天的生活,无忧无虑地完全不觉得这个伟大城市的绝缘的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许多人也确实这样生活的(http://www.bjldbzj.gov.cn/fanyi/224834423.htm)。
这段译文的确无懈可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做到了融会贯通,对译文的表达做到了运用纯熟,天衣无缝,的确是难得的佳译,其中对最难译的典故never-never land的翻译也是如此。never-never 1and在不同上下文里有不同的词义,在这里的意思分明是典故的含义:“an imaginary,idyllic or dream land”:幻想或理想之地,很可能出自苏格兰作家巴利(Barrie J.M.1860—1937)的幻想小说“Peter Pan”一书,书中人物到了Never-never Land,有了令人如意的奇遇。译者译之为“世外桃源”这一中国文化典故,的确使译文与原文实现了圆满的对应,使译文读者得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从以上具体的例子我们知道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典故的差异,造成了翻译中的障碍。但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因此,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跨越这种障碍,使得翻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呢?
下面笔者将探讨解决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一些主要方法。
1.音译法
音译法一般用于人名、地名和译入语文化中空缺的词汇的翻译。例如:AIDS(艾滋病),Pizza(比萨饼),Beatle(披头士)Coca-Cola(可口可乐),cool(酷),Paris(巴黎);阴(yin),阳(yang),Taoism(Taoism),邓小平(Deng Xiaoping),孟子(Meng Zi),上海(Shanghai)等等。
2.直译法
鲁迅主张“应该时常加些新的字眼……必须这样,群众的语言才能够丰富起来”,“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是在波兰外国作品时,不但移情,也要益智……必须有异国情调,这就是所谓的洋气。”[6]为了让读者了解原语国家的文化,直译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灰狗(grey dog),热狗(hot dog),Paper dog(纸老虎)直译法在运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避免过度地使用。太多的直译会给读者的接受带来障碍,从而使翻译的交流目的难以达到。另一个方面是和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有关。我们知道内容和形式是构成语言的两个密不可分的要素。最好的译文应该是形义具备。但译者往往由于文化差异,采取机械的词与词的直译方法。这只能导致交际信息的大量流失,甚至导致译文读者误解原文。
例如:
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As Old Chuan's wife watched the other woman set out four dishes of food and a bowl of rice,then stand up to wail and burn paper money,she thought:“It must be her son in that grave too.”(杨宪益、戴乃迭译)[7]
译者采用了保留原语词汇形式的直译法。“纸锭”被译为“paper money”。形式虽然对等,但内容却大相径庭。“纸锭”是一种祭品,是为死去的人准备的。为的是贿赂拦路的野鬼,免受其刁难。人们通常是按照货币的形式,用纸做成假的纸币,纸锭等在祭祀时烧掉,作为献给死去亲人的供品。然而,在英语中“paper money”是指用纸制成的真正的钞票、支票等票据,与祭祀毫无关系。“paper money”在英语读者中产生的联想只能是“烧真正的钞票”。这种舍形取义的译法使译者对原文中的人物“burn paper money”的做法产生误解。
3.替换法
替换法是从原文和译文的语用功能角度,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替换原文词的方法。英语中有“a black sheep”,汉语中有“害群之马”;英语中有“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汉语中则说“穷得像乞丐”;英语中有“six of one,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六个对半打),汉语中有“半斤对八两”;英语中有“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狗的生活),汉语中则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但必须注意一点,替换法只有在原语词汇的文化色彩不是其语境的重点,而且双方的词汇在语用功能、意义上基本相当时才可用此方法。当原语信息和其形象影响到理解上下文时,不应采取此法,否则会导致误译。
4.直译加注
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自的文化预设(cultural presupposition)。原文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传达信息而创造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一般来讲,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具有共同的文化预设。因此,原文读者能够按照原文作者的期望,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获得相当部分的交际信息。然而译语读者并没有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文化预设,因此只能按照自己的文化预设去理解译文词汇。当译文词汇与原语词汇存在巨大差异,必须在译文形式上作一些调整。蔡玉直译加注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对策。例如: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分了!”(第四十七回)
Once they were alone,the lady Dowager sneered,“ I hear you've been doing some match making for your husband.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aren't you?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8]389
这里“三从四德”被译为“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但这个短语的文化内涵去部分丢失,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三从四德”直译为”Three Submissions and Four Virtues”然后在注释中揭示文化内涵。
In the feudal society in China,men and women were not equal.Men were superior to women.Therefore there are a lot of feudal restrains such as three submissions and four virtues for women.Three submissions refer to:before a girl marries,she submits to her father;after the girl marries,she submits to her husband;and after her husband is dead,she submits to her son.Four virtues refer to the women's virtue,language,manner and the ability of doing household chores.
5.意译法
原语中文化内涵中的词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成分,有时即使形式相等,但内容迥异。有时,直译出来的晦涩难懂。这时我们就采取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词汇进行翻译,这就是意译。
例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请看下面的一个译文:
A lone monk brings his won bucket of water to drink,two monks carry their bucket of water jointly,but when three monks are together,there is no water at all.[8]314-315
这个译文很是令人费解,为什么三个和尚就不能carry their bucket of water jointly?为什么就一定是no water at all?其实这个俗语的意思在于互相推卸责任干不成事。意译为: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得那么容易,主要是与文化有关。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对于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来说,熟悉两种文化至少跟掌握两种词语同等重要。译者在分析原文必须考虑每个翻译单位可能包含的文化意蕴。文化敏感性已成为不可缺的必备条件,而缺乏文化敏感性已成为许多误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到文化之间的类同和差异,在实际中注意各种翻译方法的使用。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误译,提高译文的质量。
[1]郭建忠.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徐君.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3]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6,(5).
[4]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杜承南,文军.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6]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H059
A
1001-7836(2011)11-0133-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1.056
2011-04-11
黄慧(1975-),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从事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