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特色看英汉比喻

2011-08-15 00:45王康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英汉英美比喻

王康英

(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5)

从民族文化特色看英汉比喻

王康英

(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5)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由于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就出现了在英美文化中如果人们提到某种事物时经常会联想到某种特征,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联想上反映出来的这种差异,便构成了英汉比喻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将从民族文化的特色角度分析英汉比喻的差异。

民族文化;特色;比喻

德国语言学者缪勒认为,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邓炎昌也说:“语言是文化的冠石。”任何民族的语言比喻都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如古希腊人常用天神比喻快乐逍遥;阿拉伯人常用风暴比喻灾难;非洲人常用橄榄树枝比喻和平;墨西哥人常用仙人掌比喻独立;而中国人则常用龙比喻自己的祖先。各民族的比喻不仅包含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藏各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由于比喻的心理基础是联想,所以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特征与某些事或物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在这方面英汉比喻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英语国家(主要指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人和中国人(主要指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就出现了在英美文化中提到某些事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或者是其它的特征。同样,中国人一提到某些事物就可联想到某些特征时,而英美人有时就根本联想不到任何特征。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联想上反映出来的这种差异,便构成了英汉比喻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从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的不同看英汉比喻的差异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佛教对中国习俗。思想的影响在比喻中也得到反映。如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努力,用时应付一下;用“八仙过海”比喻各有高招。还有“小和尚念经”,“三个和尚没水吃”,“远看像菩萨,近看是泥巴”等等,都无不与佛教影响有关。这些是其他民族语言中不多见的。

英美和大多数西方人都信奉基督教,他们常用《圣经》中的人名和故事情节来做比喻的喻体。把Prometheus喻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英语中用这类宗教和神话作比喻的很多。如用muse女神比喻舞蹈表演艺术家。用virgin birth(处女生育)喻指“好处要得,责任不负”;用Tower of Babel(巴别通天塔)比喻语言障碍,等等。而这些词语全出自圣经。

如中国人认为如来佛(Buddha)是万能的,而西方则认为上帝(God)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的爱神是月老(The Moon Lord),英美人的爱神则是雅典娜(Athena);中国人死后要去见阎王(Yama),而西方人认为统治地狱的是撒旦(Satan)。Prometheus Unbound的原义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转义“释放出来的巨大力量”。中国人经常用一些跟佛有关的人或物来比喻不同的涵义,比如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努力,用时应付一下;用“八仙过海”比喻各有高招。

二、从社会风貌和行为习惯的不同看英汉比喻的差异

比喻最富于艺术表现力,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常常给人以美的回味,因此他成了一种高频率、高效率的修辞手段。但是,不少英语工作者,由于不了解比喻的民族特色,不知道英汉语言修辞以及所引起的联想方面的差异,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地道的英语比喻,同样也不能灵活地将汉语里的比喻准确地译成英文。这样,就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影响我们同外国朋友的交流。

例如: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像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

New York is neither heaven nor hell but battlefield。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战场。这种比喻既是对美国无情的揭露,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勇者才能在这里生存。The most flagrant scofflaw of all in America is the redlight runner。In New York city,going through an intersection is like roulette。(from Time,Jan,241983 by Frank)在美国,最明目张胆地藐视法律的行为就是闯红灯。在纽约,随意穿越交叉路口的情况简直就像转轮盘赌博一样,是碰运气的事儿。这种赌博和美国人闯红灯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碰运气。

汉语中也有许多这类比喻,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理想)“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以上这些英汉比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自的社会风貌和行为习惯。美国人“碰运气”的行为,中国党群关系的具体形象化等等生动的比喻,只有在各自的民族语言中才能找到。

三、从文学艺术和历史背景的不同看英汉翻译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学中的事件、人物在比喻中频繁、适时地出现,才能使得言谈、文章更加生动、简洁、充满趣味性并易于接受。中国人常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诚意。然而,英国人就没有这个历史背景,所以也没有这个比喻。同样,英美国家常用Odyssey(奥德赛)比喻艰难的旅程。但中国就没有这一文学渊源,因此也就没有这一比喻。

汉语中的文学典故多出自《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人物和事件。如:用“你看他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出自《红楼梦》)比喻某人没见过世面;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比喻所有筹备工作都已做好,只欠关键的一点。

在英美文学中,经常会有人用夏洛克,比如He is a Shylock。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来比喻冷酷无情的家伙。You think you’re goddamned Tarzan?你以为你是塔尔赞吗?Tarzan(塔尔赞)是美国人巴勒的冒险故事《人猿泰山》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常用它来比喻健壮。灵活的男子。

因此英汉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源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既表现在各自的语言之中,又表现在各自语言比喻里。正如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庇尔(Edward 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他还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语言中的比喻更是如此。目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想了解中国。正如新加坡英语专家高永生先生所说:中华文化的传播要借助于支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英语,就像建设中国现代化必须借助于西方科技一样。而英语中的精华是比喻,因此了解比喻的民族特色能让更多的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

[1]曹炜.现代汉语典故词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2]王艳娥.论英汉习语对译中的形象呼应、错位与空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3).

[3]龙青然.成语中名词行状语的语义分类[J].邵阳学院学报,2004(1).

[4]田传茂,许明武.习语文化与翻译[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王康英(1981-),女,郑州大学外语系2007级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助教。

2011-02-25

猜你喜欢
英汉英美比喻
比喻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比喻最爱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