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敏 向金友 左 娟 闫小军
烤烟青枯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宜宾市近几年烤烟青枯病已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损失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造成的损失在1万担以上。我市烤烟未来发展规划是烟叶产量将从现在的30万担发展到100万担,而主要扩展区域为中低海拔区域。已有的研究表明高温高湿是烤烟青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故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我市尤其是低海拔地区就成了烤烟青枯病的发生和毁灭性爆发的最佳环境。因此,切实做好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我市烤烟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采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宜宾市烤烟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相关因素和综合防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对12个烤烟品种进行了抗病性研究,获得了重要信息,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先进性。探明了青枯病在宜宾市植烟区的发生规律,建立了我市烟区烤烟青枯病预测模式,摸索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烤烟青枯病危害,采收成熟烟叶,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发展宜宾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我市烤烟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烤烟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30~35℃,湿度为90%以上。根据我市烟区烤烟青枯病发生情况,将我市烟区划分为偶发病区域、一般发病区域、常发病区域、常发重病区域。
青枯病发病率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偶发病区域集中在海拔900m以上,一般发病区域集中在800~900m之间以及海拔800m以下的新烟区(第1年种烟),这两个区域不作为宜宾市烟区青枯病防治的重点区域。常发病区域集中在800m以下老烟区,常发重病区域集中在700~800m左右老烟区山谷地带,这两个区域应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区域。青枯病初发病和发病高峰时间随海拔的增加而推迟,但不成正比例关系。海拔900m以上的偶发病区域初发病时间集中在8月初,没有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病区域没有发病高峰期;常发病区域重病田块和常发重病区域次重病田块有2个发病高峰,第2次最为严重。常发重病区域重病田块有3次发病高峰。同一海拔烟区,老烟田(地)比新烟田(地)发病重,水旱轮作平均发病率比旱地烟平均发病率低。
在常发病区域的其他狭小山谷中和处于500m及以下海拔的一般和常发病区域温湿度达到流行要求,但未完成病原菌的积累,这部分区域多年以后可能发展为常发重病区域。偶发病区域和800m以上一般发病区域的温湿度远达不到青枯病流行的要求:(1)冬季最冷月和平均温度接近10℃病原菌不易在土壤中越冬存活,无法完成青枯病病原菌的积累;(2)烤烟生长季节空气稀薄,平均相对湿度较低。
2.宜宾市烤烟青枯病预测模式我市烟区青枯病初发病时间顺序为:大坝(6月1日)——周家铜矿村、玉和凤凰村等常发重病区域(6月5日)——常发病区域(6月10日)——海拔在800m以上的一般发病区域(7月2日)——偶发病区域(8月2日)。
常发病区域重病田块第2次发病高峰与常发重病区域重病田块的第2次发病高峰时间重合度高,常发重病区域重病田块第3次发病高峰与常发重病区域次重病田块的第2次发病高峰期重合度高,两次高重合时间段之间相差12天左右。当然,如果遇大雨,高峰期必然提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最早初发病先后顺序和发病高峰时间重合度以及各地点的初发病与发病高峰时间差,对来年的发病流行形成初步预测模式:
(1)初发病时间模式(以大坝为对照) 大坝在6月初——周家铜矿村、玉和凤凰村等常发重病区域(迟3天)——常发病区域(迟8天)——海拔在800m以上的一般发病区域(迟30天)——偶发病区域(迟60天)。
(2)发病高峰期预测模式(以大坝第1次高峰期为对照) 常发重病区域和常发病区域第1次(7月上旬)——常发病区域和常发重病区域重病田块第2次高峰(迟20天左右)——常发重病区域次重病田块第2次高峰、常发重病区域次重病田块第3次高峰(迟35天左右)。
青枯病原菌在根系中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田间烟株才会表现出症状。当青枯病原菌达到一个波峰6~10天后,田间才表现出发病高峰。因此,可在持续高温的气候下隔5天取样,做病原菌数量调查,可根据病原菌的数量做出防治判断。
红花大金元田间表现为感病早、发病重的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上适量种植作为青枯病预测品种。
3.宜宾市烟区青枯病生物型及生理小种 宜宾市珙县、兴文、筠连、长宁烟田从采集的青枯病典型病株中,分离获得15个致病的青枯病株,并进行了生物型及生理小种初步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5个菌株的菌体形态均与青枯病菌菌体形态一致,且均有致病性,这些菌株属于生物型III;鉴别寄主反应及烟叶浸润反应、黑色素产生试验结果初步将15个菌株划分为生理小种1号,其中7个菌株表现出高度致病性。
4.宜宾市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1)药剂防治 研究得出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灌根)、山苍籽(每次施 10g/株) 的防效分别为85.03%、84.02%;3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青萎散)粉剂(550g/亩,灌根)、花椒(100g对水8kg,煮沸,喷施)的防效分别为77.35%、75.64%。
(2)土壤改良 在青枯病重发病田块,生石灰处理的防效最好,防效达57.99%;土壤添加剂次之,防效为44.97%。
(3)综合防治三因素试验 起垄结合在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各灌根一次的防效达80.00%,防治效果显著。
1.选用抗病良种 云烟100田间抗性表现较好,且优质丰产,可作为主推品种;红花大金元田间抗性表现为感病早、发病重的品种,可作为预测品种。
2.消毒处理 统一集中育苗,育苗池、基质和农具等要经过消毒处理。
3.适时早栽 大田要适时早栽,特别是一些老病区,使烟株感病阶段避过高温多雨季节,减轻病害。在烤烟生产的重病区,烤烟移栽的最佳时间为4月11日左右,使叶片成熟期避开青枯病盛发期,减少损失,增加产值。
4.田间管理 因地制宜,调整布局,避开常发区和重病区,实行水旱两年轮作,旱地四年轮作,旱地烟的轮作间隔年限至少要在3年以上。整平土地,单行起垄栽烟,及时培土上厢,开沟排水。若是往年发病田块应拣除病株残体,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用生石灰100kg/亩处理土壤(通过改变土壤pH值,以达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也可通过添加土壤有机物(通过改变土壤中微生物菌群以达到控制病原菌的作用),还可通过施用生石灰(2~3年)——添加土壤有机物(1~2年)——生石灰(2~3年)的轮换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水源是青枯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田间管理中应注意切断水源的传播,同时适量增施磷钾肥,以提高烟株的抗病性。
5.药剂防治 可选用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100g/亩,灌根)、3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青萎散)可湿性粉剂(512.5~662.5g/亩,灌根)、三苍籽(捣成粉末,大田每次施10g/株)、花椒(100g对水8kg,煮沸,喷施)等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效,并在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各施用一次的防治效果最佳。
宜宾市各烟区。
1.避免伤根 青枯病原菌在一般条件下是从根部伤口侵入,因此,在烤烟移栽及大田生育期内应尽量避免造成伤根。
2.防水源传播 青枯病原菌可随水流传播,大田期内应防止水源传播。
3.提早施用生石灰 施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时,应提早20~30天,施用后翻耕,避免施用较迟,移栽后烧根。
4.化学药剂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