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决定论到思维强势说*——从中英语言对比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2011-08-15 00:52朱志美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汉语语言思维

朱志美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 274015)

从语言决定论到思维强势说*
——从中英语言对比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朱志美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 274015)

萨皮尔(E.Sapir)和沃尔夫(B.L.Whorf)的语言决定论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但笔者认为此理论过于夸大了语言的功能。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思维模式决定着语言的使用。本文将从中英词汇、句法结构和段落组织三个方面的对比来验证思维模式的决定性作用。

语言决定论;思维模式;词汇;句法结构;段落组织

语言和思维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问题。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和沃尔夫(B.L.Whorf)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支配思维。这就是颇具争议的语言决定论。1931年萨皮尔在耶鲁大学教授人类学课程,沃尔夫是他的学生。萨皮尔的观点是:“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多半要受到语言的支配……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1](P185)沃尔夫在萨皮尔的指导下对多种印第安语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对说话人来说,语言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在使用母语进行思维时,都在运用这种背景知识。一种语言的背景知识就是这种语言的语法,“人在使用差别显著的语法时,这些语法就表明,观察外部相似行为有不同类型的观察和评价方式,从而使观察者得出不同的看法,并形成对世界的某种不同观点。”沃尔夫还明确指出:“总的来说,语言是影响说话者世界观和思维过程的最重要因素。”[2](P35)很清楚,沃尔夫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语言是思维的支配者,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不同的世界观。这种语言决定论观点也被称作“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一、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验证

语言对人类的思维的确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支持这一观点的人们不断地验证这一假说。

1.编码能力与再认

编码能力是指语言符号的效力(可用性)。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中现成的词语会对记忆和感知事物产生影响,人们常常容易注意到并记住他们语言中“可编码”的事物。例如人们对高度可编码的颜色如红色的再认是十分精确的;而对低度编码的颜色如梨核内部的颜色的再认并不十分精确。

2.语言和分类

卡罗尔等研究那伐鹤族儿童对客体进行分类的方式。在实验中,他们总共给儿童10对客体,每次给一对,如带色的木块、木棍或一段绳子等,每一对客体有两种属性是彼此不同的,如黄色的绳子和蓝色的棍子,然后再给儿童第三个客体,如蓝色的绳子,并要求这些儿童指出,上述那一对客体中,哪一个成员与新的第三个客体相一致。在那伐鹤语里,根据动词的客体是刚性的(如一根棍子)还是柔性的(如一根绳子),使用不同的动词词尾。所以,预计那伐鹤族儿童会把黄绳子同蓝绳子分在一起,因为研究者认为语言中重要的东西是会反映在思维中的。

果然,说那伐鹤语的一组儿童,把蓝绳子和黄绳子分在一起,而说英语的儿童则把蓝绳子和蓝棍子分在一起。这就是说,前者是根据形状来分类的,后者是根据颜色来分类的。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语言确实影响着儿童的认知方式。

3.形状名称对认知的影响

实验用的刺激是一些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片,被试分为甲乙两组。给两组被试呈现同一张图片,但分别给予两个不同的客体名称,然后,要求两组被试分别重画这些图形。比如说,给被试呈现的图片画的是中间一条短直线连着的两个圆圈,给甲组被试呈现该刺激时,告诉他们说“眼镜”,给乙组被试呈现该刺激时,告诉他们说“哑铃”,稍后,要求被试重画这个图形。结果发现,甲组被试画出来的图中间的线是弯的,与原来的图相比更像一副眼镜了;乙组被试画出来的图中间的线是粗而直的,比原来的图更像一副哑铃了。

这些验证说明,语言对人的思维的确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不同语言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不能由此就下结论,说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如果语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的话,那么爱因斯坦是讲英语的,他的相对论就只能被说英语的人们所接受了?恰恰相反,全世界的人们都承认相对论。尽管语言间的差异有时很大,各种语言中的颜色词数量不一样,这并不说明操这些语言的人对颜色的感知能力也不一样。事实上,人们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没有差异,对某些颜色的原型有十分一致的意见。如果把一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鸟类动物给不同的人进行比较,让他们选择其中最能代表鸟类特征的原型,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鸟,那他们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是非常接近的。聋哑人没有正常人所掌握的语言,但是聋哑人的思维能力和正常人相比没有巨大的差异。正如语言学家桂诗春教授所指出的:“决定人们意识的首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在当今社会里,人们按其经济地位不同而组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等级,形成不同的世界观。果真语言可以决定世界观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等级了。既然资本家和工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语言,世界观都是一样的,自然不存在什么劳资纷争。”[3](P2)因此,语言决定论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

二、语言差异源于思维差异

我们必须看到语言和思维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笔者看来,思维模式决定着语言的使用,思维模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原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而语言则是体现思维的最直接的工具。思维模式的差异,才是造成语言差异的最根本因素。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L.Vygotsky)指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认知能力先于言语能力的发展,所以是思维决定语言。[4]维果茨基在考察了德国的心理学家科勒(W.Kochler)用4年时间对黑猩猩所做的有关动物思维的大量实验研究后指出,黑猩猩具有某种智力。例如,它能够把一根小树枝套在另一根有空洞的树枝上,接成一根长树枝去打果子,还能用画笔蘸颜料作画(尽管这种“画”缺乏形象,还不算是真正的画),这表明黑猩猩已具有使用简单工具去解决问题的低级能力。而这种智力和有声语言毫无关系,因为众所周知,黑猩猩并不能说话,这表明黑猩猩无需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所以维果茨基认为,在黑猩猩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前语言阶段”。维果茨基不仅从类人猿的发展进化角度考察了思维和有声语言的关系,而且还从人类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过程研究了这个问题。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掌握语言之前,都有一段运用某种非语言的象征性动作和符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没有语言,但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思维,尽管是比较低级的思维。通过考察,维果茨基作出是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维果茨基的观点直接批判了语言决定论,说明了语言对思维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于思维对语言的决定性作用,维果茨基并没有给出严密的论证,这是其根本缺陷。下面本文拟从不同的思维在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层次及段落组织等三个方面的不同表现来验证思维的决定作用。

1.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也是交际模式的核心成员。因此文化差异在该层面上表现也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胖”是一个褒义词,比如中国人见面会说:“您发福了。”而看到小孩也是由衷地赞叹“这小孩肉嘟嘟的,真可爱。”在报纸中也会看到这样的标题:《两伊:世界经济战中的一块肥肉》,此“肥肉”指令人垂涎的佳肴,但这对欧美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肥肉是令人发腻而弃食的,若奉承他们“胖”了他们是会不高兴的,以为警告他们该节食了。

东西方在“性”的思维观念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更突出。例如“sexy”中文翻译成“引起性欲的”,这是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视“性”为禁忌。但“sexy”在英语中是带有褒义色彩的,意为男性美或女性美,有性的魅力,“sexy”更是美国人的口头禅。

中国有敬老的传统,我们经常说“老骥伏枥”、“老马识途”、“老谋深算”、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这种观念对欧美人来说难以接受,那儿视老人为弱者,甚至废物,人老体衰是自然法则,老人不服老或把老人当壮马使用都是不可取的。与敬老相通,汉语中长期以来形成一支敬语与谦语的词汇大军,这些由传统的尊卑长幼观念产生的习俗语,常使外国人学汉语如坠五里雾中。汉语的称谓词极其精细复杂,如“爷爷”、“姥姥”、“叔”、“舅”、“姑”、“姨”、“兄”、“弟”、“姐”、“妹”等,英语就没有准确的对应词,而只有笼统地称之为“grandfather”、“aunt”、“brother”、“sister”等。中国人是严谨的,欧美人是随便的,可以直呼老人的名字或称他人为“son(儿子)”以示爱称。这些都是由中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

2.句法层次

季羡林教授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对于否定问句的回答,西方和我们的出发点也不同。英语是以答句的肯定或否定为主,如答句本身为肯定式,便答“Yes”,反之答“No”。我们则以问句为准,如同意问句所否定的事实,便答“是的”,反之答“不”或“没有”,视具体情况而定,如:

他不是老师吗?是的,他不是。

Isn’t he a teacher?No,he isn’t.

汉语思维注重主体、人情,英语思维注重逻辑,尊重客观,这种思维差异跟汉语是“人治语言”,英语是“法治语言”正好互为印证。

在句法上,汉语是非形态语,西方语言为形态语。西方文字是由单个字母组成的流线性的文字,它以形统意,通过严密复杂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意思,在语言上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要用语言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体现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在句法上只要是主谓结构都是句子,也只有主谓结构才是句子。西方流线型的语言和文字对应于西方人单向性的思维模式,他们强于分析、逻辑。而汉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方块字,方块字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语意,汉语言是以意统形的,句子的句法、组织结构和语义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来安排,而且在汉语中没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是随处可见的,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所以汉语组织以达意为主,重意合,不太重视形式的规范,所以汉语中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法。

中国人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倾向于以大观小、从重到轻、逐渐递减的模式,这种“先上后下,先尊后卑”的思维定势,正是汉语采纳“上上下下,天高地低,老少长幼”表达顺序的主要原因。而英美人重视“自我精神”,“我”成了一个概念参照点,因此在语言中反映出“由近及远,从重到轻,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结构规律。汉语表地点、时间及修饰中心词的词序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广而窄,英语的顺序则完全相反。例如:

①中国北京朝阳区人文路20号

No.20 Renwen Road,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

②2010年10月6号上午10点

10:00a.m.,the 6th of Octomber,2010

汉民族和英美人这种在思维逻辑上的逆向反差,犹如电影摄影,汉语由全景推向特写,而英语则由特写拉出全景。

3.段落组织

英语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般—特殊型(The Generalization-Particular Pattern)”,又称作直线型。这种思维模式强调演绎、理性和逻辑思维。英语段落写作一般要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辅助句(supporting sentence)或结尾句(concluding sentence),并要求句子间在语言形式上具备衔接性(cohesion),在语义上具备连贯性(coherence),表层的衔接构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底层的语义连贯构成了篇章的无形网络,整个语篇结构严谨,形神交融,浑然一体。在英语写作中习惯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往往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发展思路。在做英语的阅读理解时,会发现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与直线型的英语思维不同的是,汉语的思维模式属螺旋型,强调归纳、悟性和形象思维。汉语写作时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入手,却倾向于先围绕主题外围阐述评论,先有背景知识和相关细节信息,到文章的中间或最后才会有主旨句的出现。

三、结论

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但语言决定论过于夸大了语言的功能。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某种思想规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顺从这种思想规范,因此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语言;但同时语言又是表达思维的最方便和最有效的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思维和语言的正常发展,促进着人类的正常发展;对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发展。

[1]Houston S.A Survey of Psycholinguistics[M].Hague,Paris,1972.

[2]柯杜霍夫.普通语言学[M].常宝儒,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Vygotsky L.The Genetic Roots of Thought and Speech[G]//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62.

[5]Elaine.中西语系及其对应思维[EB/OL].[2010 -10 -25]http://tieba.baidu.com/f kz=315590415.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及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7]胡文飞,蒋华.从 Sapir-whorf Hypothesis到文化强势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6).

[8]王福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9]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10]张秀伟.修辞结构理论在能源新闻语篇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9,(1).

From Linguistic Determinism to Thought Determinism——To Analyze Relationship of Thought and Languag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ZHU Zhi-me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The Linguistic Determinism,which was proposed by E.Sapir and B.L.Whorf has been the center of argument for a long time,but the author holds the point that it overstateds the role of language.Comparatively,the author is in favor of the view that our thinking patterns determine the use of languag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eterminative role of thought from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syntactic structure and paragraph organization.

Linguistic Determinism;thought pattern;vocabulary;syntactic structure;paragraph organization.

H 0-05

A

1673-2103(2011)03-0128-04

2010-11-02

菏泽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XY09WY01)。

朱志美(1981-),女,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外国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责任编辑:王 建)

猜你喜欢
汉语语言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汉语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