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教学团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构建

2011-08-15 00:45孙爱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专业学校

孙爱娜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广州 510970)

学习型教学团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构建

孙爱娜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广州 510970)

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学团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实践的呼唤。鉴于传统高校教学团队的组织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文章试图在学习型组织及团队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如何有效地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构建高校学习型教学团队的相关策略和注意问题,以期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教学团队

一、引言

20世纪八十年代,一篇题为《救命!教师不会教》的文章引起了美国公众对教师质量的担忧,从而拉开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教育研究热点课题。那么,究竟什么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教育联合会(NEA)总结美国教师发展20余年的实践基础之后于1991年指出,教师发展基本围绕着四个目的,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有:(1)知识系统,(2)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3)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后发现,教师专业发展涵盖多个层面和领域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师发展体系相比更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在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两方面。相当多研究者致力于教师专业化范式的探讨,就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策略研究却相对较少,对教学团队构建的深入探究尚显单薄。因此,当下研究如何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并利用这一形式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团队的内涵与功能

“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概念,早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它是由少数具备技能互补,乐意为共同的愿景和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团队运作的理念在于培育共同的信念与协作精神。”(蒋秀英,2008)实践证明,团队运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产生1+1>2的智慧增值效应。

当前我国高校出现了围绕教学而组建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能把具备不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教师凝聚在一起,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启发、交流,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教学团队有利于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还有助于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协作和整体能力,有效地提高组织效率,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启示

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自90年代以来,该理论不仅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而且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理论。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圣吉将学习型组织描述为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彼得·圣吉,1998)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圣吉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强调三个词:自我超越,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圣吉认为:“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只有团体学习才能保持组织“在变动的环境中持续调运和发展”,才能摆脱“每个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0”的局面。(张声雄,2001)

可见,团队学习意味着组织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又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以知识传承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知识传承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成为“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桥梁。教师若单纯地依靠个人学习来提高,是无法快速应对形势发展的。学习型团队已成为教师学习的最佳单位。它使教师个体的力量得以汇集,实现“1+1>2”,从而使教师在开放的情景性合作学习中持续获得专业发展。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下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

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应该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美国学者戴依(Christopher,Day)曾提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教师个体特征因素(如教师的经历和职业阶段)外,还包括学校的内部特征因素(如学校文化、学校领导和结构支持条件等)。因此,创设一切有利条件,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共同提升专业素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与时俱进的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环境中工作,教师的信念、工作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教学团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创建一个有利于团队生成与发展的、民主、开放、和谐与合作的学习型学校文化是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张兆芹、罗玉云,2005)只有当学校文化为教师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时,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学习型教学团队的构建。

因此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语境,赋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使其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宽容地认同彼此存在的心智差异,从而形成尊重知识、承认差异、相互欣赏、协同合作的学校文化,为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铺路。

(二)激发个体内需学习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恳切地告诫教师们:“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学习型组织理论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没有个人的学习与进步,组织的学习与进步便无从谈起。“组织与个人均善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王鉴,徐立波,2008)

学校应想方设法创设浓厚的学习机制,使教师把学习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为教师的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同时还应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真正使每位教师产生自我学习的美好愿望,从而强化自我学习的意识,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促进知识共享,建立共同愿景。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实现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的飞跃,首先要实现每个人获得的新知都能快捷地让团队成员分享。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其个人学习的成果若未经教学团队学习的过程,将只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而无法形成教学团队整体的学习力和竞争优势。“知识不会因为传播而减少,交流和分享却能使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增加。”(叶澜,2001)

晚年从事于杰出团体研究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杰出团体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共同愿景和目的。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说,共同愿景是自我超越原理的延伸,可以为学习提供焦点和能量。因此建立学习型教学团队,须要把教师的个人愿望同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深度交流”和“讨论”,树立一个具有强大亲和力与趋同感的共同愿景,建立一致的教学价值观和专业发展目标,从而激发教师团队的集体使命感,实现教师合力的最大化。

(四)优化学校组织结构的支持条件。在《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学校组织结构”被定义为“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富兰(MichaelFullan)曾极力倡导“把学校从一所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型的社区”。这是因为学校组织具有权力分配的等级化和分工的专业化特点,虽然能够起到规范学校教育行为的作用,但是由于科层制的条框界限分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挑战性。

因此,学校应努力开发其结构支持条件的活力和发展能力,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多元化,扩大教师的参与决策机会。同时应根据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需要,积极整合校内教师资源,打破限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此外,学校还需不断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如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为学习型教学团队搭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结语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型团队建设承担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教师也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逐步从懵懂走向智慧、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与艺术,最终实现了教师发展质的飞跃。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有效途径,争取打造一支具有“行知特色”的学习型教学团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1][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三联书店,1998.

[2]蒋秀英.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模式及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教育部人事司组织.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5]张兆芹,罗玉云.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6]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三联书店,2001.

孙爱娜(1980-),女,山东烟台人,广东外语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英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口笔译。

2011-02-01

猜你喜欢
学习型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