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现状分析

2011-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材内容

张 虹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033)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英语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使ESP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交往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社会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日常的交际能力,还提出要有较强的运用英语为专业技术服务的交际能力。ESP将英语教学和学生将来的职业联系在一起,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与社会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十分适应,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主要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SP教学必须依靠合适的教材。没有一系列科目适当、难度适中、语言适宜的ESP教材,就无法保障ESP的教学质量,无法实现ESP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质量的ESP教材是完成ESP教学的基础。

一、相关理论

Strevens指出ESP内容与特定学科、职业和实践活动相关联,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课程。ESP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达到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它属于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不经过专门学习是难以掌握的。ESP教学有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教学是语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统一体。

ESP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对ESP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Dudley-Evans & St.John(1998)指出了在ESP教学过程中使用ESP教材的四个重要原因。其一,ESP教材是语言的来源;其二,作为学习的支持;其三,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作为一种参考资源。合适的ESP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合适的ESP教材可以使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而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寻找课程的补充材料,从而使整个ESP英语的教学过程井井有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ESP教材应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其思想性、系统性、灵活性、专业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尤为重要。ESP教材作为学习输入的重要信息源,对ESP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ESP教材的选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Dudley-Evans & St.John提到在选择材料时要问的首要问题包括:(1)材料能否刺激学习动机?(2)在多大程度上材料能够与教材的学习目标以及和你的学习目标相匹配?(3)材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支持学习?同时Dudley-Evans and St John认为,作为一名ESP教师,必须是好的材料的提供者,能够正确地选择可用的材料;运用可用材料,使之更具创造性;调整活动使之适合学习者的需要。

二、ESP教材的现状和分析

笔者仔细研读了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典型ESP教材,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使用过ESP教材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范围涉及到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文化市场、公共关系、资产评估、会计、冶金、测绘、化工、建筑、物流、会展、国际货运、计算机、机械、汽车等专业,分析他们对所使用的ESP教材的意见。发现尽管学生认同ESP英语能力与岗位选择的密切关系,但他们对目前所使用的ESP教材普遍不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所学ESP英语知识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建议学校加强ESP英语的实用能力训练;而教师感到在上课前选到一本合适的ESP教材太难。

根据调查研究,主要是因为ESP教材编写者不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具体需求,缺乏对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调查,导致ESP教材编写依据模糊,教材在内容选择、难易程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都较差,难以体现职业岗位群导向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高职在ESP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例失调,缺乏对ESP知识技能应用方面的指导以及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足够的训练,导致实践环节无法切实得以实施,教材编写的知识性和职业性没能统一。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上,太理论化、过于抽象、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实际运用;侧重知识传授,缺乏实例、没有可操作性,缺乏足够训练学习者的语言交流能力的练习和实训内容,难以实现服务学生专业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中实际操作的需要,未能培养学生将语言运用于目标情景的能力,这严重影响了ESP教材在教学上的可实践程度。例如,学生们已经学了提单、保险、信用证等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填写提单和保险单,开立和审核信用证。而且教材在任务形式上比较单一,多为选择题、翻译题、语法题等,大部分教材不提供具体的实践任务题,这让学生的所学无法得以拓展和应用;忽略了专业领域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活动无法集中在用英语来处理和解决实际业务,无法满足真实性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学生则希望ESP能够充当课堂和实践的桥梁,为自己增加日后在工作竞争中获得先机的砝码。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途径。将实践环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是高职ESP教材编写所应遵循的原则。在编写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体现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高职教育职业化趋势要求ESP教材内容应与职业衔接,按照市场需求和教育目标来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依托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二)语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配比例不合理,未实现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ESP教学专业标准应包括语言知识(英语)和专业知识标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ESP依然是英语,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是英语在不同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变体。ESP课程毕竟是一种语言教学方式,是以语言技能为主。从教学内容看,ESP主要还是以英语基本功为主,各学科以对口专业的行业英语为授课内容,讲解专业词汇、语言篇章结构和规律等。因此,ESP教材应该体现语言教学的原则,如语音、语法、词汇相结合的原则;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配备大量的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练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五个方面的技能;语言学习的重复性原则,重点语言项目(如重要的短语、词汇、句型、语法)在教材中都应该多次出现,周期性地安排;语言学习中的温故而知新的原则,语言难点、新的语言项目宜分散安排,先安排单项练习再安排综合练习,先安排接受的练习,再安排表达的练习等(ESP理论与实践.第六章ESP教材的选编和评价,2008)。ESP教材专业内容不宜偏深、偏难,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大部分应不超出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范围,其余部分,也应该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而易于理解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英语载体,对专业知识温故推新。不要选用那些即使将其准确译为汉语后学生也不易懂的专业内容。如果专业内容偏深,则教学中就可能需要过多的时间加以讲解,从而冲击、减弱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三)知识点太零散,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目前很多的ESP教材在专业知识选材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课文仅仅是专业术语定义的简单堆砌,知识点零散,内容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段落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各版块内容之间缺少内在的连贯性,整篇课文找不到一根足以通贯全篇的脉络,无法形成完整的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多数课文是把专业原版书籍中的一些文章汇编在一起,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题材未经认真选择和组织,专业词汇的覆盖面有限,重点不够突出。而有些课文纯粹就是原文附上译文,无其他任何任务形式的练习,缺乏应有的组成部分,比如注释、每章节的内容提要和小结、附录等。这些教材不能切实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难以保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还有的覆盖面太广,各方面的内容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教师授课也只是将文中的意思梳理一下,一篇文章学完后,学生仍是一知半解,仍然有很多模糊的概念、错误的理解;整本教材学完后,留在他们头脑中的可能只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这样的教材多类似于文献资料,任务较少,导向性不强,缺乏交际实用的目的,未能达到教材的要求;学生使用这种教材犹如随意阅读专业文献一般,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ESP教材所选文章应取自于相关专业的英语教材、专著和论文,强调的是专业内容表达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内容应按照专业体系,按专业工作原理的先后顺序编排。即前一课的内容是后一课内容的基础,前后课的内容之间同样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即除了后一课要比前一课在难度上有所增加外,内容要前后呼应,衔接要自然,使课与课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国际货款结算的方式、种类和基本内容部分必须要放在国际货款结算方式的运转流程之前;又如先有船舶,后有机舱;先讲机舱,后讲机械的工作原理;先有机器的运行,后有机器的维修保养等。这样就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到内部的逻辑顺序,便于教师教,也便于学生学。同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专业内容的科学性和覆盖范围的广度,必须是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对所选择的内容要能覆盖本专业的主要方面,避免某一部分内容太详细或太简单。应在保证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注重典型性,将题材分成主要教学内容正文和辅助教学内容阅读材料两部分。主要教学内容突出典型性的专业内容,如以基础理论、基础工艺的常用词汇为重点等。辅助教学内容是主要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仔细分析研究。

(四)听、说、读、写、译全面兼顾,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ESP教材较少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教材所体现的特殊性和实用性不集中,缺乏职业针对性。很多教材都有听、说、读、写译五个模块以及口语和听力练习,听说读写译都想兼顾,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培养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真可谓“一鸟学五艺,样样兼朦胧。”(李俊芬,2003)。而且对于这些听说练习,除少数优秀学生以外,一般学生很难进行,因为这些听说练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在基础英语阶段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的学生来说实在太大了,因此实际上这些听说练习项目可谓名存实亡。

ESP教学应该具有特定培养目标,不能以“整个英语”作为目标,这就是ESP的基本思路。ESP教材在内容上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一点与普通英语教材使用对象的广泛性截然不同。普通英语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技能,尤其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和应用。而ESP与普通英语的一大区别就在于ESP学习者有其特殊的学习需求,ESP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编写等,都是建立在满足学习者特殊需求的基础之上的(Cunningswort,2002)。所以,分析学习者的需求是编写ESP教材的基础,也是ESP课程成败的关键。

Hutchinson &Waters(1987)认为需求分析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习者学英语的目的。必须明确指出的是,ESP理论意味着英语教学有一个特殊的“目的”,这个目的规定了使用英语的具体场合,也规定了应该需要什么语言技能。然后分析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和在专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英语,因为他们要学的应该是与他们的工作或职业密切有关的内容和技能。通过需求分析,将ESP教材紧密结合学习者的工作或职业活动,使所教的内容与从事的工作和专业密切相关,以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考虑他们的英语基础和工作及专业经验,以及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所使用的主要技能,并在教学中加强这些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训练与之相关的能力和技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不同的听说能力的要求,处理好各种语言能力的关系。

学生专业不同,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侧重学习听说,有的侧重阅读,有的可能侧重写作。例如: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计算机工作的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是读、写和翻译方面的技能,因为他们面对的大部分英文来自文字资料,不需要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而从事动车组工作的学生主要是提高口语和听力方面的技能,因为他他们极有可能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口语表达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列车上的通知都是中英文双语,他必须要对此有所了解。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对进口轿车说明书及维修保养手册的阅读能力;营销专业的学生对产品介绍及合同文书的撰写能力和涉外推销技巧等都已成为必备的职业能力。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商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性英语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技能培养的重点应以“听、说、读”为主要内容的交际能力,因此要以“听”、“说”、“读”技能为中心,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加大技能训练强度;会展专业偏重听说;物流专业则偏重读写译等。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编写ESP教材才能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实用性。

三、结 语

ESP教材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教师和学生是通过教材去理解、体会教学大纲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对于目前国内ESP教材的分析表明,现有的ESP教材存在着差距。如何使ESP教材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一线进行的教学改革,这对ESP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ESP教材编写者以及ESP教师加强ESP理论和教学研究,以需求分析为前提,深刻理解高职教育内涵,树立正确的高职ESP教材观,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强化ESP不仅涉及语言和专业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以在真实交际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为最终目的的意识,以职业实践为导向,集英语、专业、实践为一体,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高职学生的ESP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构建ESP教材体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凸显实践能力培养,使高职ESP教材适合人才需求和职业需求变化,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ESP教材的编写与开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也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新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ESP教材编写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评估过程,应根据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对其不断完善和充实。希望ESP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通过对ESP教材建设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努力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编写出高质量和规范的ESP教材,为ESP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1]Allen P & H Widdowson.Teaching the communicative use of Englis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XII/1.1974.

[2]Cunninga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Dudley-Evans,T.and St John,M.J.Developments in ESP[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Hutchinson T &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 Centered A 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Kennedy,C.& R.Bolitho.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4.

[6]Stre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In M.Tickoo(Ed.),ESP:State of the art(1-13).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7]高嘉璟.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9,(6).

[8]李俊芬.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9]刘佳真.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设想[J].科技信息,2009,(26).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主要内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