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科研意识对学报专栏建设的影响和促进——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特色化建设为例

2011-08-15 00:50万东升杨跃寰
关键词: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四川

□万东升 杨跃寰

编辑科研意识对学报专栏建设的影响和促进
——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特色化建设为例

□万东升 杨跃寰

在编辑部负责人的主导下,引导部门形成路径:开展文献计量学研究,培养扎实、理性的研究态度,然后推进编辑人员多读有思想深度的论著,形成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编辑思维,最后,掌握期刊评价的相关理论,达到在办刊策划和举措上不断创新。

学报;编辑科研;编辑学

高校学报要克服“小、全、散”的弊病,已经成为一些学报界和业界人士提倡学报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1],但是,基于高校学报的开放性、综合性、交流性特征,以及主办单位对于学报报道功能定位的把握认识不同,因此,高校学报的栏目有大或小、复杂或简单等差别。高校学报自由来稿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自由来稿往往影响栏目的建设。但是,高校学报由于大多是某个高校主办的刊物,与我国期刊出版行业的众多来源出版单位相比较,社会整体认同度比较高,高校学报如何在自由来稿比较普遍的情况下,把栏目建设的更有特色,在特色中求生存,在特色中求发展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以下就《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栏目稿件情况为样本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编辑部科研氛围促进编辑科研意识的形成

笔者所在编辑部领导主张编辑搞学术科研,尤其是编辑学与期刊学科研,千方百计营造科研氛围。比如:时常关注全国编辑学与期刊学界的科研基金课题发布消息,积极组织编辑部同仁申报;在编辑部门会议上,积极就编辑学期刊学研究的前沿和创新与部门工作人员交流,始终保持敏锐、创新的思路;鼓励编辑人员撰写编辑学论文,并且带头撰写[2]。

经过多年的营造,逐渐形成了如下研究风格:(1)文献计量学研究,如:“学术期刊规范性评价及实证”[3]、“机械工业类期刊学术规范性分析”[4]、“期刊品牌主题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5]。(2)编辑学术思想史研究,如:“原创性学术研究方法的两维度”[6]、“编审的学术旨趣”[7]、“编辑的读书观”[8]。(3) 期刊评价和办刊策略研究,如:“《哈佛法律评论》办刊理念对我国高校学报的启示”[9]、“学术期刊编辑的出版品牌意识”[10]、“关于提升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思考”[11]。这些文章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100%收录索引,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2篇。以这些研究论文为依托的包括其他系列论文,如“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作用探究”[12]、“论高校学报的功能属性与质量属性”[13]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各种行业协会一等、二等、三等奖励数项,在编辑业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编辑部负责人的主导下,引导部门形成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可以培养扎实、理性的研究态度,以数字、数据为客观参考依据,然后推进部门编辑人员多读书、多阅读有思想深度的论著,形成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编辑思维,最后,掌握期刊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借鉴同行的研究心得,达致在办刊策划、办刊举措上不断产生新思路。

基于前述编辑部门科研意识的促进,我刊编辑学期刊学栏目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产生了集聚效应,刊发了来自各高校学报编辑同行的文章[14-19]。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其报道主题大致围绕了本刊编辑部多年来逐渐凝练的编辑科研研究风格,起到了与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整个编辑行业良好的科研风气的形成。这些文章中基本上被人大复印资料100%索引收录,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1篇,得到了编辑同行们的肯定。

二、编辑科研意识促进栏目的专业化建设

编辑的科班专业理论修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编辑工作的特点,编辑主要还是杂家,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编辑的独特作用,往往融会贯通各个学科的编辑还更容易获得更好的稿件鉴审能力。以编辑学期刊学栏目建设而产生的辐射、示范带头效应,本刊近几年陆续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20]、“教育发展与创新”[21]、“人大学研究”[22]等比较有特色的栏目,并不断加强其特色化建设。从建设经验启示来看,栏目特色化建设的要求如下:

第一,要保持开放的头脑[23]、创新的视野[24],生命不息,创新不止。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几乎无一例外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因此,加强对于栏目的开拓和建设,有助于培养编辑的开放和创新思路,始终具有正确的敏锐的政治方向感,能引领本刊的哲学社会科学报道方向,能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党和人民最关心最需要的重要问题上来。

第二,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解决栏目特色化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25]。科学发展观[26]对于栏目特色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栏目建设的平台。本刊刊发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系列研讨文章,不但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理论动态摘编,更重要的是通过栏目的组合、优化,得到了关于办刊思路如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借鉴和激励。

第三,注重选题的思想性和社会保障性。就编辑学期刊学场域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史,编辑科研要求具有思想理论深度,这种思想理论深度的意义并非仅限于编辑学期刊学的理论本身,而是从关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28],从思想方法[28]、社会民生[29]、选题中吸取营养,共生共荣,相互影响,才能达到本刊栏目建设的普遍特色化、专业化。

三、讨论与结语

“偶然中存在必然,必然中存在偶然”,用这句话来简略形容学报专栏建设的方法与对策不为过分。原因有:(1)在自由来稿为主的情况下,专栏组合质量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不确定。“有什么米做什么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并非不妥当的,而是编辑工作实践的必然,因此这就决定了一些办刊质量普通的或者常规模式的学报专栏建设及其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这种不确定因素却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适当转化的。(2)编辑团队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编辑部领导对于引导编辑人员科研意识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主导权,对于刊物的整体学术风貌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仅仅依靠编辑个人的高学历和高热情科研兴趣,是不太容易具备良好的专栏向着科学化、专业化、学术化方向发展的平台的。因此,编辑部领导不但要具有强烈的编辑科研精神,多设法为编辑创造科研条件并且身体力行,在多渠道想办法的发展道路中,就会逐渐形成自己部门研究的风格文化和研究传统,凝练若干特色,这样也会对专栏建设形成强烈的潜意识指引。如果说编辑部领导或编辑人员变动频繁,很难做到数十年一贯坚持所确立的办刊风格,因此部门科研意识和专栏建设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消极的也有可能是积极的。但一旦形成了稳定的趋势,在所在刊物还没有进入核心期刊或重要期刊之前,不要轻易打破现有的发展格局。因此,编辑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也是有必要的,而国家实行编辑从业资格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保障。

教育部于2011年底推出了第二批名栏建设评选,部分高校特别是冠名为“学院”的学报入选,给一些学报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这既具有偶然又具有必然,偶然的是评选标准不好绝对量化,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必然的是这些“学院”学报名栏的入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较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专栏设置时间长,有的学报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刊发专栏文章数量之巨,这点已能给评委带来强烈的心理接受好感,这个条件如果要作为硬性的比较指标的话,就会扳倒大部分竞争对手。因此,对专栏建设的必要性一定要有充分足够的认识,必须要根据本刊的学校、地域学术文化特点和传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栏建设,要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而长期坚持下去,量变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质变[30]。因此,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说明了进一步办好专栏需要持之以恒和发文量的绝对积累。

前文所述编辑科研意识主要是指编辑学期刊学科研意识,但是,由于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点,也需要结合某个或者数个学科展开科研,在部门领导的主导推动下,促进编辑科研工作的常态化、有序化、规范化、持续化。同时,结合专栏建设过程与作者互动交流,相互借鉴提高,熟悉或掌握某学科或某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沿,把一些稿件在栏目组合、文章修改策略上尽量往专栏设置的需要而发展,不断形成编辑科研与专栏建设交相辉映,共同繁荣。

[1]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28-138.

[2]陈于后.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散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3-136.

[3]胡虹.学术期刊规范性评价及实证——以编辑出版学期刊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37-140.

[4]杨平.机械工业类期刊学术规范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4-136.

[5]梁雁.“期刊品牌”主题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0-134.

[6]万东升.原创性学术研究方法的两维度[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7-140.

[7]陈于后.编审的学术旨趣[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33-136.

[8]万东升.编辑的读书观[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37-140.

[9]胡虹,王伟.《哈佛法律评论》办刊理念对我国高校学报的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34-137.

[10]梁雁.学术期刊编辑的出版品牌意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37-140.

[11]杨平.关于提升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31-134.

[12]胡虹.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作用探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0-133.

[13]胡虹.论高校学报的功能属性与质量属性[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37-140.

[14]杨军.网络语境下高校校报编辑的意识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8-140.

[15]方月婵,胡虹.高校学报的作用及其办刊模式的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5-137.

[16]于开红.基于PDCA循环视角的地方高校学报质量管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33-136.

[17]吴海霞.编辑约稿之“名家”辨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37-140.

[18]李艳.期刊的经济本质与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打造[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23-126.

[19]朱永康.科技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常见问题刍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31-134.

[20]裴恒涛.唐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9-23.

[21]唐自力.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12-116.

[22]周长鲜.自主参选人的兴起与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新走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5-18.

[23]游建军.开放理论新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

[24]范志轩.论邓小平创新思维的形成及现实意义[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7-20.

[25]胡子政.发展理念的三重之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4.

[26]陈耀辉.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4.

[27]钟起万.障碍与突破: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7-30.

[28]王琪瑛.生成结构主义: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核心与基础[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48-51.

[29]贺淑容.从民生问题论社会公平及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66-68.

[30]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上册[M].辽海出版社,2005.

G232

A

1008-8091(2011)04-0113-04

2011-10-18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基金课题(2009C03)

四川理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四川自贡,643000

万东升(1981- ),男,四川宜宾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学、法学方法论。

杨红香)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江苏理工学院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灾后两年新四川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