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军
(安阳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河南 安阳 455000)
毛泽东调研中的群众观对党群关系的思考
刘万军
(安阳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河南 安阳 455000)
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调查研究是搞好党群关系的根本工作方法,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中的群众观:相信和依靠群众是调查研究的源泉,深入群众是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为群众服务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这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群关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研究; 群众观; 党群关系
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利益冲突急待解决,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考验,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中的群众观点,真正做到一切从群众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对改进当前社会面临的新型党群关系意义重大。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非常注重调查研究,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建国后相对安定的和平时期,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群众观的特点如下: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动机,端正态度甘做群众的小学生,深入群众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目的。
1 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离开人民群众将一事无成,因此在调查实践中,毛泽东非常注意向人民群众学习。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明确指出:“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2]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向老百姓学习。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提出不可不读“无字之书”,主张面向社会和群众作调查研究。在湖南一师学习时期,毛泽东曾三次对湖南的农村进行游历考察。1920年他写给友人周世钊的信中更是表达了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离不开调查研究的观点:“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个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后,写下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随后又深入湖南湘潭、湘乡等五个县考察农民运动的状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调查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视人民群众为力量与智慧之源。他曾说:“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这是和我自己对于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依然还只是一知半解这种事实相关联的,并非说我是什么都懂得了,只是人家不懂得。和全党同志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3]他不仅亲自到群众中并且号召全党同志虚心向群众学习。他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4]
2 深入群众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
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中国社会基本情况的重要方法,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要才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
首先,心中有群众。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序言和跋》中明确指出“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5]眼睛向下就是心中有群众,就是真正的到群众中去。1928年2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从井冈山到永新秋溪乡一带开展群众运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期间,毛泽东深入农家进行调查。据永新县革命老人李步陵回忆:“1928年2月间,毛泽东又从井冈山率领红军来到永新秋溪开展群众运动,帮助永新县委工作。毛泽东来到秋溪后,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又和县委的同志经常研究工作,带来的红军则帮助我们群众干活。”[6]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和关怀下,秋溪、龙源口一带的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次,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基本态度。毛泽东举自己在兴国、长冈乡和才溪乡调查研究的例子。他说:“兴国调查和长冈、才溪两乡调查,找的是乡级工作同志和普通农民。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7]
正是毛泽东采取眼睛向下深入群众和对于群众要有当小学生的态度,才使他获得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最基本的国情,为其理论产生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直接和完备的素材,从而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3 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目的
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不是为了进行个人学术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认识中国国情,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正确地制定和完善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经常利用假期,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采用“游学”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1917年他利用暑假步行400多公里,历时40余天,对长沙、宁乡等5个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经过这次调查使他真切地了解到了农村的实际,认识到农民中隐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徒步700多公里,费时32天,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5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批评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了农民斗争同中国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相对集中的时期,他深入群众中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阶级等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在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革命正确的路线、方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毛泽东在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后的几十年里,仍然大力提倡调查研究。1961年,他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这一年搞成一个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
总之,不论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还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他进行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正如他本人所说“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8]
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方法中所折射出的群众观,对搞好当前党群关系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警示作用。
1 树立公仆意识是加强党群关系的思想基础
树立公仆意识就是正确把握党与群众的地位关系问题。党与群众,谁是历史的主体,正确处理二者间地位关系,是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前提。
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9]这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忠言。然而由于长期和平环境下的执政地位,减弱了党依靠群众的紧迫感,降低了对党群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一部分党员干部骄傲自满,有些干部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挣来的,不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把自己当成人民的救世主,高高在上,在群众面前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一部分党员对群众和党地位的认识错位,严重地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只有认识到共产党是生活在群众海洋中的鱼、结在群众这条“藤”上的瓜,才可能克服官僚主义,克服“当官做老爷”的错误思想。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坚持和发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 转变作风是加强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的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我们党在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的同志总是以工作忙为由忽视调查研究;有些同志虽然也搞调查研究,但作风浮躁、方法简单粗暴,整天坐在办公室,打个电话,发张报表,向下级索取情况,催要数据,一点都不考虑基层报上来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的用旧观念、凭老经验决策、指导工作,了解情况浅尝辄止,研究问题大而化之,遇到复杂情况或回避之、或一筹莫展;有的还在搞唯书唯上那一套,置实际情况于不顾,等等。对此,毛泽东早有批判:“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10]毛泽东在具体工作中,特别强调不从群众中间来,脱离群众的主观臆想政策,这种工作方法是空对空的典型主观主义,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与否,还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同时还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党群关系的长远发展。
当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毛泽东为榜样,真心主动地走向群众,深入到群众中,真心向群众学习。到农村各家各户,厂矿基层单位,倾听民众的呼声和愿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事情无小事,群众利益就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就业、医疗、入学等民生问题看似俗套,但应特别注意了解,这些民生问题事关党群关系,事关党的形象,应予以特别关注。真正做到了解社情民意。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方案,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和多办好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搞形式主义或敷衍应付的态度,继续发扬我们党的求真务实之风,提高党的决策水平和领导水平。
3 为群众谋利益是加强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党群关系密切与否,关键问题是利益的给与取、多与少的问题。顺应民众意愿,尊重民众权益,维护民众利益,服务民众生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做到:
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党群关系要密切,首先也要发展,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坚实基础。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关键在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加快发展才能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为和谐稳定的党群关系提供动力基础,发展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和党群关系,只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为我们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发展的问题也不单纯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它内在的包含着科学的发展,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为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五个统筹”,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执政的基础。
第二,做好利益分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关注并解决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最为关注同时也最为敏感的民生为题,是落实党的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执政为民和我们党的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构成复杂化的今天,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能否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关键,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点。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坚决贯彻公平公正原则。近几年,在群众利益集中反映的问题上,诸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补偿,城市化改扩建中的补偿安置等群众关心的重大关切问题上,一些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不做调查研究,方法单一,考虑不周的问题,这种主观臆断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并时有干群关系紧张的群体性事件发生,这对党群关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使党的威信大打折扣。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在解决各种与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时,应该向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一切从群众出发,为群众着想,并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和认同,才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才能形成密切的党群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之,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群众,重温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中注重群众的观点,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1-792.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9-790.
[6]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8] 沈同.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拾零[N].人民日报,1992-12-26(5).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The Concept of Masses in the Mao Zedong Investigation andStudy for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es
Liu Wan Ju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Henan455000)
The close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s our party's important ruling experience.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does well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s of work to improve the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Today,we review Mao Zedong concept of masses in hi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The trusts and the relies on the masses are hi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motives;goes deep among the populace is hi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basic way;serves for the populace is hi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primary purpose.This concept of masses has the very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time valu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n this new situati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the concept of ma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asses
D252
A
1671-4733(2011)06-0032-04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6.011
2011-12-20
刘万军(197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电话:1367380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