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梁,黄哲超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3100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 430073)
当前党建理论研究的现状及深化路向综论
谢嘉梁1,黄哲超2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3100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 430073)
党历来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研究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辉煌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拓展和深化党建理论研究、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能力和水平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原创理论成果;就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关于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扼要梳理和概略述评,力图对深化相关领域的学理探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启迪。
党建理论; 研究状况; 深化路向; 党的建设科学化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广大党的理论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工作”。“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建理论的研究显得异常重要。”[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包括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上来。”[2]为深度推进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文章就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关于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扼要梳理与粗略述评,力图对深化相关领域的学理探究和推进实践探索有所启示、启迪、启发。
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党建理论,是我们党永葆时代先进性、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3]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党建理论研究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根本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聚精会神地抓党建,创造性地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努力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在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中有新的进展。”[4]
深化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是拓展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结合实际做好党建研究工作是加强执政理论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党建实践向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学者指出:“具体来说,做好党建研究工作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一,加强党建研究是探索和把握党建工作规律的必然要求;第二,加强党建研究是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提炼和升华必然要求;第三,加强党建研究是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要求。”[5]另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党建理论研究发展很快,其主要特点是,改变了囿于党章体系、简单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概念到概念进行注释的空疏学风,而是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改革开放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方面,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重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借助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但另一方面,党建理论研究有进步,但和国内其它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相比较,仍然比较滞后,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成果中经验材料较多,理论升华不足;第二,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第三,研究方法仍显单一、陈旧,研究人员构成有待进一步完善。”[6]
据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精确匹配检索(截止统计时间为2011年12月2日),论文方面,标题中含有“党建理论研究”字样的文章,共有179篇。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高质量论著主要有:刘启春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建理论研究述评》(载于《桂海论丛》2011年第2期),李源潮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理论研究》(载于《党建研究(北京)》2009年第5期),姚桓的《谈谈党建理论创新研究的方法问题》(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0期),张静如的《发挥多学科功能创新党建理论》(载于《新视野》2006年第4期),张全景的《党建理论研究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载于《党建研究》2002年第4期),吉彦波的《新时期党建理论的三次飞跃和比较研究》(载于《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梁道刚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载于《社科纵横》2009年第5期),杨德山的《关于目前党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载于《新视野》2007年第3期),王书会、王耀东的《创新党建理论研究的新要求》(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12期),刘星星的《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和实践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新视野》2007年第6期),贺国强的《切实加强对党建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载于《人民论坛》2006年第2期),徐仲韬的《重视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载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7期),李恩侠等的《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载于《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王长江的《论党的建设的继承和发展》(载于《中国共产党》2011年第10期),陈娟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理论研究》(载于《人民日报》2009年4月28日),李源潮的《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服务》(载于《党建》2011年第3期),卢先福的《关于党建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载于《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张荣臣的《重视推进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载于《岭南学刊》2010年第6期),谢忠平的《党建理论和实践都要坚持比较借鉴的原则》(载于《紫光阁》2010年第11期),等。此外,有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撰写了有关“党建理论研究”的学位论文,如湖南师范大学罗争玉博士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基层党建理论研究》(2002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纪伟昕博士的《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2004年5月),宁夏大学马金龙硕士的《江泽民的党建理论创新研究》(2003年4月),等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3]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如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观点:
学者李恩侠、杨徽财、尹宁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推动着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也带动了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创新。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日益开阔的视野,使党建理论研究方法日趋科学化和系统化。党建理论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出现了学科原理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主义研究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综合研究分析法等多种新的研究方法。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既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反过来又推动了党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发展动力。”[7]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杨德山副教授指出,“党建理论研究必须与党史研究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踏实;党建理论研究只有在比较研究中才能更加现实;党建理论研究只有把政党文化纳入探索视野才能更加真实。”[8]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剑秋研究员指出,“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必须发扬理论创新的精神,着力为党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一是加强对党的指导思想研究,升华党建理论的新境界;二是加强对党所处的时代背景研究,转换党建理论的新视角;三是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素质研究,拓展党建理论的新领域;四是加强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研究,丰富党建理论的新内涵;五是加强对党建实践的研究,扩大党建理论的新成果。”[9]著名学者、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教授指出,“党建理论创新研究是艰巨、复杂的任务,尤其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具体说,一是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来理解党建理论的特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党建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二是正确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复杂关系,在理论与实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发挥理论的能动性、导向性、前瞻性作用;三是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把研究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逐步构建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四是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学风问题,理论创新的伟大事业呼唤新的学风,要以学风建设推动理论创新。”[1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同志强调指出,“党建研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应用性和现实性,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建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来说,一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要深入研究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三是要深入研究党的执政规律和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四是要重点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五是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11]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王书会等指出,“加强新世纪的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二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三要坚持专业理论研究与群众的广泛参与相结合;四是关于党内民主惰性的研究;五是当前党内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六是关于‘双规’制度的争议。”[12]著名党建问题研究专家、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同志指出,“党建理论研究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建理论研究中切实发扬优良的思想作风与学风;二是充分发扬民主,活跃研究空气,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党建理论创新的良好氛围;三是发现、培养和聚集人才,大力建设一支推进党建理论创新的人才队伍。”[13]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教授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党建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党建研究内容要创新,党建研究方法也要创新。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化,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学、史学等深入研究,才能把党建理论研究推向新的境地。”[14]
国防大学刘星星教授指出,“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和实践需要深入研究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为确保党员质量,需要建立使党员在执政条件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限制’机制;二是党的权力属于全体党员,应进一步探索提高党内民主程度的具体形式和途径;三是强化党内监督,需借鉴被多数国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切实建立健全具体制度;四是领导干部的生活待遇和职务消费问题直接影响到普通群众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看法,应予以科学定位和规范。”[15]著名学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王长江教授深刻指出:“当前党的建设呈现出大好形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在纪念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在继承什么和发展什么的认识上,至少应坚持三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政党功能的基本认识,克服自身组织功能缺陷;坚持勇于担当的政党责任和政党使命,在推进民主化改革、推进党管干部方式改革、推进高度集中的权力适当分权等方面担当起为党负责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包括观念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体制的创新,在制度顶层设计创新上力争突破,为深化改革创造理论和制度条件。”[16]著名党建问题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张荣臣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党建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当前,推进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我们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研究方法,坚持不断改进党建研究的方法,坚持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求真务实,坚持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化。”[17]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谢忠平指出:“党建研究存在许多所谓的‘禁区’和‘雷区’,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使得党建理论研究的政治性、宣传性大大超过了学术性、科学性。要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首先就需要构建科学的党建观,就需要还原党建学科的科学性。任何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建立在汲取其他学科优秀成果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和进步需要学科之闯的相互借鉴、交叉和融合的增强。”[18]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布局,这为广大党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19]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展开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系统探究,不断取得新认识、新成果,把握新规律,努力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献计献策。全党应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党建理论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1] 王书会,王耀东.创新党建理论研究的新要求[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2):14-18.
[2] 陈仁璧.扎实做好党建理论研究工作[N].汕头日报,2008-01-07(6).
[3] 马誉峰.努力做好新时期党建理论研究工作[J].探索与求是,2003,(1):33-34.
[4] 曾庆红.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建理论研究[J].党建研究,2000,(11):2-7.
[5] 王安顺.推进党建实践深化党建理论研究[J].党政论坛,2005,(1):4-6.
[6] 朱华,唐妍.关于推进党建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上)[J].党政论坛,2000,(11):45-47.
[7] 李恩侠,杨徽财,尹宁.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2):69-72.
[8] 杨德山.关于目前党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J].新视野,2007,(3):44-46.
[9] 邓剑秋.中国入世与党建理论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2002,(7):7-8.
[10] 姚桓.谈谈党建理论创新研究的方法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0):17-19.
[11] 贺国强.注重党建理论研究[J].人民论坛,2003,(2):6-8.
[12] 王书会,王耀东.创新党建理论研究的新要求[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2):14-18.
[13] 张全景.党建理论研究要在创新上下功夫[J].党建研究,2002,(4):6-9.
[14] 张静如.发挥多学科功能创新党建理论[J].新视野,2006,(4):46-48.
[15] 刘星星.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和实践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J].新视野,2007,(6):51-53.
[16] 王长江.论党的建设的继承和发展[J].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1,(10):60-67.
[17] 张荣臣.重视推进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科学化[J].岭南学刊,2010,(6):55-58.
[18] 谢忠平.党建理论和实践都要坚持比较借鉴的原则[J].紫光阁,2010,(11):46.
[19]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7-01)[2011-12-02].http://cpc.people.com.cn/90nian/GB/224164/15052978.html.
[20] 卢先福.关于党建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理论探讨,2010,(6):98-100.
D26
A
1671-4733(2011)06-0028-04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6.010
2011-12-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谢嘉梁(1979-),男,湖南华容县人,法学博士,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电话:1306799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