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琳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湖北 宜昌 443002)
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陈 琳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湖北 宜昌 44300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新思路,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科学发展观; 学习型党组织; 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新体制新机制,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员培养成为信念坚定、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先进分子,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十分丰富博大,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
首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改变基层党组织目前学习现状的客观需要。我们党已经执政62年,党也历来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但从笔者所在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现状来看,学风不正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缺少学习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和事务性工作;有的学习不刻苦钻研,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说功”比“做功”好,讲道理头头是道而一接触实际就束手无策;有的断章取义,甚至误读误解理论的原意;有的党员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内容老套,形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发展,也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来改变部分基层党组织逐步淡薄的学习氛围。
其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知识经济和竞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网络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达到了空前高度。目前,企业党组织中的绝大多数党员都是企业的精英和骨干,掌握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如果企业中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团队、各级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骨干成为学习的表率,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执行力和战斗力肯定会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
第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很多党员和基层党组织都在不约而同地检讨学习问题,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加强学习作为整改和提高的基础和先导。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保持能力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为基础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可以促使广大党员想事、谋事、干事、成事、不出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激发创新能力,提高执行力,增强协作力,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
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与职工群众直接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示党的先进性、形象和活力的重要窗口,还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新思路,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才能得到夯实,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才能为企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一是要完善运行机制,积极融入决策中心,到位不越位。健全的党组织机构、完善的工作运行体系,是融入中心、发挥作用的有效保证。只有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体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的全面落实,才能保证企业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红色”特征。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切实从组织结构上理顺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明确党组织的定位,从源头上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坚持“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事项决策前听取党委会和职代会意见,保证党组织能总揽全局、积极参与,确保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前瞻性、民主性,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决策水平。
二是要创新活动载体,积极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参与不干预。党建活动载体是党组织发挥作用、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抓手,只有不断为党建主题活动注入新元素、新理念,才能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近年来,葛洲坝集团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把党建工作向生产经营各个管理环节延伸和拓展,开展了既有自身特色又不偏离宗旨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发挥了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如葛洲坝集团一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抢机遇、抗风险、保增长”的中心任务,从落实结构调整、确立科学发展目标等八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内与国际经营更加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解决公司科学发展所需采取的主要措施,带领公司全体党员和职工抢字当先拓市场,追求卓越保履约,精细管理创效益,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抓住了发展主线,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葛洲坝集团二公司党委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努力打造一种让员工把企业看作生命的摇篮、生活的爱巢、避风御浪的港湾,同时让员工像爱家一样关心企业、爱护企业的——“家”文化,以“家”文化建设为抓手,团结凝聚员工,为公司打造了一支开拓、创新、文明、和谐的员工队伍。葛洲坝集团五公司党委针对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认真搭建书记成长、党员生活和先锋模范展示“三个平台”,大力培养复合型党务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进性,有效增强了党建工作活力。
三是要建立监督机制,积极融入管理中心,监督不代替。过去企业党组织的监督多体现为纪委对党风、党纪和廉政方面的监督,由于纪委工作缺乏渗透到企业经营决策和经济活动中的渠道,因此这种监督往往局限于事后监督,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企业经济活动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活动的内容也大大丰富,党委不仅要加强在防止贪污受贿等党风党纪方面的监督,还要防止因为管理不善、执行不力、决策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亏损,因此这就要找到一种能够把事先、事中监督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形式和渠道。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把效能监察作为发挥作用、服务中心的重要抓手,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敏感部位、关键岗位开展效能监察,为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服好务。
基层如何对党建工作效果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估,一直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测评体系。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测评体系和机制,使党建工作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
要把企业发展业绩作为评价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标准。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做好党建工作,切实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以企业发展成绩来检验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果。要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始终把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帮助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和职工的精神家园。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实现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的协调统一。要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和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维护企业稳定、离退休社区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在服务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总之,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本单位发展的实绩作为评价自身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劣的主要标志,以党员先进性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作为测评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要把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作为考核评价使用干部的科学标准。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正确的用人导向。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德、能、勤、绩、廉等各个方面对干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既要考察评价干部在平时工作中的表现,更要考察干部在关键时期的作为;既要考察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更要考察干部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既要考察干部在当下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是考察干部今后的可塑性发展空间;既要考察干部的业绩和能力,更要考察干部的品行和道德情操;既要关注那些有开拓创新精神、业绩突出的聪明人,更要关注那些长期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一句话,就是要坚持凭实绩选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经营业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D 412
A
1672-6219(2011)增刊-0016-02
2011-11-15
陈 琳,女,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