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润坤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国封建盛世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学界及古今社会历来对其形成与发展原因之评价见仁见智,但是并未涉及其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动力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主导力是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动力起着导向作用的力量,对之探析有助于以古鉴今。笔者试对封建盛世的概念及表现特征、形成封建盛世的原因特别是关键原因主导力及其历史作用略抒管见。
何谓封建盛世?一般而论,所谓封建盛世即指封建治世,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中,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调整生产关系,实施鼓励生产、减轻赋役的政策,因而出现政局稳定,政治比较清明,吏治较好,民族关系较为融洽,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缓和,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安定的局面,即被誉为“盛世”。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一般指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有的亦指文景之治 (包括武帝极盛时期)、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关于康乾盛世,历来争议不断,清代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政府实行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外交方面实行闭关锁国,轻视热兵器与科学技术,满清统治者修编《四库全书》的同时,销毁、篡改大量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古代书籍,可见其不符合封建盛世的基本特征。东汉王朝并非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光武初期统一战争较多,曾获好评的“度田”事件因地方豪强的反对而夭折,因之光武中兴实质上也算不上封建盛世。只有中国历史上强盛的西汉和唐王朝时期出现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才堪称中国的封建盛世。至于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和隋文帝建立的隋王朝开皇年间的统治,虽有开创大一统帝国疆域、观念以及给其后历代封建王朝开创制度之功,但由于统治者个人性格及其统治政策之失,并没有能够维持其王朝统治的辉煌,皆至二世而亡,强大的帝国成为历史上的昙花一现,虽算不得封建盛世,但其却为汉唐封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汉武帝统治时期多事征伐,迷信方士和神仙,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和镇压,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使帝国统治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其统治时期当然也算不上封建盛世。
盛衰兴亡构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每一次盛世的到来,都需要整个社会特别是统治集团付出艰苦努力。与中国封建盛世的出现相关的著名皇帝有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这些封建统治者励精图治,重用贤才治理国家,基本上能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基本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封建盛世主要表现特征如下:一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二是有效地解决了边疆与民族问题。如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推尊为“天可汗”,说明当时民族关系的处理是很成功的。三是经济发展,国富民安。“文景之治”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1]的富裕气象。贞观时期出现了“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2]诗圣杜甫《忆昔》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3]这是对唐代开元盛世户口繁盛、食货丰足的盛世景象的生动描述。四是推动科技文化发达繁荣,经济发展必然促进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这也是形成盛世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在贞观时期盛极一时,特别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和及第者进入仕途后的飞黄腾达,极大地促进了唐代诗歌和书法的发展,创造了中国古代诗歌和书法艺术一个辉煌的时代和高峰。五是政治较为清明,吏治较好。封建盛世的君主们基本上能够自律,选贤任能,注意整顿吏治,纳谏与进谏形成风气,大臣多能做到勤政守法,廉洁自律,积极进谏,形成政治清明风气。如汉文帝倡导节俭之风,重用的陈平、张释之、贾谊、晁错、周亚夫等大臣,对国政多有裨益。汉景帝继承汉文帝的统治政策,任用周亚夫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巩固了中央集权;贞观之治的君臣论治及为政绩效堪为封建盛世的楷模,唐太宗重视吏治,将各地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宫内屏风上,随时记其功过,以备奖惩;唐玄宗开元时期亦能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和改革吏治,使朝政充满了朝气。六是约法省刑。汉文帝废除秦代以来的连坐收孥法和黥,劓、刖三种肉刑,改用笞刑代替。唐《武德律》贯彻了“务在宽简,取便于时”[4]的原则。贞观年间修订法律时,“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记。”[5]太宗规定了尚书九卿及中书门下大臣共同审批死刑的制度,在死刑审批“三复奏”的基础上又规定了“五复奏”。贞观四年 (630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6]七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文景时期将田赋减为三十税一,又曾全免田赋十二年,这在当代中国政府免除农业税之前的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封建盛世的另一表现特征,即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面和导致盛世不能持久的隐患。而导致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皇帝个人地位、性格所决定的言行导向影响了统治集团的政策和决策,致使统治政策在某些领域发生了逆转或改变,制约或延缓了社会的正常发展。汉文帝与景帝对功臣周勃、周亚夫父子任用和处置以及景帝杀晁错,基本上都是以怨报德、过河拆桥,表现出冷酷无情。贞观后期,唐太宗纳谏和于民休息的政策也发生根本改变,对魏徵、李靖、李勣这些来自敌对阵营的大臣一直是用而疑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张亮、刘洎、李君羡等人。开元时期土地兼并激烈,农民大量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都已呈崩溃之状,特别是边关节度使所统为强兵猛将而内地军备废弛,导致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成为为安史之乱的直接隐患。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用人政策发生了根本逆转。这些盛极而衰的腐朽现象,是唐代封建盛世的致命隐患和消极因素,这也是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不能持久的根本原因。
第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统治集团巩固和发展王朝统治的迫切需要为封建盛世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无论是生活在什么时代的人们,除过极少数有政治企图和野心者之外,无不恶乱世而向往治世,更希望能够生活在盛世。经历了乱世苦难后的人们更思治世,这是民心所向,是封建盛世形成的社会基础。统治者为了巩固和改善封建统治,改革统治政策和方式,这是其主观愿望和政治需要,也是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封建盛世的主体,也是根本动力。
“动力”泛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新的上层建筑的力量,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经济基础的形成,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实际也是讲人的社会关系,可见,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主要是人的生产活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历史在不断兴衰演替,“人民”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的范畴规定、实际地位也应有异同。在中国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概念应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官私奴仆等劳动人民,还应包括封建政府的基层吏员和一些官私手工作坊的管理者,以及从事教育和文化管理与创造工作的社会文化工作者和儒生们,这些人虽然不属劳动人民范畴,但却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皇帝和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是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
该主导力量在某种程度和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作用方向和效果起着决定和促进作用。“主导”有“统领全局”或“引导全局并推动全局发展的事物”或“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等含义。“主导力”应是指统领或引导全局并推动全局发展的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应指进入阶级社会和国家建立以来,决定国家及社会发展性质及方向的国家首脑及其统治集团对社会上层建筑所施加的统治思想和政策的影响及效果。皇帝及其代表的封建统治集团,是封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建筑的代表,其社会活动对当时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无疑有制约和主导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社会才能发展,亦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制约作用和能动的反作用,同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制约和反作用。封建盛世并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而是生产关系得到有效调整和改善,一定程度上使之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封建盛世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比较缓和,阶级矛盾也相应比较缓和,因此该时期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斗争。封建盛世的繁荣景象基本上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史实,但是还应明确一个前提,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严密,人民群众不可能自发地或者自觉地创造出社会物质及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繁荣成果,亦即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这个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封建社会客观上并不具备主动性,而是处于被动地位,处于主动地位的是当时社会的封建统治集团及其代表的社会上层建筑。质言之,其时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能否起作用,或者作用大小,不是由其本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实施的统治政策即其对动力的主导力是否适应动力的发展方向,能否在主观上能动地作用于动力、激励和引导动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发挥作用。在封建社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进行组织或支配约束的是封建皇帝及其领导的各级政府,是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及其所制定并且督促实施的统治政策在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当时社会上层建筑的导向,并进而影响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使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迅速发展和盛世的形成。可以说,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及其统治集团要求改善统治政策以加强自己统治的愿望和要求是主观因素,但是由于专制制度的支撑,使之能够形成一套统治政策并能够有效实施,这就形成了主导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的客观因素,因此说,封建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对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在研究封建盛世的特征时,首先要总结相应时期的统治者及其统治集团的政绩以及由其组织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活动及成果,此即承认史实。尽管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英雄或者帝王将相创造的,但是讲中国历史就是不能不讲帝王将相,无论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还是对历史发展发生消极阻碍作用,这些人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导者,对历史的发展在相应阶段都起着或多或少的决定作用,即主导力作用,对此史籍都有明确记载。而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的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厚重的无名英雄的群体。封建史书一般不会记载这些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们,即使有所记载,那在史籍中也是寥若晨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需要有杰出领袖人物的激发和组织,否则难以发动和收取大的成效。无论是以前的史籍还是在以后的历史记载中,恐怕主要内容还是某时期或某阶段国家、政府或政党的领袖人物的活动,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的活动;有关政策制订或实施的社会效果以及有关发明创造,也与相应代表人物联系在一起,而参与其活动的人民群众形象仍然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其功绩在史书中是无法具体表示的。这就是历史发展和历史记载的客观存在状况。
第四,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与主导力之间关系以及主导力构成因素探析。
充分认识和评价封建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在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中所作的努力和主导力作用,并非是否认当时人民群众的动力作用,而是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与主导力二者的关系明确区分,并且给予客观定位。笔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主导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动力是主导力的基础,动力决定主导力的性质、程度和效果;主导力适应动力发展方向,就能促进动力对社会历史发挥更大作用,反之则会阻碍或迟滞动力的作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消极影响,亦即主导力对动力具有制约作用和能动的反作用。
封建盛世形成和发展主导力的构成因素和作用,应结合封建专制制度予以探析。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机器和臣民具有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威,因此其本人的性格和素质基本上决定了当时国家统治状况的取向,越是个人政治军事能力较强和有作为的皇帝,其对臣民和国家统治状况的影响越大。所谓“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应是指封建皇帝的作用之大而言。在秦始皇和隋文帝统治末期,秦王朝和隋王朝的统治状况并没有出现衰亡的迹象,而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能和隋炀帝的奢侈腐朽、好大喜功以及对百姓的残酷镇压,致使仍然强大的秦、隋王朝在短时期内即土崩瓦解,而其始作俑者也都不能善终,此正是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逆向主导力起了作用,似这类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司空见惯。每一代皇帝都有一个统治集团,而这些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主要指秦、隋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其后历朝官署和官员名称、数量虽有所改变,但是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建置和功能基本定型。有才能的政治家、法学家和军事家在政府任职,如果皇帝比较精明强干,善于识人和用人,能够导谏和纳谏,做到君明臣直,就能发挥统治集团的整体力量,制定的统治政策就会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和趋势,那就基本具备了形成盛世主导力的条件和因素。倘若只有能臣在朝,皇帝平庸或者昏庸,不听臣下的进谏,反而重用奸佞,结党营私,政治风气日坏,长此以往,那么朝政必坏,盛世将与之遥遥无期。至于亡国之君,除本身昏庸外,其左右掌权者必是阿谀佞幸之徒,其统治集团亦属腐朽没落之类。可见皇帝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主导力构成中的决定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只承认封建制度的专制性质和皇帝独裁权威阻碍社会历史正常发展的消极作用,亦应承认其能够而且已经对封建盛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积极的客观主导力作用,否则就难免失之偏颇。这里需要强调,皇帝的地位和权威是封建制度赋予的,他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只是这个代表的特征和个人作用较为特殊和鲜明而已,质言之,其作用亦非是个人行为。
[1]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杜甫.杜工部集 (共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刘昫.旧唐书·刑法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6]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