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林,徐 良
(1.保定市文联,河北 保定 071000;2.蒲上一中,河北 保定 072250)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基于“国家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一种实力,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度、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等。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
保定作为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我们更应该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整合保定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保定文化源远流长,汇聚涵养,沉实厚重,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保定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总督署、清西陵、古莲花池、大慈阁、淮军公所、光园、刘守庙等;保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保定素有“戏曲之乡”、“学生城”、“冠军的摇篮”等美誉,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其他尚未挖掘整理的资源更是不可胜数。这些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浓郁,极富吸引力。但目前保定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却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形成对保定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整合和有效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犹如一盘散沙,未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尚缺乏有效传播和有影响力的传播载体,未实现资源向实力的有效转化从而导致多年来保定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一直处于资源强、开发弱、效益低的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说:“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我们的文化如果只是一件件收藏品,长年累月睡在箱箱柜柜里,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无从谈起。
保定所拥有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被孤立地、片面地对待着,既没有对其做系统研究,也未进行长期有效的开发规划。比如在国内外饱受赞誉的“南高洛古乐”,在第三届河北省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过程中,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学者凭借对“南高洛古乐”的系统研究和独到见解获奖,而保定本地众多的专家学者却没有把研究目光对准这些极富地域特色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市文联郭湛芳老师以定州大秧歌为基础创作的电影剧本《顶灯》,剧本早已完成,却因为缺乏启动资金,无法进行拍摄;定兴贤寓调,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却仍然只有几位老人执着于此……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规划。对现有资源的规划利用多表现为个人行为、短期行为,缺少前期调研、论证和方案设计,对资源的禀赋特征把握不够,对文化产业的产业性理解不深,开发项目草率或盲目上马,使资源的整体优势、核心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二是盲目开发。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转化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也并非所有的开发都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文化软实力之所以是“软”实力,就在于这种力量的柔性,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三是粗放开发。各级行政部门、各相关部门、各投资方都成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造成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行政区划代替了文化区划,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资源开发投资左右了资源开发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许多地方都花大力气作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缺乏实际的运作意义。
四是无序开发。表现为产品资源开发上的粗制滥造,产业规划上的心浮气躁,环境资源维护上的粗枝大叶。无视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原则,无视产业发展的联动条件,无视产业运营的实际能力,最终只好炒作“概念”。总而言之,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短期行为、单边行为和随心所欲的做法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极具地域特色,但却缺乏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符号和传播载体。城市文化符号,主要指为了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所采用的城市的象征符号。反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的文化符号可以视为城市的灵魂。它是以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为内涵,以城市的生态环境、会展节庆、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基础、人文风情为基础提炼出来的能表现这个城市特色,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有符号,并且此城市文化符号在到达受众之后,能使其对该城市产生清晰的、明确的印象和美好的联想,它是城市个性化的表现。
一座城市的历史故事、社会事件、名人传说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往往依此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如直隶督府文化,保定直隶总督署建成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曾担任直隶总督,甚至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说法。直隶总督李卫在此兴建了闻名遐迩的莲池书院,乾隆帝曾四次到此视察;饮食文化,除了直隶督府菜外,保定特色小吃如驴肉火烧等也已远近闻名;红色革命文化,如雁翎队、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圣地因之扬名。
但是在广大受众的心目中,却存在着只知曾国藩、李鸿章,却不知保定直隶总督署;只知莲池公园却不知莲池书院;只知《小兵张嘎》,却不知其作者为保定人徐光耀这样令人尴尬的现实。保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并没有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在城市宣传方面存在着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
韩国东亚大学博士、北师大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沈伟认为:城市之间的竞争也需要营销,企业营销是通过卖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以维持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而城市营销是为了获取城市发展的更多资源,如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城市营销的主题是环境,既有硬环境,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也有软环境,如城市经济形势、文化资源、社会治安等。在其他硬件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要想使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符号,以构成城市的精髓,满足受众的某种需求,否则与其他城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就会失去吸引力。
河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河北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为河北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保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科学制定文化实施策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保定市成立了文化大市暨文化名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文化奖励基金,加大了投入力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一方面为保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方略步骤,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名城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为保定文化振兴吹响了冲锋号,增强了建设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将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对外宣传方面形成合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下大力气凸显保定城市文化符号。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符号,只是其文化内涵、认知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某一城市文化符号可能只被本市人所熟知,也可能在更广泛的一个区域内为人们所称道。最高层次的,当然是在全世界倍受关注。比如,中国的长城、兵马俑,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当是最高层级的文化符号;再如北京的故宫,南京的中山陵、夫子庙,广州的五羊雕塑等等,既是城市文化的代表,又是城市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历史悠久的保定正是缺少这样一个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的城市文化符号,作为古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沈伟先生在为珠海设计城市符号时曾经指出:城市符号,首先要具备专有性,选举出的城市符号必须是城市独有的,唯一的,专属的;第二是要有完整性,选举出的城市符号在意义上、代表性上要是完整的,不能只取其单独的一面。另外,城市符号还要具备规范性、差异性、国际性、持久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就保定而言,可供选择的城市符号很多。如“大旗杆”。保定的大旗杆位于直隶总督署东西辕门南侧,照壁北侧,原为木质,高约16~17米(无定制)。旗杆上约三分之一处有一方斗,下收上放,可以站人。旗杆顶端悬一横棍,上挑大旗,书“直隶总督部院”。民国初年曹锟把木质旗杆换成了钢筋水泥的,移到了辕门外。旗杆加高到十丈零五尺(33.6米),为全国旗杆之最。有关旗杆的民间传说颇多,素有“保定府的大旗杆”之称,还曾做过保定的城徽标志。再如坐落在保定市东关公园的《劈山引水》雕塑。《劈山引水》这件作品,是我国著名美术家、雕塑家、中央美院教授刘士铭先生及其学生于1958年集体创作的。该作品的主人公是以一个冀中地区太行山农民的形象出现,他以力拨千斤的气势、粗犷刚健的身躯,用双手把大山劈开,引水造福人类。作者用独特的写实风格,完美地体现了古城乃至冀中人民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该作品于1959年在莫斯科获世界青年雕塑奖,1960年运抵保定,先在火车站广场安放,后移到东关公园至今。
那么,究竟哪一个才能成为保定的城市文化符号呢?显然,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代言符号,首先必须得到城市中最广大的受众的认可。只有获得广泛的认可,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市。可由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或者普通市民等共同提名,将保定所有有代表性的,同时又是该城市独有的事物找出来,以供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最大范围的公众投票,选出最具人气和代表性的城市符号。
此外,城市符号除了无声符号外,还可以选取有声符号,如我国在各种世界性活动中演奏的《茉莉花》。保定的“牛儿牛儿,先出来犄角,后出来头儿”等极富特色的童谣也可以作为有声的城市符号,给人以生动可感的第一印象。
城市符号一经选定,必将对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提高城市营销效率,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品牌。尤其在旅游行业,各种旅游纪念品都应围绕选定的城市文化符号设计制作,从而改变目前保定市旅游景区各自为政的局面。在新加坡,有关狮子的礼品可以摆满几间屋子,手机挂绳、皮带等适合各种人群的都有。这些礼品、纪念品加重了城市文化符号的分量,而城市文化符号也赋予了这些小纪念品无与伦比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这一点,是上述两点的根本和基础。没有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符号以及由此展开的各种营销活动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保定现存的文物古迹是不可估量的财富,这些文物古迹本身就是凝固的历史。目前,保定已经着手实施保护、修缮淮军公所、光园等知名文物古迹;直隶总督署西路的恢复已经动工;古莲池“十二景”中的蕊幢精舍、鹤柴、绎堂“三景”正在原址复建。修复和重建是最需要心力和胆识的劳动,既要修旧如旧,保持建筑物本来的风貌,又要让古建筑在新的历史时期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需要对现有文物古迹作全面的规划和整体设计,避免重复和无意义的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提升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文化传播的深度决定文化影响的深度,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此,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整体实力,积极做大、做足、做活主流新闻媒体,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报刊、广电和出版发行品牌。
同时,城市文化传播必须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抢占网络文化传播制高点,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网络文化作为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市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此外,还应注重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城市文化的展示,以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上只是关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提高保定城市魅力的一些浅见。总而言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形成合力,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营销,以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为突破口,使保定所拥有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把保定建设成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事务,1993(夏季号).
[2]刘士林.文化都市的界定与阐释[J].上海大学学报,2008(3).
[3]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J].瞭望东方周刊,2009(7).
[4]2009·学术前沿论坛发言摘要[N].光明日报,2009-11-27.
[5]刘信.增强文化软实力 提高城市竞争力[J].河北城市研究,2006(4).
[6]宋太平.宋太平同志有关文化建设的讲话[Z].保定市委宣传部辑印,2010.
[7]彭岚嘉.整合文化资源 六大板块联动[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4).
[8]宋丽琴.建设特色文化名城 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研究[J]. 前沿,2011(2).
[9]甘慧茵.寻找珠海之魂 用符号撬动花园城市独特魅[EB/OL].(2009-08-13)[2011-06-25].http://www.zhnews.net/html/20090813/095610,145141.html 09: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