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荣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安徽淮南 232052)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马义荣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安徽淮南 232052)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传动的构造原理、运动规律和应用特点等基础知识,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该门课程意义重大,但对从中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关键,兴趣可以有效激发积极思维,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阐述教学观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机械; 基础; 学习; 兴趣; 提升;探索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包括机械传动、常用结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四部分内容,还包括金属切削成形原理和方法、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基础知识。该门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比较密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同时,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并缺乏生产实际情况,因此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为使该课程的教学由难变易,由枯燥变有趣,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1.1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大学扩招、高职兴起,成绩较好的初中生大多流向高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此外,激烈的招生市场竞争,中职学校均采取免试入学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象。考虑到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中尽量简化课程的难度,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感觉该课程难以理解,不易掌握。
1.2 教师实践能力薄弱
实践技能是指教师在从事专业教学时应掌握的与本学科、本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工艺、实际操作、生产组织有关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机电专业的车、铣、刨等机床的操作和加工等,即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能够动手操作,为学生现场做示范,指导学生训练,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
《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是源于实践并用于实践。但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授课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任教,缺乏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及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课堂乏味,缺乏生动性、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差。
1.3 课程内容繁杂,综合性强
《机械基础》学科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知识点多、涉及范围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该学科具有知识点多、杂、难等特点。由于它是基础学科,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该专业课不重视,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同时,学生也习惯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被动学习,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尽管短期内可以满足考试需要,但学生实际所能掌握的知识不足,由于基础不牢,很难满足后续专业课学习。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
2.1 巧妙设疑,激活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题引入可以诱发学生产生与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相联系的直接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巧妙设疑是新课引入的是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上课开始就提出打动学生心灵的问题,随着教师解答这些问题,激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山穷疑无路,花明复一村的解疑过程中体会乐趣。如在为学生引入液压传动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为学生设疑,提出为什么小小的液压千斤顶可以将汽车顶起?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和求知的兴趣,主动探究液压传动的内容。
激活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各种方式方法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彼此并不孤立。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情绪和心理,注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不断总结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上课很轻松,甚至是一种享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下学习。
2.2 实景教学,身临其境,提高兴趣
中职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偏弱,缺乏实践知识,觉得学习专业课索然寡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适当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改革程式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激励法、模型演示法、巧用挂图法等实景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为此,教学中需要创造和利用条件,自制教具和挂图,利用现代技术演示动画,从感受性形象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边听边观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周转轮系时,可采用挂图讲解,讲授齿轮时,可带到多媒体教室放映动画,让学生明白各齿轮是如何运动的;讲解差速器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转动、拆装差速器,然后再讲差速器的原理,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建立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到理性认识。方便学生接受和掌握。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可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在理解和巩固知识愉悦的情绪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理训一体,学以致用,增强兴趣
《机械基础》课程实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过程训练,学生可接触到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增强兴趣,学习操作技能。如通过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训和减速器的结构分析和装配实训,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的测试技术、测量方法,从而接触和熟悉测量工具与设备。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可进行一些改革与创新,设计出一些新的实训内容。如可选用一些磨损过的齿轮和使用过的减速器,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修理、调整、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些实验过程,学生如亲临现场,既能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又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觉得学有所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机械基础》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并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一门学科,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理训一体,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将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从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现象中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观察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于此同时,现场教学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一举多得。
2.4 准确对象,精设环节,巩固兴趣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学生因相互间的智力、体力、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毅力及条件等不一致,导致各人在学习中的收获相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技能等八项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表现出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充分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有效调动不懂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各有所得,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价值。
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选择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态,确立各自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层次。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隐性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示范、提问、评价等各教学活动中,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环节设计极为重要。精心的环节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求学生学为学生乐意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实效。
2.5 师生交流,情感体验,培养兴趣
教学中必须确立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体验,产生共鸣,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实施人,应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脚戏,离开“学”,“教”则无从谈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进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与指导之间,更多的加强指导,唤醒和激励学生去接触和体验。
教学中应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因人制宜,采用多样化方式提高交流互动,安排师生共同学习过程,参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安排创造性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材料,把复杂的技能学习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教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确立标准,设计教学任务。促使学生理解,确保学生对教学主题都有完整的认识,较熟练的掌握技能。还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技能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教师需要关怀学生的有效学习。应注意以自身的教学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和蔼可亲,关怀学生,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学习生活难题。做他们的贴心人。教学中应注意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友爱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会更有兴趣认真的学习。
在“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不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应成为教学的寄托。学生喜欢某科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喜欢上这一课程,自觉产生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厌烦某科教师,就会惧怕、逃避该科目,甚至会“破罐破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倾听学生谈论,熟悉他们的话题,关注学生之关心。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多向学生提供机会,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运用示范、重复、矫正、提问、表扬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成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启蒙人。
教学已不单单是艺术行为,教学也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要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发掘,发掘隐性学习,倡导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拓体验学习的更大空间,获得教学效益,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有效性。
[1] 李世维.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跃南.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顾淑群.机械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 李曼.“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2):83-84.
[5] 邵立新,邱放.《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43-144.
[6] 李纯彬,聂广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72.
G642.0
A
1671-4733(2011)01-0104-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1.031
2011-03-21
马义荣(1965-),女,山东枣庄人,讲师,从事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工作,电话:1351554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