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意义*1

2011-08-15 00:42王利中
关键词:知识青年内蒙古自治区兵团

王利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意义*1

王利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成立,它的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践行了当时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五七”指示的精神;其次,稳定了内蒙古地区的局势;第三,为开发、保卫祖国北部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兵团;意义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是1969年1月24日经毛泽东批准,将原华北农垦兵团和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合并组建而成,其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内蒙古兵团”)。1969-1975年,内蒙古兵团共组建农牧业团35个、厂矿企业单位34个,在职人员达11万余人,累计接受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近10万人[1]。内蒙古兵团组建之初,隶属北京军区领导。1969年5月,北京军区党委决定,将内蒙古兵团交由内蒙古军区负责领导。1973年3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兵团的党政工作和生产建设,改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革命委员会领导,军事工作由内蒙古军区负责。

1974年10月,北京军区、农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开始调查研究内蒙古兵团体制改变问题;1975年2月,建立了改变兵团体制领导小组;1975年4月20日,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提出撤消兵团体制的建议。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5]95号文件”的形式,发出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批复》,同意改变内蒙古兵团的体制,撤消兵团、师两级机构,将兵团所属农牧团场以及工矿企业全部移交给当地的农垦局以及地方政府。11月1日,内蒙古兵团停止对外办公,年底交接工作全部结束。

内蒙古兵团虽然仅存在了七年多时间,但在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一、践行了那一时期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五七”指示的精神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严峻,除了美国加紧对华战略包围外,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日益恶化。1962年10月,中国边防部队对入侵的印度军队进行自卫还击,击退了入侵之敌。

当时,中国的工业布局70%左右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占国土面积1/3的西北、西南内陆地区现代工业很少。从国防角度考虑,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不利于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1963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制订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毛泽东同志从战备的观念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根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战略设想,国家的“三五”计划从解决人民吃、穿、用为目标转变为备战。1965年6月16日,毛泽东同志在杭州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汇报,他提出了安排计划的几条原则,即“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脱离老百姓毫无出路。搞那么多就会脱离老百姓。”[2]1965年11月15日至18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把毛泽东提出的这三条概括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3]。以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成为了毛主席语录中的经典,也指导着“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建设。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指示:“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4]这成为著名的“五七指示”。它和随后发表的《五一六通知》代表了毛泽东心目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使得毛泽东的设想有了实践的机遇。

“文革”作为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大批城镇中学生的入学就业问题。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报道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经验时,在编者按中转引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泽东的这一最新指示,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区革委会纷纷召开会议,进行动员,组织大批城市中学生以及无业青年奔赴农村,安家落户,全国各地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7年和1968年两年中,全国已有近2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9年,又有近200万人下乡。1979年末,这一运动接近尾声时,中国城市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已达1700多万人[5]。

那一时期,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艰苦劳动的锻炼,使城市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由各地方革委会组织安排,将城市知青分散安置到各农村公社中的生产队,和当地社员共同劳动生活;另一种形式是将部分城市知识青年集体安置在一些生产建设兵团中,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由人民解放军下派到兵团中的现役军人组织知青开展生产活动。这部分知青一般称为“兵团战士”,因为他们不仅在兵团中从事工农业生产活动,还肩负着屯垦戍边、保卫祖国的任务。与插队下乡的形式相比,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形式在当时更有利于践行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首先,生产建设兵团直接由军队领导,主要干部均为现役军人,工作生活均为军事化,执行戍边使命,兵团的工农业生产活动,生产了大量的工农业产品,支援地方建设,为国家提供各项产品,符合“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经济指导思想;其次,兵团又开展各种政治学习,以严明的军事纪律执行各项政治任务,使知识青年们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通过各种政治活动,剔除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最终锻造出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战士。总之,生产建设兵团这一种组织形式成为了实现“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毛泽东“五七”指示的一种合理的组织形式。

1969年5月7日,内蒙古兵团司令员何凤山在兵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内蒙古兵团组建的原则:“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是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实现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贯彻执行毛主席光辉伟大的‘五七指示’和一系列最新指示的重要措施。”[6]1971年9月,内蒙古兵团党委在《关于兵团建设的几点意见》中,再次提到了兵团的任务,“兵团必须认真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屯垦戍边、寓兵于民,必须走‘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劳武结合,……把兵团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7]

二、稳定了内蒙古地区的局势

“文革”开始后,内蒙古地区也陷入了混乱之中。在“左倾”路线的指导下,先是错误地批斗了以乌兰夫同志为首的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之后又开展了所谓“挖肃”运动 ,挖“内人党”和“清理阶级队伍”,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给内蒙古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各地群众、干部大批到呼和浩特、北京等地上访,社会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文革”期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无力组织生产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面对这种局面,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内蒙古地区局势。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作出调整,将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除外)划归黑龙江省;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巴彦淖尔、乌力吉、塔木素、阿拉腾敖包、笋布儿等公社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其余部分和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1969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内蒙实行分区全面军管的决定》,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副司令员杜文达,副政委黄振荣、张正光组成内蒙前线指挥所(简称“前指”),统一、全面领导内蒙古的工作。军管的范围主要在调整后的内蒙古自治区范围之内,前指向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巴彦淖尔四盟和呼和浩特、包头两市派出了前线指挥所,分别领导各盟市的工作。

在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内蒙古兵团成立的当年,就组建了4个师,分别是一、二、三、六师,共24个团,246个连队,接收了北京、天津、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五万余人,复员退伍战士五千余人,并接收下放干部535人。1970年,又组建了2个师,分别是四师和五师,共15个团[1]。兵团司令部设在了呼和浩特市,六个师部的驻地分别是:一师在磴口县,二师在乌拉特前旗,三师在临河县,四师在乌海市,五师在西乌珠穆沁旗,六师在东乌珠穆沁旗的乌拉盖地区。大部分师团主要分布在内蒙的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盟、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与地方组织混乱、派性斗争严重的局面相反,内蒙古兵团成立之初,就迅速建立了兵直-师-团-连的组织体系,兵团通过组织干部、战士、职工学习中央文件的方式,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忠实地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通过接收地方国营农牧场,迅速地开展工作。这在当时内蒙各级党委组织涣散的情况下,对于稳定当地的局势,起到了一定作用。1975年8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吴涛同志曾经对兵团的成立评价道:“当时自治区各级新党委还没有建立,要在短时间内兴办大批国营农牧场,安置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更好地加强战备,是有困难的。组建以解放军干部为领导骨干的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当时形势和任务的需要。”[8]

内蒙兵团建立的同时,也按照北京军区的统一部署,参加了军管工作。兵团党委为此专门发布了《关于坚决执行北京军区前线指挥部给兵团军管任务的决定》,由兵直、师、团派出军管人员,进入各地方的军管小组参加军管工作。1970年春,兵团军管人员根据前指的安排,进入各旗县,与解放军军管人员以及民兵在各个公社大队开展人口清查,加强战备工作,后又整顿公社领导班子,成立新的公社革命委员会,直到第二年10月,结束军管。除了军管之外,兵团还派出人员支援地方的工农业活动。1970年,仅兵团第一师就派出了近千名干部、战士、职工支援当地的农业生产。据统计,1971年,内蒙古兵团派往地方的“三支两军”人员仍有268人[9]。1975年,兵团体制撤消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改变兵团体制领导小组曾对此评价道:“兵团组建以来,没有参与社会上的派性斗争,没有搞扩大化,较好地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并且派出了上千干部战士到地方支农,作出了成绩,对内蒙古的安定团结是有贡献的。”[10]

三、为开发、保卫祖国北部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先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变成了防苏、反修的前线。由于内蒙古地区有大片土地与蒙古、苏联接壤,边界线漫长,边境地区人烟稀少,对于国防安全十分不利。为了巩固中国的北部边防,需要大批人员充实边防。“文革”期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造成了当时中国人口的一次大迁移,大批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无业青年在各地政府组织下,深入农村和边疆地区落户,内蒙古地区成为了当时接纳知识青年的主要省区之一。知识青年除了分散到农牧区的生产队插队落户外,还大批进入生产建设兵团,经过兵团军事化的组织训练,一边生产,一边保卫祖国边防。这既解决了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又可使他们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军,对于稳定边疆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功经验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因此,在内蒙古地区成立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当时一项重要工作。

1968年11月,兵团政委倪子文受北京军区委派在内蒙古地区作了实地调查后,向北京军区党委作出报告,认为:“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立生产建设兵团的规划,符合毛主席‘五七’指示精神,方向是正确的;有利于开发这一地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利于改变内蒙边防前线的政治状况,符合国防建设和反修防修的需要;可以安置下放干部和城市知识青年,符合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11]

内蒙古兵团成立伊始,兵团副司令员康银寿、副参谋长张旭之就亲自带领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的人员对集宁、二连浩特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地区地形、道路进行了勘察,对于苏联军队可能的军事入侵方向作出了判断,并提出了相关战备意见。兵团的每一个团都有至少一个武装战备连队,配备步枪、冲锋枪、机枪、手榴弹等轻型武器。1972年3月,兵团的战备连队共有51个,人数达20 401人[12]。除了武装连队之外,兵团还在干部战士中进行战备思想教育,1969年8月23日,内蒙古兵团政治部发出了《关于进行战备教育的指示》,提出要在全兵团范围内,迅速掀起一个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群众性热潮。当年9月初至10月初,全兵团开展了一次系统的战备思想教育。通过通报敌情,克服干部战士的麻痹思想,树立战胜敌人的信心,以搞好战备工作的落实。在思想教育的同时,兵团连队内部又经常进行军事训练,包括队列练习、投弹射击、防空演习、长距离野营拉练等,随时防备境外军队的进攻。

在执行战备任务的同时,内蒙古兵团还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开荒造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耕地面积由64万亩扩大到147万亩,建成基本农田33 400亩,植树造林69 630亩,开发缺水草场31万亩;牲畜头数,1974年底,达到1 087 900头(只);建立大小工矿企业41个,已能为国家生产农药、玻璃、糖、纸、煤、医药等三十多种工农业产品[13]。对于内蒙兵团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曾经评价道:“六年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率领师以下各级党组织和兵团的广大干部、战士、职工、家属认真执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贯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指导思想,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峻考验,兵团在培养教育知识青年,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组织军事训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14]

总之,虽然内蒙古兵团体制撤消了,但它所产生的影响仍是深远的。1979年后,绝大多数兵团知青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仍有一部分知青留在了当地,成为了当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而回到城市的知青,仍旧关心着内蒙地区的发展,本世纪初,不少原内蒙兵团战士在其人生步入暮年之时,重返内蒙,探访自己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内蒙古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

[1]刘小萌,定宜庄,史卫民,何岚.中国知青事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356.

[2]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6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65.

[4]廖盖隆,庄浦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97.

[5]史卫民,何岚.知识青年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

[6]佚名.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兵团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N].内蒙古日报,1969-05-08.

[7]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兵团建设的几点意见[Z].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51.

[8]鄂尔多斯市档案馆档案:1-2-14.

[9]《军事实力统计报告表》,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131.

[10]《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宣传教育提纲》,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66.

[11]《向军区常委汇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7.

[12]《军事实力统计报告表》,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68.

[13]《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66.

[14]《概述》,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325-1-24.

The Significance of Founding Inner Mongolia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WANG Li-zho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hot 010022,Inner Mongolia,China)

Inner Mongolia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was established in 1969,its 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First,it put into practice the spirit of instruction of“to prepare for wars,prepare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and prepare for the people”and“May7th”instruction issued by CPC Central Committee;Secondly,IMPCC stabilized the situation in Inner Mongolia;Thirdly,IMPCC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defense of the northern frontier of the motherland.

Inner Mongolia;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significance

K273

A

1671-0304(2011)06-0013-04

2011-09-15

王利中(1971-),男,天津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李 平)

猜你喜欢
知识青年内蒙古自治区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兵团在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庆祝关工委成立25周年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