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秦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1)
谈起纳谏,我们自然会想起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君臣楷模。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善于纳谏,敢于纳谏,勇于纳谏的封建君王,人们会忘却了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剑,起身于布衣的刘邦,正是借助于他敢于纳谏的勇气,善于纳谏的度量,勇于纳谏的作风,在秦末农民起义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争斗中,一枝优秀、独领风骚,建立起西汉王朝,其纳谏思想不仅特征独特,其作用也举足可叹。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纳谏”为“古代指君主采纳部下的进谏,后泛指尊长等接受规劝”。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纳谏的主客体是君王与臣下,内容为进谏,实际意义就是古代君主接受臣下的正确意见以修正自己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决策。刘邦作为秦末的封建小吏,目睹暴秦之苛政,顺应秦末农民揭竿而起的起义大潮,最终建立西汉政权,无论是在《史记·高祖本纪》,还是《汉书·高帝纪》,乃至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诸王、候的世家、传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对臣下提出建议,刘邦表态为“善”、“说” “从之”的语言俯仰皆是,《汉书》载刘邦“好谋、能听”,他的纳谏已成为不争的史实。而我们要探究的是起身布衣,胸无点墨,“不修文学”[1]的高祖一生纳谏不止的原因何在。具体讲,在刘邦一生军事、政治生活中,其纳谏的原因是不同的。
陈胜、吴广在秦二世继位的当年,不忍秦之暴政发动了农民起义,建国张楚政权,刘邦也于当年在萧何、曹参、樊哙的谋划与支持下成为秦末农民起义的一支力量。然而以泗水亭长起兵的刘邦要在众多义军中显露头角,尤其是要与身为楚国公卿后裔的项氏叔父一决高下,这是刘邦能力所不及的,刘邦唯一选择的方略就是广纳良材、倾听众言,力图发展。而历史又恰恰为刘邦提供纵横天下的广阔平台。陈胜、吴广的农民义军在起事不久便灰飞烟灭,项羽又是一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专横之人,刘邦此时的善于纳谏就为他实现并群雄、灭项楚、一统天下的功利目的奠定了基础。刘邦起兵后,欲功陈留,但举棋不定,此时有人向刘邦推荐陈留高阳人郦食其,刘邦便召其问策,郦食其向沛公言到“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2]。建议刘邦攻下陈留,刘邦从之,攻下陈留“得秦积粟”[3]。为日后发展淘得第一桶金。在遵楚怀王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时,刘邦带兵攻平阴、绝河津,略南阳郡,在攻取苑城一战中接受张良谏议重兵包围苑城,后又听取陈恢之言,不费一兵一卒攻下苑城,为顺利入关铺平道路。刘邦入关中后,起身布衣的他从未见过宫室之奢华,准备长期留住,樊哙多次谏言,刘邦不从,此时张良再谏“‘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军还霸上”[4]。面对言辞如此激烈的谏言,刘邦及时听之、改正,说明了刘邦的纳谏并非做秀。公元前204年,刘邦屯兵以取敖仓,与项羽对持多时,项羽派兵多次侵略汉军粮道,汉军粮食匮乏,刘邦欲以荥阳为界求和,但遭到项羽的拒绝,万般无奈的刘邦,孤独一掷“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及彭城而死”[5]。正是刘邦善于纳谏、果断处事,才使他取得了楚汉战争胜利这一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西汉政权建立后,如何尽快地恢复长期战争所形成满目苍夷的经济,消除有异心的异姓诸侯王,巩固新生的西汉政权统治是刘邦思考的大问题。为此刘邦在开国之初就颁发了五年诏令,及相应律条,以求经济发展。公元前198年,萧何营造未央宫,刘邦见其极为华丽、宏状,非常气愤,对萧何曰:“天下匈奴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状丽无以重威,且无今后世有以加也。”[6]。听了萧何的解释,刘邦方才释然。从中不难看出刘邦时时惦记着社会经济恢复的良苦用心。公元前200年,楚王韩信阴谋反叛,对此危及国家政权安全的事,刘邦吸取在长期战争中形成的经验,不擅作主张,而是不动声色问诸侯大臣,用陈平计,伪游云梦,捉楚王,贬其为淮阳侯,到文帝时“异姓尽矣”[7]。也是在汉初之际,刘邦听从了刘敬、张良的谏言,在政权建设,定都何地,关东旧贵及匈奴问题的处理上都得以圆满解决,而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不庸置疑的讲,正是刘邦在西汉政权建立后的纳谏,为西汉政权赢得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活动平台与充足的时间,实现了他基本的功利目标。
刘邦不仅善于纳谏,而且在纳谏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纳谏特征。
1.范围广。刘邦在他一生戎马生涯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将纳谏作为开展军事斗争与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且纳谏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从而才使这个出身细微的布衣皇帝有较大的作为。从政治角度讲,暂守汉中称王,就是刘邦在政治上纳谏的一个典范。项羽入关中,末遵守楚怀王之约,自称西楚霸王,使刘邦王汉中,并三分关中,提防刘邦,刘邦十分恼怒,欲与项羽一决高下,萧何、周勃、樊哙等人的谏言使刘邦茅塞顿开。萧何言到:“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8]刘邦正是听取了他们的谏言,才明修栈道,于汉中养精蓄锐,从而才有了与项羽分兵抗礼的资本,为西汉政权的建立赢得了时机,也正是由于刘邦有一个敏锐的政治头脑,才善于接纳臣下的政治谏言,刘邦入关后,听从樊哙、张良谏言“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并约法三章“余悉除去秦法”[9]。从而安定秦人之心,从政治制度建设上,赢得民心。从经济角度讲,刘邦虽不懂多少经济学知识,但他善于接纳相关涉及经济建设的谏言,在攻取陈留的问题上,郦食其一番说理通彻的谏论,使刘邦铁定决心,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支持。出身于戍卒的刘敬在听到刘邦建都洛阳的消息后,衣旧衣见刘邦,当头就问“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10]并口若悬河地分析了刘邦沛县起兵至今的社会格局,中肯的说此时与周攀比华丽是万不可行的,只有“因秦之固,资甚美膏胰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11]。张良也谏到:关中“沃野千里,南方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12],刘邦正是听从了他们从经济角度的分析,才决定都关中。从军事角度讲,刘邦在采纳军事谏言的事例比比皆是。从文化角度讲,由于刘邦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不知礼仪,既使是称帝后,也不知宫廷章法,叔孙通谏到“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13]。经月余演练,请刘邦试观后,推广到群臣中使用,刘邦此时方知皇帝的尊重。叔孙通的谏言与实践使刘邦在文化建设上开创了朝庭礼仪之先河。由于刘邦一生读书很少,以明辨著称的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谈及《诗》、《书》,使刘邦不悦,多次责骂陆贾,但陆贾不恼、不怒耐心谏释,刘邦面带惭愧对陆贾言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14]。陆贾便著十二篇《新语》,每上奏一篇,刘邦未不称善。一部《新语》为西汉王朝展示了其成功的本质所在,也成为刘邦治国的理论依据。陆贾的谏言使刘邦明白了文化建设与治国的关系与意义。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作为一支义军领袖与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者,刘邦虽没有一套科学的行政管理理论,但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着臣下对自己在行政管理出现疏漏的批评与进谏。在国家定都何处的问题上,刘邦听取了刘敬与张良之谏,才定都于长安,在民族问题、关东贵族问题的处理上,也是听取刘敬的谏言,才有和亲与徙关东贵族的精典之举。在官员的管理上,刘邦注重发挥个人不同的特长,将臣下分为“功狗”与“功人”,正确划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刘邦曾经坦诚的说:我正是有了萧何、张良、韩信这三者才会夺取天下,在臣下的位次排名上,大家都认为曹参功劳最多,宜第一,但刘邦在听取了关内侯鄂君的谏言后,“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15]。在行政制度建设上,虽然刘邦无更多的制度建设,但在戎马中,能受张良等谏,约法三章,建立西汉政权后,叔孙通礼制与陆贾《新语》的问世,实际上也都是刘邦听谏后在规范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实践。
2.对象多。刘邦纳谏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对象也十分宽泛,不仅有长期接受儒学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也有曾经为秦王朝奔走服务的地方小吏;不仅有在百万军中骁勇无比的将军,也有休闲在家等待明君的一介草民。刘邦就是从这些社会属性复杂的不同社会关系参与者的谏言中,吸取精华,保证了军事斗争与治理国家取得一个个胜利。①社会贤能。他们饱读诗书,虽有满腹才华,然未遇贤能之君,一但为刘邦所用,其谏言的价值与份量不可价估,无可比拟,这类人群以郦食其与刘敬为代表,史载:“郦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16]正是这个被人称为狂生的郦食其,却独以刘邦为上,倾其全身所学,多次上谏刘邦,功不可没。同样出身戍卒的刘敬,衣羊裘,穿戴不雅的见刘邦,滔滔不决、一口气讲出了辅汉三策,为汉初的政治稳定道出了肺腹之言。②能征善战的将军,由于刘邦纳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因此,一大批长期征战于沙场的将军就成为纳谏的主要对象。韩信、樊哙就是主要代表。与刘邦同为乡里的樊哙,与其俱隐,同时举事,长期追随刘邦,经历无数大战,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刘邦从他那里得到了不少难得可贵的建议。先为楚王,后为淮阴侯的韩信不仅为刘邦勾勒了争雄天下的美好蓝图,更是屡次上谏,辅助刘邦正确决策,取得了军事上的不断胜利。③熟读诗书的饱学之士。陈平、陆贾、张良就是代表。“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常使诸侯”[17]。这个刚直直谏辩士,使刘邦接受了《新语》,才明白秦之所以亡,汉之所以兴的道理。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18]。也是这个被人不看好,微词颇多的人,面对刘邦的一些错误决断,直言急谏,可以说刘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平的上谏与计谋。张良父辈皆为官吏,至他时再未做官,然长期浸于《诗》、 《书》中,成为汉初三杰。史载: “沛公善之,常用其策。”[19]④具有一定组织管理经验与前秦官吏。萧何、张苍最为典型。“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公吏掾”[20]。他既粗通文墨,又熟悉秦的历史演化,更了解刘邦集团的实际,每每上谏,切中利害,使刘邦受益匪浅。
3.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并及时修正错误。刘邦在纳谏中始终从不同的多个层面听取谏言,做一对比,保证决策的正确。出身低下的刘邦,当郦食其前来陈述攻取陈留的意见时,刘邦还在让两个女子洗脚,郦食其严厉的责问、批评了刘邦,刘邦立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郦食其的建议,“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21]。刘邦正是听取了郦生的谏言,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郦食其才道出了他对陈留的攻取的想法。同样也是郦食其在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急切之中,郦食其为刘谋划了复立六国后世、南面称霸而击败项羽的计谋,此计即将实施时,张良审时势度,向刘邦谏列八条杀不可为的理由,刘邦当即修正了自己的错误决定。西汉政权建立后,匈奴成为困扰刘邦的一块心病,为此刘邦派刘敬再去匈奴打探,刘敬认为“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22]。但此谏未被刘邦接受,故有平城之辱,刘邦悔恨未听刘敬之言,班师后,亲自释放了刘敬,而且真心道歉“‘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23]。之后,刘邦又询问刘敬对匈奴问题的看法,刘敬提出了以长公主妻之的和亲策略,刘邦大喜过望,正是刘邦善于在不同时刻,采纳听取同一问题的不同谏言,及时修正错误,方保汉初经济不振的前提下边境安宁,并首创以“和亲”之举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为后世延用。
4.行为果断。刘邦不但善于纳谏,勇于纳谏,而且在纳谏后及时行动,果断刚毅又成为其纳谏的一大特点。在刘邦的智囊中,陈平可谓是一个颇有争议之人,但刘邦不仅大胆使用陈平,而且对陈平提出的谏议,大多接受并及时实施。楚汉战争中,由于项刘军事力量悬殊过大,陈平向刘邦谏议用金钱行反间计,离间楚之君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24]。刘邦一次拿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金钱,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全由尚有争议陈平掌握,且不问其出入,足以说明了刘邦听谏的果断,用人的果断,尤其是听谏后行为的雷厉与果断,正是这种果断,使项羽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为刘邦取得军事胜利创造了天机。公元前195年,刘邦欲更立太子,叔孙通通过历史典故,从晋献公、秦始皇立太子的历史教训劝谏刘邦,并严肃的讲“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告伏诛,以颈血污地”[25]。刘邦听后,随即听取其谏言,调侃的说到,我只是一句玩笑话罢了,不必当真,听你的就是了,刘邦不仅只是听了叔孙通的谏议,而且在行为上果断更改,再无更换太子的想法了。刘邦纳谏后的行为果断,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与政权统治的稳固。
出身卑微,不好儒的刘邦正是通过善纳谏言、集思广益、博采众议、修正错误,保证了重大决策的正确,在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复苏、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层面取得了原本是他根本无法取得的成就。为汉初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后世历代封王君王纳谏的典范。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