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和治理措施

2011-08-15 00:52卢利红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舞弊财务

卢利红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商洛市分校,陕西 商洛 726000)

一、绪论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侵吞资产;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侵吞资产是指组织内的雇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

从微观层面来看,财务舞弊是融资契约和公司治理的失败;从宏观层面来看,财务舞弊是整个资本市场机制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的失败。财务舞弊的危害总体而言则是损害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处于信息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由于不断蒙受财务报告舞弊所带来的损失而只能选择离开资本市场。当市场中的“玩家”只剩公司管理层、大股东或股市庄家时,“柠檬市场”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只能停滞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这也将导致社会信用的危机,损害所有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的稳定运行。所以,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财务舞弊行为识别的研究基本上建立在对相关财务舞弊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之上,特别是对财务舞弊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目前,有关我国财务舞弊的识别和治理机制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数不多的研究结果与国外差异较大。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且对现行实务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东方电子”等,到后来的“蓝田股份”、“格林柯尔”、“科龙电器”等案件。这些财务舞弊行为的泛滥,不仅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动摇并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而且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严厉打击并治理财务舞弊刻不容缓。

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且花样不断翻新,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审计人员怎样发现财务舞弊,识别舞弊以及规避财务风险,情况错综复杂,其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行业环境识别

1、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动。如果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动,比如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成本急剧上升等,都会让企业措手不及难以应对,从而陷人被动的境地。面对外部的巨大压力,企业为了显示其抵御和控制不利风险的能力,达到能够在一片消沉中脱颖而出,进而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业绩粉饰和财务舞弊。

2、获利水平明显高出同行业平均水平。在成熟行业,技术比较成熟,供需基本平衡,依靠技术或者经营优势很难拉大差距,所有企业的获利水平基本相当,不可能存在远远高于同行业获利水平的企业。如果某个企业的获利水平长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背后可能存在财务操纵。曾被公认为中国股市第一股的东方电子,创造无数股市神话的秘密武器就是财务舞弊,其欺骗投资者的舞弊手法并不十分高明,投资者只要对它那不可思议的利润率稍加留意就可觉察出其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

(二)经营管理识别

1、警惕“独裁者”现象。近年来,曝光的不少财务舞弊事件中隐约浮现出一种“独裁者”现象,即在某些上市公司存在一些独断专行的权势。他们往往是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或者集两者于一身者。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威,说一不二、霸气十足,在他们眼里一般只容得下辉煌和成功,容不得任何大的挫折乃至失败。当“独裁者”的公司面临经营不利时,为了维持其强者形象,他们往往会利用财务舞弊以粉饰业绩,为了自身利益和成功形象,可能会挺而走险,成为企业财务舞弊的“肇事者”。

2、管理者薪酬结构不合理。许多上市公司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一般会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手段。但是股票期权的作用不能被不合理地夸大,没有任何限制的期权激励机制可能会成为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管理人员特别是核心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股票期权所占比例越大,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就越大。这方面的一个明显信号就是管理人员大规模抛售公司股票,因为内部管理人员对公司暗淡的经营前景、欺诈事项和舞弊行为最为清楚。如果发现他们大规模抛售公司股票,说明他们对公司已失去信心,要么公司面临破产倒闭,要么存在着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3、公司产能与其经营能力不对称。若公司的产能与其经营能力明显不对称,其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将值得怀疑,财务数据良好的背后很可能暗藏财务舞弊。如1997年7月“银广夏”,第一条500升的生产线开始投入使用,但它在当年却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2.2亿元的萃取产品。专家一致认为,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使通宵达旦地工作,也不可能出口其所宣称的数量,即“银广夏”的生产能力不符合账面上体现的巨额利润。

4、企业经营规模极速扩张。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是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大量负债经营扩大规模;二是不断收购扩大经营规模。如安然的管理层想把安然构建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安然实施了“从美国到印度、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的疯狂扩张政策。但这种盲目扩张并未成功,当管理层无法实现许诺的发展速度时,就开始寻求“第二条道路”——人工增长法,即通过秘密交易和“创造性”的会计方法来粉饰业绩,以便继续博取投资者的青睐。而另一方面,为了保住自己的分红,安然管理层毫无羞耻感地“盗取”公司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这样,亏空黑洞越来越大,在承认了12亿美元的虚假利润后,安然又挣扎了大约六个星期,终于宣告破产。

(三)财务状况识别

1、主营业务收入识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过于迅速,在企业经营规模和市场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应该实现平稳地增长,不应有太大波动,众多的财务舞弊案例告诉我们,收人的惊人增长往往是企业财务舞弊的明显信号;主营业务税金与主营业务收人的比重不合理,主营业务税金与主营业务收人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波动不会太大,而且在金额上不会有太异常的变化,否则其业绩的真实性应受到怀疑;主营业务收入与其现金流入量不协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一般不会大幅度背离其主营业务收人额,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虚构收入,二是提前确认收入。无论是虚构收入还是提前确认收入,其提供的财务报告都会严重误导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没有现金保障的销售收入其真实性较低,存在造假的可能性也较大。

2、费用舞弊识别。营业费用相对于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一般而言,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企业采取规模经营模式可能会导致单件销售费用下降,但总体销售费用应该随着销售收人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在经营困境的年度往往会出现营业费用大幅度降低的反常现象,这是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的一种信号;坏账准备相对应收帐款的比例有较大变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这给了企业利用计提坏账准备操纵利润的机会。当企业面临经营不善时,经常会估计较低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减少坏账准备所形成的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净利润。对那些坏账准备相对应收帐款比例有较大变动的上市公司,一定要仔细分析,弄清楚这种变动是否属于“用心”准备的结果。

3、利润操纵识别。利润若主要由营业利润构成,且呈逐年相对稳定上升,则其质量较高,可持续性较强;如果利润来源渠道不一,且波动较大,则说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虚弱,持续经营能力令人担忧。如果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相背离,那么这家公司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将非常大;通过混淆会计期间也可以操纵利润,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来调整当期利润。如“星火公司”上市后,在利润归属期上大做文章,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制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销售和净资产利润率稳定增长的假象。

(四)其他信息识别

1、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尽管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担心潜在的诉讼风险而拒绝继续审计;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意客户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客户解雇。所以,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变更,均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

2、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就各年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看,标准审计报告一般在95%以上,一些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也常常是标准审计报告。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给客户出具了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如带解释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达意见等,就应引起注意。

三、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1、约束治理层与管理层人员身份重叠的现象。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身份或职能的重叠,将会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这必然会弱化监督职能,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因此,应尽量避免出现董事长兼总经理现象的出现。

2、约束大股东权益的行使。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即所说的“一股独大”现象较普遍。这样,控股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享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直接操纵股东大会,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出台相关规定适当限制控股股东的表决权,即不管控股股东的出资比例是多少,其最多只能行使一定比例 (如国外通常是20%)的表决权。这样的限制既可有效防止控股股东权利的滥用,又不会影响控股股东的合法权益,因而是切实可行的。

3、完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监事选任制度,对监事的任命程序、任职资格、人员构成等作出明确的规定,防止董事会或经理直接任命监事行为的发生,避免监事会成为董事会的“傀儡”。另一方面,强化监事会职权,具体包括财务检查权、职务监察权、损害行为纠正请求权,等等。通过权利的强化,使监事会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4、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应隶属于董事会之下,使其具有良好的独立性;聘用专业、专职的审计人员,以胜任审计工作;董事会应授予内部审计人员充分的监督权,对公司各部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并使其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监督机制,以有效遏制造假、欺诈行为的发生。

(二)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1、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机制。一是改变现行的事务所聘用模式。可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委派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由各会员交费的聘用方式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真正让管理层处于被监督的地位,而不是处于主导审计的角色。这种聘用模式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任人唯亲”现象,提高民间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二是加大审计违规的处罚力度。对那些故意欺诈造成恶劣后果的注册会计师,应予以严厉的处罚,提高审计违法成本,以较高的违法成本抑制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合谋。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实质上是腐败及各经济集团利益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只不过是各种利益集团手中利用的工具而已。因此,要遏制企业财务舞弊,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净化会计行业环境。对于违规造假进行财务舞弊的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严惩不贷,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彻底改变目前低廉的违规成本敌不过强大利益诱惑的现象。

(三)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里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道德观念,包括概念、习俗、习惯、经验、惯例以及团队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持,文化交流侵蚀主流意识形态。公司的行为模式、目标和战略的制定,业绩的衡量和报告,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都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文化。

总之,财务舞弊的最终受害者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因此,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舞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有效运行,我们需要完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同时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最终实现。唯有此,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也才能有效的运行,从而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1]许龙德.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刘成静.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J].税务与经济.2008,(2).

[4]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4).

[5]宋国勇.论财务腐败的成因及综合治理[J].财会研究,2008,(21).

猜你喜欢
舞弊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