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考试看电大开放教育考试文化的构建*

2011-08-15 00:52董洪华范宏斌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监考温馨考场

董洪华,范宏斌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8; 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1)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就伴随我们始终,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与考试息息相关,尤其是随着科举制的产生,中国传统的考试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形成了悠远深遂的考试文化。通过反思传统科举考试文化内涵,对建设电大开放教育考试文化意义重大。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产生了多种考试形式,但最富生命力的中国传统考试,自然首推科举。它在吸取前朝考试文化营养的同时,将这一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生活与生产技能的掌握就是考试的基本手段与功用。奴隶社会时期教育完全被贵族垄断,“学在官府”成为无法更改的教育体制,考试无法完全独立于教育之外。

秦王朝至隋之前,教育只是完全的知识传授,与人才的选拔尚未建立直接的联系。隋大业三年 (公元605年),科举制度代替了曹魏始行的“九品中正制”,从而把读书、应考、做官结合起来,翻开了中国教育史上新的一页,直至公元1905年在“中学为用,西学为体”的理法争斗中,科举制方宣告终结。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的积累。我们的先祖,适应社会发展多层面的需求,形成了见解独到、规范明确的传统考试文化,对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理解。

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讲,科举制留给我们虽不像秦砖汉瓦俯仰皆视,但能够见到的地表考试文化遗址及在古代著作中领略到的内容也不在少数。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完备阶段,常举的科目有50余种,由州县组织的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组织的考试称为“省试”,武则天又始设“殿试”,朝堂又成为考试的场所。由此可见,科举制从建立时起,对考试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的要求是很高的,唐代科举既注重成绩,又要有名士推荐,考生奔走于公卿之间,持门状投卷,高中后到慈恩寺下提名,方有“雁塔题名”。五代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写道“长安平康坊,妓女所属之地,京都少侠萃集于此,兼每新进士以红纸名签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名流数泽”。此时的门状、名纸、名签及今天座落在西安的雁塔都成为传统科举考试中物质文化内容。宋代以后,不仅省试建立的专门的贡院,而且州郡也建立了相应的贡院,从而使中国古代考试文化的物质内涵基本定格。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考试精神文化,是长期在考试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考风、考纪、考德、考试信念与考试人本关怀等观念。今天我们要再现古代科举考试文化的具体场面是不现实的,但从古代典籍的记录中,我们不难发现其精神文化的闪烁之处。如考生进入贡院必须经过点名识认和搜检。对考试过程中的舞弊者严肃处理。在《万历获野编》中记载:名叫郭喻义的举人被怀疑舞弊,被军士捆绑,退去上衣,痛打二十军棍,捆于贡院前示众。这说明中国传统科举考试对考风、考纪的严格要求,其精神文化的存在且内容丰富是不言而喻的。

从制度文化的角度讲,一是从制度上明确了考试科目与内容。隋王朝建立后,始创科举,设明经、进士科。唐朝时进一步完善,分为常举与制举。宋朝扩展为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开六礼、三史,学究、明法九科。明清时科举大体相同。考试科目与内容均来自四书五经,“八股”已成为科举考试的蓝本。二是从制度上明确了考试层次。隋唐时考试层次有州县组织的解试和尚书省组织的省试,到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分别由县、省、礼部、皇帝亲自组织考试,对不同的级别考试的成功者分别赐予不同的称呼。三是从制度上强化考风、考纪建设。1、科举制度到宋朝首创糊名与誉录制。2、大规模实行贡院搜检制,考生进入贡院必须经过点名、识认到搜检。3、实行锁院制。4、实行试卷的磨勘制。5、注意考官的选聘与管理。上述这些考试制度构成了传统考试制度文化的主干内容。

在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科举考试具备了公平、公正的开放性、功利性、人本性、阶级性、创新性的特点,用“扬弃”的唯物史观正确分析、梳理科举考试,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考试文化体系的构建上既要继承、更要发展,在开放性、功利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的统筹下构建全新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教育考试文化体系是不难的。

一、加强考试物质文化的建设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考试文化的重要层面就是物质文化。它主要指为满足考试的物质积累,不仅包含了考试进行的地标性建筑——考场,考务室、题库、医务室、停车场等等,而且对上述设施都产生了细化要求,用于笔试的考场要求为标准设置,单人单桌,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用于机考的考场要配置规定数量的多媒体计算机,摄像监控装置,考务室应设置在要求位置,具备全部考试试卷分发、装订、收缴功能,题库双门双锁,库门与保险柜钥匙在考试期间要求永久分离;考点要悬挂统一内容横幅,公布举报电话、设立曝光台与举报电话等等,从各个层面为考生提供各类考试的优质的服务。可以说,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的若干年中考试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基本到位,今后要做的工作是再细化、再精练的问题。

二、加强考试精神文化的建设

考试精神文化是电大远程教育在考试过程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考风、考纪、考德、考试信念,考试人本关注等理念文化沉积。长期以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注重考试物质文化积累的同时,也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考风,建立了基本的考试道德指导,尤其是在考试中针对考生年龄结构的差异,提倡人本关注,通过营造氛围、体现和睦,打造考场如家的关怀理念,从而形成在考试行为上的团结、和谐的考试情结。在具体的考试文化建设中,一是凝练升华考风、考纪、考德等考试信念的理论,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考试要求,凸显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考试为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宗旨,体现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养不同规格人才标准的目标。二是建立电大发展历程各类考试的文化实物陈列室,通过实物的展示,从不同角度总结、渲染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考试文化的精神精髓。三是在考试过程中通过网络、考场布置及其它展示渠道向社会、考生宣传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精神文化内容。考试精神文化的提炼,升华与再总结将是我们建立考试文化的主要工作。

三、加强考试制度文化的建设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多年来,由于其教育范围、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特殊性,其校园文化建设中颇有建树的当数制度文化建设。可以说,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考试的各环节中,乃至考试环节的相应延伸段都具备了相应的规范制度,无论是试卷印制,试题发放的交接、保密,还是考前的考场布置、规范,监考人员的培训,监考人员的考场职责规定,大到违纪作弊考生处理,小到监考人员在考场的举动,甚至考试阅卷的每个操作环节都形成了制度规范,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大规范、大面积的考试得以顺利进行,无疑都得益于这些制度规范。远程开放教育考试文化的制度建设是电大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但在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建设仍然要根据考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四、加强考试温馨文化建设

温馨文化建设既是传统考试人本关注的基本准则,也是考试服务学员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加强考试温馨文化建设。一是把握主体,打造考试“温馨”渠道。做为教学活动的学员,考试活动的考生,在考试中出于年龄、学习类型、学习层次的不同,在考试中就会出现个性化特点极明显的要求,因此,在考试中要把握考试主体特征,打造形成多样的“温馨”考试渠道。(1)根据考生特征,创新多种考试形式。尽管开放教育实施了形式多样的考试手段,但这未全面覆盖满足全体考生的个性要求,因此开放教育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应静下心来,仔细研究考生的需求,设计出更具个性化的满足考生不同要求的考试方法,以最大的努力体现考试手段的“温馨”。(2)根据考生特点,提高监考的“温馨”亲和力。考试中监考在坚持监考原则底线不松动的前提下,更多的任务是服务,通过进入考室一句和蔼的问候,拆封试卷时亲和的展示,收缴试卷时善意的提醒等体现监考修养素质,执法水平与服务能力,使考生有回归的安心感。(3)根据考生特点,在考室布局上动脑筋。由于开放教育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体质强弱有别,因此,在考室的面局上更应体现个性化特点,如设立家庭考场、病房考场等。面对群发疾病,可设立考点中的集中特别隔离考场,面对随时出现的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可启动考试紧急预案,设立抗灾应急考场等等。二是多方联动,营造考试“温馨”的外界氛围。要走多方联动的路子,动员社会,考生家庭,考生单位,共同为营造考试“温馨”的外界氛围而努力,多方位营造“温馨”气氛。(1)通知学员考试信息时要“温馨”。多渠道通过电话、QQ、Email、电话群发系统逐一通知,增加温馨提示语。(2)环境布置要增加人本的“温馨”气氛。考试组织者除按要求规范考场布置外,悬挂一些励志性标语,将一些容易引起考生情绪波动的警示牌更名,以提高人性的温馨程度。(3)多渠道设计“温馨”公布方式。考生是受教育者在考试过程中的身份,考试结束,考生身份自然回归学员身份,考试结果是学员时刻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开放教育的考务与班级管理者应以及时反馈为宗旨,以真实传递为抓手,想方设法设计多渠道“温馨”公布方式。通过便捷、多渠道的形式实现考试成绩信息反馈。对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用“温馨”的语言给予安慰,设计一些专用词语表达其真实成绩情况,如“花朵凋谢”“船只沉没”、“暴风雪骤起”、“风浪太大,无法进港”等。对考试结果持有疑义的考生,考试组织者一方面要及时清理上报,另一方面要做好学员的情绪稳定与减压工作,使学员不仅接受现实,而且有平和的心态。

五、加强考试网络文化的建设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实际,使用网络参与考试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在考试中,我们已开始注意并注意提炼这一文化内容。从互联网的联接,考试机的界面设置,考试过程的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及考试结束后的网络评卷,我们都应注意考试对象的差异,通过一个网络问候,一个善意、诙谐的错误纠正法的使用,借助网络亲切友好的互动界面,减轻学员考试心理压力,增强考试信心,从而保证网络考试的完成。

六、加强考试队伍文化建设

这是指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监考队伍在监考中形成的文化积累。远程开放教育考试文化中的队伍文化建设,一是要求监考者要有崇高的师德与师风,要有一颗秉公待人的公正心与公平心,同时要掌握相当的适应远程教育考试特色的教育理论与规章制度,在考试中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处理起来既有政策性,也有灵活性。从这一层面讲,队伍文化建设又带有了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成份。二是要求监考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既要熟悉网络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功能,这样的监考不仅能完成纸质笔答的监考任务,同时也能应对各类网络考试。从这层面讲,队伍文化建设又带有了网络文化成份,可以说,队伍文化建设是一个多层面的交织综合体。

七、加强考试传媒文化建设

考试传媒文化建设是指电大开放教育的考试要在自觉接受各类传媒中介的监督与自身在考试过程宣传上做文章,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可行的文化体系。电大开放教育考试是全国综合的密级考试,时间跨度大、涉及考生行业面广,社会影响广泛,关注率高。伴随着其他各类成人教育形式的逐步萎缩,更使电大开放教育的考试引人瞩目。连续几年来,电大开放教育考试被媒体曝光,从侧面反映了各类传媒对电大考试的关注程度。因此开放教育加强传媒文化建设已时不我待。首先要明确传媒文化建设的内容。从考试组织的主体讲,各级电大要在强化考试制度建设、精神建设、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自身考试组织的宣传、报道,向社会公示考试的相关环节,这不仅是向社会宣传电大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宣传电大的整体社会形象。从传媒监督的主体讲,电大要高姿态,自觉接受各类传媒的监督,通过传媒中介宣传电大。只要把握好这两个层面,传媒文化建设一定会有声有色。其次树立正确的传媒文化建设观。要把各类传媒中介的监督与自身对考试过程宣传当作电大考试传媒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把社会传媒监督视为对电大考试的恶意寻衅,把自身对考试的宣传、公示当作自寻烦恼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在思想深处把各类传媒中介的监督与自身对考试过程宣传当作电大开放教育考试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媒文化建设就会走出被动的怪圈,电大开放教育考试的社会公信度自然会提升。第三要落实过程。电大要在传媒文化建设的过程落实上下功夫,不仅要凝结传媒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更要从传媒文化建设的两个内容层面加强制度规范、夯实操作步骤,建立宣传队伍,疏通与社会传媒沟通的绿色通道,使社会监督与自身宣传有机的融为一体。通过努力,电大开放教育的考试传媒文化建设一定会成为考试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支奇葩。

八、强化考试评估文化建设

由于中国传统考试文化中的考试评价体系的特点,形成学子死板学,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其考试评估文化体系也只围绕“仕”字。随着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的自身定位与社会定位的日益明晰,考试评价体系的内容更加多元化,考试评估文化的社会性就更加凸显。电大考试评估文化建设的社会性任务就更加艰巨,考试评估的认定者更多的是社会、是市场。电大开放教育考试评估文化建设一要明确评估对象的特殊性,二要明确求学者的目的差异性与功利性,三要结合考试结果的市场接纳程度,筹划自身评估与社会评估的权重比例,从而使考试评估文化建设更接近市场的要求,提升评估的可信度,保证电大的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监考温馨考场
温馨提示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温馨提示
监考时……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温馨的一家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