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结合实践,综合研究
—— 文艺心理学教学困境及出路的思考
王伟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多边缘交叉学科,其中最主要的是文艺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边缘交叉,研究和总结文艺家心理、文艺创作心理和文艺接受心理的结构特点、生成过程及结构规律是文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文艺心理学以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进入到文艺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无法深入的领域,进入到文艺家、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个性心理的深层,对于我们揭示文艺创作及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深入认识文学艺术的内在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结合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现况,从当前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文艺心理学教学困境的基本思路。
文艺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设置于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的复兴热潮之中,这些年来,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各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逐渐升温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心理学为文学艺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开拓了新的研究空间,但由于文艺心理学理论自身建构尚未完善,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学科,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快凸显出来。纵观当下高校文艺心理学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何处理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与西方近代文艺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虽然起步于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中,但文艺心理学理论有着明显的“西化”倾向。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推动了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优秀的、影响深远的理论研究成果。西方心理学领域对文艺问题的关注让中国的文艺学研究者欣喜不已,仿佛抓住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理论,而中国传统文艺心理学却由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产生了理论断层,这样,在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建设中,西方理论资源自然成了我们重要的理论参照,用西方理论套用和阐释文艺现象成为一种惯用的思路。
中国文艺心理学理论的断层和严重的“西化”倾向在当下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中有明显的体现,我们在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中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西方各心理学流派及其文艺思想的引介上,而在分析文学活动的各种心理现象时,这些西方理论就成为重要的工具。但是,这些有着较强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西方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立足于心理学视角的研究缺乏对文艺创作和鉴赏实践活动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学生们在文艺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往往盲目趋从于西方理论,缺乏对自身传统理论的关注与思考,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在西方理论的笼罩下,难以走出适合自身的理论特色来。
第二,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成为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突出问题。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文艺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指导,但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文艺学领域展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教材中存在着心理学和文艺学两种学科体系的生硬拼接,这使得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进入窘境。
文艺心理学一直存在着一个学科定位的问题,人们往往困惑于这门学科到底是从属于文艺学学科的“心理文艺学”还是从属于心理学学科的“文艺心理学”,从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事实来看,我国的研究可能更倾向于前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停留在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消化阶段,心理学研究者忙于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无暇顾及文艺现象的心理探讨,文艺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内尚未取得合法位置。而我国的文艺学研究在80年代后出现的“向内转”趋势,推动了文艺心理学研究在文艺学领域的热潮,因此,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文艺学领域展开的,从事研究的学者多半是文艺学出身,而不是像西方那样由心理学者来承担。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在文艺学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弊端很快暴露出来,那就是由于缺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加入,中国的文艺心理学往往停留于对文艺心理现象的感性描述层面,学科体系的建构明显地带有两种学科理论生硬拼接的痕迹,缺乏足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阻碍了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文艺心理学的教学。
我国文艺心理学课程主要开设在各高校中文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在教学中我们无法回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但我们目前能见到的初具学科体系的文艺心理学教程 (如童庆炳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钱谷融主编的《文学心理学教程》、陆一帆的《文艺心理学》)大多数建立在文艺学体系之上。作为心理学“门外汉”的中文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训练,庞杂的心理学理论成为文艺心理学教学的“挡路虎”,许多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竭力恶补心理学理论用以指导教学,但仍觉得力不从心。而中文专业的学生们在学习时首先要与他们陌生的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大师们来个亲密接触,“吃不透”、“看不懂”心理学知识使得许多学生对文艺心理学课程产生了抗拒。这样,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严重影响着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接受,成为文艺心理学课程难以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原因。
第三,文艺心理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只有同实践联系起来才富有生命力,文艺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涉及不同领域的理论知识,但我们的研究和教学者们往往着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梳理之中,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对文学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文艺心理学的教学显得僵化,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文艺心理学的教学需要一个“实践化”的过程。
文艺心理学必须要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文艺现象作出说明和阐释,否则,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的理论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教条,这样的理论知识体系是没有多大价值的。理论与现实如果脱节,既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更新和补充。
其实,文艺心理学与我们生活中的文艺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同具体文艺实践相结合来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否则,理论就会被高高的悬置起来,束之高阁,成为形同虚设的鸡肋。脱离了实践的理论,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却又毫无价值,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文艺心理学同许多现代学科一样,并非一门封闭的已完成的学科,它有着开放性和实践性,存在着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文艺心理学教学应很好的利用既有的研究资源,结合中文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学科体系,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综合研究”、“结合实践”。
所谓“综合研究”,是指贯通古今、中西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古今中外不乏丰富的资源及深厚的学术积淀,中国的文艺心理学教学应打破当前过于“西化”的倾向,使文艺心理学从纵向的中国古代审美心理体验,到横向的现代西方理论,走一条贯通古今,中西结合的道路。
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的,但要发展中国的文艺心理学,避开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是不行的。纵观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丰富的艺术理论中有着大量关于文艺心理体验的精彩论述,如道家的“虚静说”、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以及“顿悟说”、“性灵说”等等,这些精妙之言无不涉及到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心理问题,但这些言论带有浓厚的评点式、感悟式色彩,缺乏严密的逻辑系统,显得较为零散。因此,自觉阐述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理论,将零乱的理论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把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理论和西方近代文艺心理学理论相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建构合理的文艺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体系,成为当下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主要任务。在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引介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理论,让学生主动思考并认识理论中的缺憾和不足。另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思想,让他们认识到当下文艺心理学界对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的整理和发掘的不足。
所谓“结合实践”,是指把文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相结合,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思路。
在中文专业开设文艺心理学课程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中文专业有大量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作为实践基础。在教学中,把文艺心理学知识和具体的创作与接受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收和消化理论知识,事半功倍克服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大众的、视像的、网络的形式多样的文艺现象与样式纷纷涌现,文艺心理学应与当下的文艺实践保持积极的、活跃的联系,并根据文艺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作出理论上的调整和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文艺心理学知识与当前正在发展中的文艺现象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艺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评论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文艺活动和文化现象,提高理论面对现实、参与现实、对话现实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
文艺心理学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正在发展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课程,对高校文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立足于当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现状,结合高校文艺心理学教学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试图寻求一个适用于中文专业的新的教学思路,以推动文艺心理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校 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