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连贯与衔接的意识形态顺应之维

2011-08-15 00:53:55谢贤德
关键词:巴赫金连贯手段

谢贤德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篇章连贯与衔接的意识形态顺应之维

谢贤德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之前,人们对连贯与衔接关系的研究重视了个体的作用,却忽视了社会意识形态在连贯与衔接中的作用及衔接产生的动因。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衔接与衔接手段是通过顺应人类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从主体顺应社会意识形态角度,保证语篇连贯的衔接是顺应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果。

顺应论;衔接;连贯;意识

语篇的连贯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上世纪60、70年代便有人开始对语篇连贯问题进行研究,如雅克布逊 (Jacobson,1960)、哈维戈(Harweg,1968)、凡·戴克 (Van Dijk,1972,1977)、肯士 (Kintsch,1974)、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Hassan,1976)、库塔德 (Coulthard,1977)、威多逊(Widdowson,1978,1979)、恩克威斯特(Enkvist,1978)等。[1]其中,韩礼德和哈桑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人们对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研究。他们是从探讨语篇如何连贯的角度来对衔接概念和衔接手段进行研究。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概念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2]衔接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成分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衔接并不是指某一类别项目的存在,而是一个项目和另一个项目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衔接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朱永生指出,Halliday和Hassan提出的衔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向人们揭示了语篇内部不同成分所具有的各种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的体现方式以及这些局内局外成分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作用。这些成果对于语篇分析乃至整个语言学研究都具有开拓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关注衔接纽带、衔接链等形式标记的研究。为此,他建议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吸收语用学的一些研究成果。[3]之后,有很多学者都从各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陈新仁运用关联理论探讨了“衔接的产生理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4]关联理论在继承了Zipf的省力原则和Fordor认知心理理论的基础上,为语用的研究开辟了认知视角。但是,关联理论一个最基本的缺陷是无法解释语言生成的问题,因此,用关联理论去分析衔接还不能说明衔接产生的理据。现今,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研究重视了个体的作用,却忽视了其社会性。本文所指的社会性是指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众所周知,顺应论的基本核心思想就是要阐释语言在使用中的做出选择的理据;之前的研究过多的关注了主体性的要素,而忽略了主体对意识形态顺应的解释。

一、顺应论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理论应用不断扩展。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成立时发布的工作纲领中,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 (Verschueren)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此后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对该理论进一步修改和补充,1999年出版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标志着该理论体系日臻成熟。维索尔伦在进化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类的语言使用是一种顺应行为,并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5]在区分了关于语言资源的语用学和关于语言使用的语用学后,他认为语用学应该研究三个主要的核心概念: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决定了语言结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商讨性指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顺应性是指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用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也就是说,人类为了实现话语的言语功能,需要从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角度来进行言语交际。我们知道,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其中语境因素必不可少。以顺应性为出发点,言语交际需要顺应语境对象,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的过程以及顺应意识的凸显程度。在顺应语境对象的过程当中又可分为顺应语言语境和顺应非语言语境。广义地说,语言是语言交际的环境,用来指与话语相互顺应的一切因素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交际双方)和语言语境。交际双方在语境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言语功能交际意图能否实现的直接参与者。如今,该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日常交际中,也日益扩展到翻译等领域。例如冉永平运用顺应论对庭审提问进行了语用分析;[6]陈新仁运用顺应论对词汇阻遏现象进行了阐释。[7]维氏本人在书中探讨了很多语言的选择顺应情况,但对衔接的顺应也未谈及。张德禄对衔接进行了充分的解释,理清了衔接是意义关系。[8]但这些研究都集中在衔接手段的变异性和商讨性的探讨上,对真正做出选择的顺应性未作深入解析。之前学者也在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衔接的产生进行过解释,但都有一定的缺陷。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都是从社会原则角度和人类认识世界所形成的范畴角度来剖析语篇的连贯与衔接,缺少理论彻底性和概括性。而关联理论重推理而缺少对言语生成的解释,过多的关注听者是如何理解并通过衔接手段来推导含义,无法从衔接的生成角度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忽视了意识形态对衔接产生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运用顺应论来阐释衔接产生的动因,即衔接以及衔接手段是如何实现的。

二、衔接产生的顺应理据

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内在动因。衔接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同样有其自身动因。衔接作为一种意义关系,一种外显的语言符号,自然可以从符号的产生原理中得到启示。根据索绪尔和皮尔斯的观点,符号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交往工具。而语言符号又是符号系统中最特殊的一种,可以说语言符号是交往工具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9]人既是创造符号的动物,又是使用符号的动物。衔接手段(cohesion device)也是人类符号化思维的外在表现之一,从发生学的视角探讨衔接手段,就必然要从符号发生角度入手。按照韩礼德的假设,衔接手段是为了保证语篇的连贯而产生的。那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出衔接手段?是什么促动人类去创造衔接手段?根据顺应论,我们人类为了进行交际,保证语篇连贯,总会顺应各种需求(需要)。在这一点上,隐喻的发生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关于隐喻起源有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需要”是隐喻之母。正如衣服起初是用来御寒,后来才被作为装饰一样,词语的隐喻用法起初是为了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人类正是为了顺应自己语言表达的需要而创造出了隐喻词语。马洛斯说到:“人是用于有所要求的动物。”[10]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可以说是被“需要”所支配,为了满足顺应需要而进行着创造。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认知世界,人与人就必然要交往。那我们用什么来满足这一需要呢?为了顺应这一需要符号便应运而生。黄华新和陈宗明指出符号的基本功能便是认知与交际。[11]语篇连贯是语言交际的一种外在形式,衔接作为语篇连贯的保证同样是为了保证进行正常的交往。Mey提出一条交际原则:当人们交际时,说话人总是试图被正确理解,并避免提供错误的观念。[12]衔接作为一种保证连贯和交际的重要手段,正是顺应了人类的一种交际需要,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发生学角度来说,衔接手段的产生有其根本性的顺应立场。因此,在衔接产生的问题上,我们认为衔接首先是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而生成。陈新仁也指出,讨论衔接不应只将衔接与连贯或语篇性连接在一起,更应将衔接(及其选择)与话语的认知机制发生联系,因为说话人/作者首要关心的是其话语的认知与交际效果,而连贯乃是依据关联原则而生成的语篇的一个特性。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也认为衔接以及衔接手段首先是为了顺应语言交际,而连贯也只是顺应交际而产生的一种语篇特性。换言之,衔接手段这一语言符号外显顺应认知与交际效果是第一性的,连贯性是第二性的。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衔接与衔接手段是通过顺应人类交际需要而产生的,通过保证连贯这一附属交际的语篇特性而得以实现。

三、衔接的意识形态顺应

纵观当今对衔接的研究,我们发现,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研究重视了个体的作用,却忽视了其社会性。本文所指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即社会意识形态。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巴赫金在其对语言的研究中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巴赫金强调对话语研究的社会性,而这个社会性就是意识形态。巴赫金一开始就批评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学说,并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符号,强调符号具有交际性和对话性。沈华柱指出“凡是有符号的地方就有意识形态,符号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是巴赫金文艺理论的基本倾向。”[13]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含义,与特定的意识形态相联系。早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巴赫金就详细阐述了符号和语言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巴赫金指出:“哪里有符号,哪里就有意识形态。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衔接与衔接手段作为语言符号一种特殊的外在表现,它的意识形态性无处不在。意识形态是个颇有争议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否定的概念来使用:意识形态是由物质生产所决定的思想产物,是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体系,是统治阶级有意无意用以巩固其权力和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意识形态却是社会总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一个能动的组成部分。黑格尔认为,人要进入社会,就必须扬弃自然存在而转化为社会存在。这一转化的过程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黑格尔的论述说明了意识形态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语言。而作为社会交际中的个人,在进行衔接选择时也必然会顺应自身社会意识形态。辛斌指出:语篇的生成并非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创造,它必定要与特定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相联系并受其制约,因为任何说话者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出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人,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着具体的位置。[14]同样,语篇的意义是由语篇与其生成的具体语境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它总是在一定场合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例如家庭、学校、工会或其他社会机构)中被特定的人消费的。由此可以看出,语篇的生成离不开顺应意识形态。那么,作为保证语篇能够进行交际的衔接以及衔接手段也必然要顺应意识形态。汉语中有下面这样一种省略主语句:

A:今天晚上(你)干什么去?

B:(我)去看电影。

B的回答是一个省略主语句的句型。B句主语(我)的省略与整个语境建立了衔接关系。如果使用关联论进行分析,衔接手段的使用受到关联原则的制约,在省力原则的监控下选择最省力的表达理解方式。从句法上来说,省略(我)符合省力原则。“去看电影”表面上看比“我去看电影”要省力。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经常不省略主语“I”,这是不是违背了省力原则呢?针对这一问题,石毓智也曾对英汉语主语省略形成的原因作出过分析。他认为汉语的主语省略非常自由,要能根据上下文明白主语所指,主语大都可以不出现。他从动词矢量概念化方式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主语省略的概念化基础。[15]但是我们认为,“去看电影”这句话以及此种省略衔接手段的产生是一种对意识形态的顺应。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人们把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放在重要的位置。这种文化孕育了相互依存性的特征,人们更加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这一集体主义思想已经固化成了一种意识形态。Kashima指出,聊天时,人们比较少的说“我”。[16]而在西方,在个人主义影响下,从《伊利亚特》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斥着对依靠自己的人的赞赏。歌声则宣告:“我行我素”、“我是我自己”,并且推崇“至高无上的爱”—爱自己。[17]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人们在选择语言以及衔接手段时也必然会顺应这一意识形态。如: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I am going to the cinema.

在英语大众媒体中,对第一人称代词“we”和“us”的使用上也充分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顺应。在韩礼德看来,we和us是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韩礼德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一种外指,而不是内指,因此不属于衔接的研究范围。根据张德禄的划分,我们认为we也是一种衔接手段,大部分是跟语境建立衔接。而在使用we上则是人们顺应自我意识形态的过程。在一些海湾战争期间的英国新闻界的文章中,我们经常看到以下对比:

We have army,navy and air force.

They have a war machine.[14]

这是英国媒体对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描述,选择不同的词语作为衔接手段充分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顺应。“we”和“they”分别指代英美联军和伊拉克军队。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媒体不约而同的选择了we。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衔接手段的运用也是一种顺应意识和心态的结果。

结论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前的对衔接与连贯的研究都集中在变异性和协商性的研究上,却忽视了衔接最后的选择机制。基于维索尔伦的顺应论,我们发现意识形态方面的顺应是一种建立衔接基础之一。衔接以及衔接手段是意识形态的符号外在表现之一。如同巴赫金所说的一样,所有的符号都带有意识形态性。衔接手段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外在表现,同样也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我们认为,衔接以及衔接手段也是一种顺应意识形态的结果。

[1]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J].外国语,1998 (4):44-49.

[2]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J].外国语,1995 (3):36-41.

[4]陈新仁.衔接的语用认知解读 [J].外语学刊,2003 (4):51-57.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

[6]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陈新仁.词汇阻遏现象的顺应性阐释[J].外语学刊,2007(1):80-86.

[8]张德禄.论衔接[J].外国语,2001(2):23-28.

[9]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0]马洛斯.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2]Mey,J.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3]沈华柱.对话的妙语——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5]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Kashima,E.S.,& Kashima,Y.Culture and language:the case of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personal pronoun use[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98(29):341-345.

[17]Schoeneman,T.J.Individualism.in V.S.Ramachandran (Ed.),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94.

H315

A

2095-0683(2011)06-0126-04

2011-08-2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sk244)

谢贤德(1964-),男,安徽萧县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校 秋晨

猜你喜欢
巴赫金连贯手段
儿童游戏的异化与归真——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6:20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将句子写连贯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