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烨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Krashen假说对外语教学某些启示及其局限性
杨广烨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著名的二语习得监察模式理论。文章探讨了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习得-学习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的启示,以及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它在我国的运用的一些局限性。
输入;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启示
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二语习得监察模式,在当时许多国家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它包括五大假说:1.习得-学习假说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2.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3.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4.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5.情感过滤假说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在该书中Krashen对这五大假说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其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尤其对外语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习得与学习假说是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重中之重。因此,以下针对对这三样假说对我国教学的启示进行说明。Krashen的输入假说是在国外环境下,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然而在中国的外语教学过程,Krashen的假说对外语教学既产生某些启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的简要内容及对外语教学阅读材料选择方面的启示
语言输入假说对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是说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经。用克拉申的话来说,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话语里含有“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语言习得便会发生。学习者接触的语言材料(input)应略高于学习的现有水平,即(i+1)。当习得者习得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时(feel ready),习得语言自然冒出。对初学者来说,听那些不理解的语言等于浪费时间。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但是这些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这就是Krashen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只有当输入(input)变成吸入(intake)时,习得才会发生。传统的外语教学由于偏重语法、词汇等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可理解输入达不到一定的量的标准,造成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低下。Krashen(1982)认为二语石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目的语输入数量和质量不足。如果学习者能够有机会接受最优化输(optionalinput)或接触自然的目的语环境,其语言水平还会达到另一次高峰期。
Krashen输入假说有以下的特点,1.可理解性;2.既有趣又有关;3.非语法程序安排;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Krashen, 1982)这些特点对我们外语教学在阅读方面有许多的启示:大量的有效的阅读是加强听、说、写、译的有力的保障,所以选择怎样的阅读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Krashen的原理来进行对阅读材料的帅选。(1)要选择难度适合的阅读材料。语言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应以可理解性为首要原则,逐渐过渡、加深,符合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生词量、信息量,适当选取长句较多、结构复杂的文章,逐步增大阅读材料的难度。(2)趣味性。Williams(1994)也指出文本缺少趣味性其可读性也会大大减弱。文本的趣味性是选择阅读材料的重要因素,因为这样的材料激发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就使其产生了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名著简易读本以及文化内涵丰富的圣经故事、希腊神话等合适且有趣的课外读物。(3)真实实用性。所选的文本必须尽量贴近原著,应采用真实语料能够反映英语本族人的语言水平,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便于学生了解其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模仿、套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4)题材广泛与多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英文报刊、杂志、名著简易读本、神话故事、简易科普性文章、西方民俗风情等各类图书都是很好的阅读内容,它们能够很好地反映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减少学生使用目的语的语用错误并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片、幻灯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提供了成功学习的可能性。如果条件允许,应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
(二)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的简要内容及对教师关爱学生的启示
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起重大作用,大量的语言输入不等于语言的吸入,即不等于能学好语言,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多少取决于情感过滤的强弱,情感过滤强时,语言的吸入小;当情感过滤弱时,语言的吸入就大。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低时才见效”,并且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变量主要有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
要营造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教学认知与情感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人格、心理的重视,才能消除其恐慌感、紧张感,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学习态度积极、焦虑感低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会顺利进入语言学习机制。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降低自己的情感屏障,更有效地获得新知识。多给予学生表扬,使其能积极乐观的投入学习当中。根据Chomsky的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照假说 (hypothesis)——验证 (testing)——纠正(correction)的过程进行的,因此教师要能够适当地容忍学生的错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必每错必纠,有些由于学生紧张等因素造成的小错误,适当的给与宽松对待。
(三)习得-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的简要内容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Krashen认为习得指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是获得语言的主要途径;而学习则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过程。通过学习只能得到有关的语言知识,并不能导致获得语言。学习在语言掌握过程中仅仅起到测验与校正的作用。有意识地学习到的语言知识是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只有通过习得才能真正获得进行有效交流的语言。张国扬、朱亚夫认为:不要把外语学习看成是一种知识的获取,而应是一种技能的习得。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习得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而学习得来的东西只能起“监督作用”。
通过习得才能真正获得进行有效交流的语言,因此习得活动在口语教学中应占据主要地位,它是检验外语习得效果的最好方式。要把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入课堂,使得口语教学更贴近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交谈的形式,同时又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应用各种手段构建一个尽量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如可利用图片、音乐、录音等各种辅助手段来给口语教学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习得。但也不能说自觉的学习活动毫无意义。有些学生完全依靠习得活动来掌握语言技能,不学习和使用语法知识,从而使用监控不足,也就很难正确掌握语言。即使能流利地讲几句日常话语,也难免出错,而且不易提高。在心理上也总是感到自己不懂语法,使用语言信心不足。另有些学生强调自觉学习语法知识,着重语法练习,从而使用监控过多,影响了交际和习得过程本身,结果是未能很好地习得语言。看来对使用监控的过与不及,其效果均不佳。也就是说,只有恰当地使用监控,才能有助于正确地进行交际,并对习得能力有所补充。
(一)Krashen输入假说夸大了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忽略了社会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外语学习的影响。Krashen说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发展到 i+1。学习者获得流畅的语言表达不是通过练习说,而是通过理解输人,即理解听到的和读到的。(Krashen,1982)但笔者认为语言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而不是仅仅输入就够了,没有输出也不算是语言习得。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条件,而语言输出又是输入的最终目的。学习者在课堂上用外语进行交流,由于语言输出训练部不足,难免会逐渐形成中介语的石化。Swain(1985)也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不够充分的,学习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也同样具有正面意义。Krashen认为如果输人被理解而且数量足够,必要的语法会自动提供,外语教师不必刻意去讲授语法。但这些情况只适用于对于母语甚至是二语习得者。对于他们来说,一些简单的语法是不必要教授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经常碰到,并且接受输人的数量足够。而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没有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人,没有自然的学习环境,想自动获得语法或说的能力是不太可能的。
(二)Krashen简化了语言习得过程,且在实践中是难以验证的,尤其是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中国的课堂教学中。Krashen一味地强调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语言输出同样重要。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学生是无法掌握一门语言,无法通过输出来检验是否习得此门语言,因此也无法使用这门语言,在中国,缺少第二语言的环境,可理解性输入明显不足。因此,在中国的二语教学中,学习也是与习得同等重要的。学生所掌握的第二语言的语法、句型等是检验中国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手段。Krashen的输入假说要把各国的不同环境等因素考虑进去。
综上所述,从Krashen其中三个假说即语言输入,情感过滤,习得与学得对教学的启示和其局限性三个方面对Krashen假说进行了讨论,尽管其的输入假说有其局限性,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是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后我们可以着重研究采取何种活动何种方式在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和提高中国的外语教学。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2]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9-32.
[3]Krashen.S.D.The Input Hyphotheses:Issuss and Implications[M].1985. 9.
[4]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5]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 S, MaddenC.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row ley,M:New bury House,1985.
[6]张诚.语言输入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74,170.
[7]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