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总成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视角
凌总成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价值取向。现实的个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人的全面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自由自觉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和系统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人的工作,而人的根本问题是人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人的本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在他们看来,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存在和发展前途必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从历史的起点,还是从历史发展的终极意义上,都把个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最彻底最充分地肯定了个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体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
(一)“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跳出了古代神本论人学和近代人本论人学以抽象的人作为研究人本质出发点的樊篱,从现实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做了科学的分析,认为考察人本质的出发点应该是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人绝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条件下,从事创造性生产劳动的,能动地表现、实现和确证其独特个性,并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现实的个人。
(二)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贫乏的,而是全面的,是人的劳动能力、本质力量的发展,[4]个人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是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是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得到极大的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能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5]
(三)自由自觉的人。马克思一贯反对蔑视人、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当成某种工具,注重把人当作人,当作自由自觉的主体来看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自由自觉性即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其中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从对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和评析来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人的本质实际出发,没有实事求是地坚持以人为本,而是重在“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或缓和某种心理疾病、某项心理冲突、某类心理困扰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些出现心理疾病的特殊对象,而是面向所有的大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学生为本,以大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健康发展,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体现了人的中心地位,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原则。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教育的力量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以普遍的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7]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从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关注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将每一个学生视为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心理现状,扎扎实实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积极的“自由自觉活动”,使学生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自觉主动接受和开展自我教育,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坚持“以人为本”还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互动规律,达到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
(二)从人的现实性需要出发,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个性。作为社会的分子,每个人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发展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现象,呈现出显著的积极与消极心理交织并存的二重性,如思维敏捷但易于主观片面、积极努力但易于自暴自弃、情感丰富但易于波动失控;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8]这些矛盾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内部状态,是他们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现。他们一方面为这些内心矛盾所困扰焦虑,同时又为急于解决这些矛盾而挣扎困惑。虽然大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所面对的往往是学习与成才、恋爱与交往、求职与就业等成长发展性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既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引导,又要面对新时期的社会现实,立足实际,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分清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三)立足人的社会性,全方位实施教育。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发生交互作用。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实践的丰富性、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内容的复杂性;同时,人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受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信息影响的过程,在工作中只有立足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作为社会,要纠正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产生原因的不切实际的认识偏差,要积极有效地解决社会上不良、消极、不公正现象,给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消除他们的内心焦虑。其次,作为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充分满足大学生学习以外的需要,化解他们紧张的心理,建立和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9]再次,作为家庭,要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经验表明,父母过于溺爱和管束,往往会导致子女产生依赖、被动、胆怯等不良心理倾向;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意见分歧过大,容易使子女形成焦虑、抑郁、孤僻的消极心理,有时甚至还会表现出偏激和说谎的行为。最后,作为大学生本身,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学习的理论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评价社会现实,努力消除心中的困惑、迷茫,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四)确立发展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机制看,个体是心理健康的承载者和实现者。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受个体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个体因素无疑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社会环境因素作为外因从来不是某种外在于学生的力量单方面赋予学生的,而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化。从目前我们的教育来看,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忽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根据变化的形势和学生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仅仅着眼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治,简单化地把心理问题划入品德教育的范畴。因此,确立发展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位依据,又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符合当前大学生现实需求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在方式运用上,既要带有明确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显性教育,也要有依靠受教育者自身感知、认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隐性教育;在教育评价上,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迷茫和困惑,致力于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的培养,着眼于个性特长的发挥确立心理评价的多元化机制。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教育教学理念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性的基本条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之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能否顺利实施,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当今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需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以学生为本,才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注:本文系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社会相关度研究”,项目编号:HKJ09—14)
[1][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56,73.
[4]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4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6.
[7]朱佩荣,译.学校没有分数行吗[M].广州: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80.
[8]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18.
[9]汪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