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功教育”的“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浅探

2011-08-15 00:52曾艳妮
关键词:思想专业数学

曾艳妮,邢 婧

(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基于“成功教育”的“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浅探

曾艳妮,邢 婧

(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数学中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是基础知识的灵魂,对于数学学习、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不仅忽略了数学思想与应用的学习,而且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本文提出将“成功教育”理念融入到“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希望学生在领略数学的魅力中能重拾对数学的信心,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

成功教育;数学;思想;教学;信心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当今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也仅局限于这样的口号,再深入下去,他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种现状与我们的教育以分数高低论成败,盲目追求升学率是分不开的。数学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已经变了味!数学教学不谈数学思想与素质培养而以得高分为目的,大肆实行题海战术,讲求应试技巧;做题不再是缜密的分析与严谨的思考,而是套用老师总结好的模式与步骤。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或增加课时,实行“密集轰炸”,或“课外滋补”,以图在智力因素上有所补救。但事实证明,目前的数学教育模式让学生一方面在数学上花费大量时间忍受繁重的课业负担,一方面却又对数学知之甚少困惑重重。

通过与学生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是逐渐消失的;约80%的学生把自己没有学好数学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自己的基础差、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一位学生感叹:“功利心迫使我也想学好数学,可是数学带给我的却除了伤痛还是伤痛!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总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学科本身逻辑性强、知识比较难,让学生长期产生挫败感;(2)知识内容脱离专业实际,让学生看不清学习高等数学的作用,学而无用,不如不学;(3)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灌输式教学早已失去对数学的兴趣;(4)学生本身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把握,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针对以上数学教育现状,我们对湖北经济学院大学数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已经不足与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数学,来品味数学,能够站在一种高度来享受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不再带给学生“伤痛”,不再把学生置于“失败者”的境地,而是能帮助树立成功的信念,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其实“数学不只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同时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人的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教育从本质上应看成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是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学习数学是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与品位修养的一种手段。数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相互渗透,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开设了“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并在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语言、艺术类专业试点教学。我们提出将“成功教育”理念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功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教育理念由教育家刘京海创导,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成功教育”理念建立在人人都能成功的认识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成功心理为突破口,以开学生潜能为着力点,鼓励学生参加尝试体验的实践,唤起学生进取意识,使学生通过众多点滴成功的体验而形成源源不绝的自信心和内动力,提高学生有利于终生发展的自我增值能力,进而使学生真正走向自主成功。“成功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就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智育第一”的思想局限,打破应试教育“以分取人”的思维定势,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和应试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激励和引导学生把追求成功的过程与道德养成、知识内化、潜能开发的过程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成功教育”之于当前的数学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们提出基于“成功教育”的“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专业实际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由于语言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高等数学且绝大多数学生高中是学文科的,甚至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些专业就是为了摆脱数学课程的“缠绕”,所以学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且已对传统数学失去兴趣。而这些专业却并不是与数学毫不相干的,数学作为一门工具能够促进各专业的发展。那么我们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需要考虑这些实际情况,首先内容的选择不能太难,必须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构筑数学的内涵,去删除学生对数学的挫败记忆,重拾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其次“学以致用”,如果一味追求简单而所学知识不能为其专业服务、为其生活服务,则又会导致 “数学无用论”思想的泛滥。所以如何化解艺术类专业学生自身数学基础弱与对数学的确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较难的“学以致用”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内容设置的首要问题。综合考虑以上要求,经过摸索与实践,我们初步确定该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数学的一些框架和轮廓,历史发展,建立新的认识数学的方式。从历史文化的高度考察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跳出以往“题海战术”的策略,从一个做题的“失败者”过渡到一个数学历史的“观望者”,站在一个高度俯瞰数学,观察欣赏数学,尝试评价数学,以轻松的姿态体验数学的源流。

(二)解析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领学生走出数学枯燥、生涩难懂的误区,数学也可以惟妙惟肖。

(三)介绍典型的数学思想、适用的数学方法,教给同学们探索知识的智慧和工具。在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梳理与归纳中学会分析,学会思维、积累点滴的成功。

(四)注重数学在各专业领域(特别是所教授学生的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的学习,打破学生以往“数学就是做题”的极端认识,让学生亲见作为工具的数学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功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日常生活。例如在教授艺术类学生“数学应用”这一内容时,我们专门开设一个关于数学与艺术的专题。

长远来看,数学学习中小小的成功尝试不仅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创新意识,找回自尊与自信,还可能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发展。

总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一定要兼顾学生特点及其所学专业的实际,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普及数学思想文化,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二、基于“成功教育”理念寻找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失去自尊与自信。如果没有自尊与自信,有才能的也会变得无才能了。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是使其成才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自身必备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的成功教育理念,摒弃灌输和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积极寻找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下几个实践方法:

(一)每月推荐几本或简单易懂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课外读物(如“好玩的数学”系列、《奇妙的数学》、《数学开心辞典》等读物),这些充满趣味性的书籍与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截然不同,通过阅读学生一定可以发现数学的可亲近的一面!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更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二)由于该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学生并不详知每节课讲授的内容,所以上节课结束时需要公布下一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要求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将要讲授的知识,通过简单的资料查阅过程,增加自主阅读量,在阅读中学会甄别和吸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自己讲讲通过资料的查阅对所讲内容的认识,并及时对学生的体会加以肯定和褒扬。讲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加以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让其体验到点滴成功的喜悦。

(四)寻找积极的同学让其自由成组、团结协作,将数学课外阅读中所收获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知识或是感想做成PPT在课堂上讲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肯定会让这些同学信心百倍,愉悦万分,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同学敢于表达自我的勇气。

(五)课后及时征求意见建议反馈,及时做出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三、考试形式的开放性

考试目的只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考试总是事先给定范围,试题很大一部分是考机械的记忆,结果却一锤定音,以分划线。这种考试机制与考试方法并不仅不能全面考察出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而且很多学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扣上“差生”的帽子,丧失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我们力求较为全面公正的考核,并且在考核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强化其对成功的体验。在“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的考试中,我们采取三项结合的开放式考试形式。第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这一学期所读的数学课外书籍撰写读书报告;第二,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上同学们自己讲课的表现、制作的PPT、分享的心得体会、参与问题讨论等;第三,课后交上来的作业,如“探讨数学与所学专业有何关系”的小论文以及课后感言、给老师的意见及建议等。三方面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考试方式下充分认识自己、较为全面的展示自己。

四、教学效果方面

基于“成功教育”的“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课堂为平台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其观望到数学的可亲近的一面,彻底改观学生对数学的片面认识。有学生在感想中写道:“从小到大数学给我的印象是枯燥的、冷血的,没想到数学还有可爱的一面,该课程确实让我感受到数学之趣。”

(二)通过阅读有趣的课外数学书籍,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量。课堂上的知识只是一个引子,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探寻知识的宝藏。

(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无论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还是勇于分享自己的成果,都让学生感受到曾经高高在上的数学课堂里,他们也可以有话可说,也能够体验受到关注与收获成功的喜悦。英语系的一位学生完成PPT的讲解后说:“上数学的讲台让我不敢想象,但是我竟然做到了,我想以后没有什么会让我胆怯了!”

(四)确实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得到学生的良好评价。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因为该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很多方面都还在摸索之中,通过实践体验和学生反馈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需要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明确和改进,积累经验,以期早日形成教材

(二)如何将“成功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地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其中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还需要继续探索。

(三)“成功教育”融入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细化、成熟,甚至推广。

[1]王庆茂,等.成功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1.

[3]郭思乐.数学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12.

猜你喜欢
思想专业数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