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的能动性与有限性

2011-08-15 00:52申锋
关键词:有限性存在物能动性

申锋

(中国矿业大学 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论主体的能动性与有限性

申锋

(中国矿业大学 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通过对主体与客体三个层面关系的分析,相应地得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个社会历史就是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历史。主体也具有有限性,作为实践的主体对此不能忽视。如何协调主体的能动性与有限性,弱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主体;能动性;有限性;协调

毋庸讳言,整个社会历史只有当人存在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这段话可以这样来看:第一,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第二,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人不仅能不断创造出新事物,而且能不断创造出自身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的可能性。那么,是否就能说,人的能动性可以无限制地发挥而没有丝毫羁绊?人是否能够随心所欲而无限制地处于自由状态?

事实上,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远非那么容易,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人的能动性还要受到客观对象的制约。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其能动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主体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由,必须对其能动性与有限性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认识。

一、主体的概念辨析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弄清主体与客体的概念,是研究主体能动性的前提。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又是由主观与客观范畴推演而来的。[2]主观即是意识,客观则是意识的对象。在这里,进行意识、认识的实体、本体,便是主体。主体是属于实体、本体的范畴,它同主观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它同实体、本体是种属关系,实体是一切属性的物质承担者,是上位概念,主体则仅仅是意识属性的承担者,是下位概念。另外,又由于意识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又在指导着实践,所以,主体本身也是实践者。综上来看,主体就是有意识地进行活动的活动者。相反,客观是意识的对象,客体则是意识者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客体是活动者有意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因而也就是实践的对象。

所以,客观的东西既可以是客体(如自然界),也可以是主体(如人);客体也就既可以是客观的东西,又可以是主观的东西: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知道了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接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得出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如下三层关系:1.人与物 (自然界):人总是主体,物(自然界)总是客体,因为人总是活动者,物(自然界)总是活动对象;2.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两者之间可以互为主客体,因为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可以互为活动者与活动对象;3.自我自身:可以同时既为主体,又为客体,起着“一身两任”的作用。因为自我的活动不仅指向非我,而且也可以指向自身:自我认识、自我改造——作为认识者、改造者的自我是主体;作为认识对象、改造对象的自我则是客体。

由上可见,认识到主体与客体二者之间的这三层关系,才能更为全面地概括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属性。主体是活动者,只有人才能担当着主体的角色;客体是活动对象,是主体的活动对象,而这里的活动对象则显然是多层次的,并不是单一的以物存在的自然界。

二、主体的能动性

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人就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人作为主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的窥探之欲以及求得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主体积极能动地向自身之外延展的条件,以图满足上述之类的欲望。一句话,主体的这些能动作用,其目的就是满足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欲望。

根据主体与客体二者之间的三层关系,主体认识、改造客体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认识、改造自然。任何人生来首先都是作为一个自然的人而存在,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都要满足自己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人类首先要向自然索取资源,并在此过程中改变自然的原貌,加上人为的印记;第二,认识、改造社会。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进步,而社会的每一个进步,总是依照着人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解决新问题这种模式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由单个人组成,社会的发展,总是由社会中的这些细胞推动的;第三,认识、改造自我。个体的成长、创造力、责任心、爱、心理健康、自我实现等特性的发展与完善,正是在个体对自我的不断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中完成的。个体对自身的关照越是丰富,则个体的发展越是完备,越具有完善的人的内涵。

综上可知,主体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的根本特性。自然由一片蛮荒变成人化自然,社会由野蛮蒙昧变为文明有序,个人由无知懵懂变为独立自我,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及其文明成果都是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必然结果。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说:“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是有意识的,二是凭借着激情,三是具有追求某种目的的意志。这知、情、意三个方面共同驱动着人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活动。再进一步说,主体的能动认知,能动情感,能动意志和能动行为构成了主体能动性,其中,能动性情感主要起发动激活作用,能动认知主要起指导指挥作用,能动意志起坚持驱动作用,能动行为起现实完成作用,主体能动性是缘情而动,因知而明,依意而立,由行而成。[4]

三、主体的有限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现状,正是由包含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主体能动性不断运转的结果。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对自己的能动性信誓旦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5]当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戈拉提出这个著名的命题的时候,他或许只是小心翼翼地在培养 “主体性”思想的最初萌芽,而在面对自然界的威力时也并没有十足的勇气。但是这一切在现在已不成问题,人类有足够的信心战胜自然界,更能高声地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然而,事实上,当人作为主体认为自己能够脱离限制而无上自由地发挥能动性时,一系列的反作用已经如影随形而来。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对人类社会的摧残,新世纪的头十年不断发生的地震、海啸都成了人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社会中的价值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又给个体的自我认识和改造带来了偌大难度。人作为人本身成为天使与魔鬼的统一体,既在进行善的创造,又在给自己挖掘坟墓,正如同荷马的诗中写道:“可耻啊,我说!凡人责怪我等众神,说我们给了他们苦难,然而事实却非这样:他们以自己的粗莽,逾越既定的规限,替自己招致悲伤。 ”[6]

主体的有限性在历史的各个时期表现不同,总的来说,可以简要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在古代,人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大规模地利用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是自然的奴隶;第二,在中世纪,人的有限性主要是人在神面前的有限性,表现为来世与现世的矛盾,人匍匐于上帝的脚下,超越现世,追求彼岸世界的美好。人是上帝的奴隶;第三,在近、现代,为人的理性自身的有限性,表现为人的理性无法完全控制自身的行为及其后果。人是自身的奴隶。从分析可以看出,前两个阶段,主体的有限性是主体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意义上的有限性,而第三阶段则不同,主体的有限性是主体的行为过度意义上的有限性,这一阶段的主体有限性尤其值得重视,而导致这一过度行为的首要因素则是科技理性。

科技理性抹去了中世纪在自然界上所投下的神圣光环,把自然变成了科学技术可以控制的领域,消解了作为人的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的“上帝”。这样,在消解了外在化的神圣教条的束缚之后,人的感性欲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由此导致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人与人的重重矛盾。

第一,科技带来的灾难。17世纪自然科学兴起之初,人们看到其对人类的福祉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但是到了20世纪,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却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同时,却也在毁灭人类自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量子论、相对论和核物理学三大分支为主流的现代物理学体系形成,此后,原子能的威胁便与日俱增。就在今天,核武器的阴影仍旧让很多大国的政治家头痛,日本的核电站放射污染也引起了全球性的恐慌。另外,基因工程对人类传统伦理关系的颠覆、电子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能源技术开发带来的未知危害,已造就了一个“风险社会”。高科技含量的广告也让人们成为丧失自由个性、生活日益单一化的纯粹消费者。如此等等,都使我们感到了深重的危机。恩格斯给我们的警示越来越显得那么现实:“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人类以科技理性为指导,却使自己异化为科学技术的手段,自己沦为科技的奴隶,正如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8]

第二,主体的焦虑。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主体,人人都会置身于形形色色的他人交往中,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恶性竞争、认同危机、身份焦虑的精神困境。孤独、冷漠、断裂、危机、虚无、恐惧弥散于人心理的每个角落,主体的焦虑体验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似乎就是蒙克著名画作《呐喊》中的那个蒙着耳朵作恐怖地喊叫的人,充满了恐惧与孤独,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在存在主义哲学家那里,主体的焦虑被普遍化。焦虑广泛地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心理体验。从克尔凯郭尔的“孤独的存在”,到海德格尔的“存在就是焦虑”,再到萨特的“他人即地狱”,都论证了这一点。特别是海德格尔,亲眼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痛苦,看到了科技对主体人的伤害,看到人在战争状态下的恐惧、孤独和无助以及人在遍布着分离、差异、流散、危机之下的深深的焦虑,从而提出了主体具有有限性的结论:“对人类理性来说关键在于,不要去排除能够、应当和可以,因而不要去扼杀有限性,相反,恰好要意识到这种有限性,以便在有限性中坚持自身。”[9]

四、主体能动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主体的能动性与有限性两者之间的矛盾自古至今都存在着,因此,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试图消减其有限性以求发展的理论也相应存在。在西方哲学史上,首先就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知识论哲学类型。它以理性主义的倾向、静观求知的倾向(观察而非实践)、抽象思维的倾向(思维与思维者生存在世的处境相脱离,只是出于抽象的求知目的)[10]来发挥主体能动性。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看不到外在世界与人的生存活动的一致性,而无法达到认识与改造客体的目的,不过这样以来,世界的自在独立性得以确保。相反,近代哲学家又把世界仅仅看成是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取用对象,这样,世界的本质被把握了,但是其独立性又被破坏了,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物。这是两种极端的类型,各有其优势,但远没达到最佳。

海德格尔在自己界定的技术世界和艺术世界中,选择了艺术世界作为人生存的终极目标。他强调诗意地栖居,并以此与技术世界进行艰难的抗争。但是这种企图以“诗意”对抗、克服和挽救现代资本主义技术至上造成的社会异化,这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化,是行不通的。

其实,主体的能动性与有限性二者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人既有能动性,又有有限性。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11],人既能随意创造,但是又要遵循规律。在人的能动性与有限性二者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只要这种张力保持着,人就会既能发挥能动性,又能对世界的独立性和神秘性保持敬畏,这样,人类的中心主义倾向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控制。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述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主体既是能动的存在物,又是受限制的存在物,因此,我们既应该像黑格尔那样,鼓足勇气探求隐蔽着的宇宙本质,还要谨记康德给我们的教诲:“因此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13]在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1][1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209.

[2]王海明.新伦理学:优良道德的制定与实现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8.

[3][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383.

[4]罗宁生.论主体能动性的构成和层次[J].求索,1991,(3):56-59.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4.

[6][古希腊]荷马.陈中梅,译.伊利亚特[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586.

[8][德]胡塞尔.张庆熊,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9]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6.107.

[10]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2.

[11]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6-43.

[13][德]康德.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猜你喜欢
有限性存在物能动性
最有思想的句子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浅析人的有限性与哲学的无限性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浅谈学术自由的合理性及其有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之内在逻辑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