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1-08-15 00:46胡宇彬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参政党价值体系民主党派

胡宇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研究*

胡宇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本文阐述了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述了民主党派爱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参政党应支持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政党核心价值观 爱国 民主

一、价值、价值观及价值体系

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是:“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可见价值概念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具有哲学意义。在一般意义上,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人是价值主体,是价值世界生成的终极根据,因而价值就体现为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就是人的理想性、超越性。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价值体系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一般来说,价值体系应该包括:

真——科学价值

善——道德价值

美——艺术价值

圣——信仰价值

公——社会公共价值

正——政治价值

利——经济价值

人——文化价值[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有着逻辑结构的理论系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为: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等,在赋予新时代精神的内涵后,这些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构成部分。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可以说是转型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五)社会道德观念

社会道德观念包括是非观、荣辱观、义利观。是非观即分清是非、对错,有基本的正确的价值判断。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义利观即确立正义、恰当的义务和利益、权利观念。

三、参政党核心价值观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诞生于20世纪,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多个历史时期,至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成为目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均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作用。显然,作为现代政党之一的各参政党,同样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由于每个参政党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参政党的价值观体系是丰富多样的,本文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出了作为现代政党的民主党派的两个核心价值观——爱国、民主。

(一)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直高昂不息的主旋律。民主党派从诞生之日起,其命运和兴衰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参政党形成了爱国的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成为参政党凝聚成员的精神纽带、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原动力。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的历史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国近代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历了屈辱和痛苦、比较和鉴别后作出的正确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民主党派在长期政治实践中经过比较和鉴别后认识到,只有通过新民主主义进而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正确道路,他们由此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继而走向社会主义。

参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事业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炙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崭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民主

各民主党派自建立伊始,就将民主政治视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例如民盟在1941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中明确宣称该同盟的成立,是“国内在政治上一向抱民主思想各党派初步结合”;再如九三学社提出的建国主张是“促进民主政治之实现,争取人民之基本自由”;民建在《民主建国会政纲》中把民有、民治、民享作为民建的最高理想,“认定民治实为其中心,必须政治民主,才是贯彻民有,才能实现民享”,等等。其他民主党派也有类似的表述,可以说,我国的各民主党派自建立之日始,就不约而同地把实现民主政治制度作为各党的奋斗目标之一。

如果说,各民主党派在建国前曾经为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那么,建国后直到现阶段的各民主党派仍然在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努力奋斗,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

1949年底和1956年初,鉴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民主党派先后两次酝酿自行解散,但中共中央执意要求八个民主党派保留,因为保留几个党就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中共八大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1982年又加入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并写入了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再至20世纪90年代初,各民主党派被定位为参政党,在我国合作型政党制度框架中,民主党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全面履行法定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党职能。各民主党派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定位是参政党而非竞争党,但这并不意味民主党派在现实政治中无从发挥作用,恰恰相反,民主党派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于2007年11月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将政党与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归结为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也就是说,我国民主党派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条:一是直接参政,二是维护稳定,三是民主监督。三者缺一不可,但无论是直接参政、维护稳定,还是民主监督,都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中进行的。尤其是民主监督功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具有突出的地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一)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身的特点

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普遍、稳定的意识形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20世纪上半期至21世纪初,虽然时代变化巨大,但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应具有一种稳定性和延续性。其次,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应该是相契合的。一个政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只要得到该政党的内部认可,这种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政党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甚至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成为这个政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后者的认同,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第三,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共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尽相同。民主党派认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在政治上接受中共的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失去了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即其核心价值观。

一个政党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行动纲领。因此对政党而言,价值观是现代政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世界上的政党,从形成之日起毫无例外地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只有在价值观上取得认同,形成一致,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成为政党”。[2](P3-4)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价值观就是一个政党的立党之本。当然,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社会的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政党的价值观体系一旦确立,就会成为政党组织的粘合剂。因为人需要心理认同,而认同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同时,政党的价值观在现实世界中,还会对该政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不仅具有十分明确的以政权为核心的政治目标,而且具有完整的政治纲领、组织系统和纪律要求,在政权目标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都符合政党要求,同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事务管理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我国的民主党派是与一般政治组织有着本质区别的政党。因此从理论上看,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政党,应该具备自己的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再从民主党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具有阶级联盟性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成为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各自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历史时代虽然不同,但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代表和联系一部分社会阶层,就在于各民主党派有着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政治纲领和主张等形式加以呈现,最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

(二)参政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矛盾

前文已经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比如说爱国主义。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统率,它吸取了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它引领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党派以及各个社会团体的价值观取向。

(三)参政党应支持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参政党应积极支持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需要。民主党派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持者和践行者,这是同民主党派的性质相一致的,或者说是民主党派的性质所决定的。具体而言,首先,这是民主党派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联盟所决定的,既然是社会主义的政党,理所当然要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参政党的每个成员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那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理所当然的。其次,这是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通力合作的友党性质所决定的。第三,民主党派要成为这种建设的支持者和践行者,也是它的参政党性质所决定的。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恰恰可以反映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可以体现自身爱国和民主两大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时,提出了四个“用”,我们民主党派作为这个建设的支持者和实践者,目的也是四个“用”,但角度有所不同。第一个“用”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这是同民主党派修改后的党章相一致的。第二个“用”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对于参政党而言,这个凝聚解决的是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问题。第三个“用”是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对于执政党和参政党而言,精神(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一致的,只是“斗志”有所区别,一个是要鼓舞执政的斗志,一个是要鼓舞参政的斗志。第四个“用”是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民主党派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动者,这里所讲的“推动”是指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时的推动作用。

[1]冯景源,林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及意义[J].江淮论坛,2010,(2):65.

[2]袁贵仁,韩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D665

A

1671-2803(2011)04-0041-04

2010-12-24

胡宇彬(1973—),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王相红

猜你喜欢
参政党价值体系民主党派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