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探讨

2011-08-15 00:46:05李旭华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线形景观设计绿化

李旭华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 总体设计原则

在景观总体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安全、环保、舒适、和谐”为总体设计目标,同时应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安全为前提

重视安全,景观必须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如中央分隔带就应考虑到植物的防眩功能、立交通视区植物种植不可阻碍视距影响行车安全等。

(2)环保为基础

对自然环境“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环保理念指导设计;坚持环保选线,尽最大努力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刻意追求高标准平、纵线形;保护沿线名胜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注重公路植被恢复,掩盖人工构造痕迹。

(3)舒适为宗旨

司乘人员视野所及的路内和路外景观,均应尽力提供舒适的运行条件和视觉空间。

(4)和谐为目标

公路总体设计既要注重内部空间的连续和公路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又要注重与沿线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特色等外部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使公路成为融合于周围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公路线形景观设计

围绕“原生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定位和理念,加大路线方案比选力度,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地形高低的变化相适应,做到公路线形在自然环境中优美流动,使高速公路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

(1)对路线方案作大量的比选工作,首先从路线总体布局的角度审视方案的合理性,在具体比较时,将安全、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耕地占用作为重点内容,从定量、定性两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2)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公路线形自身元素协调问题,前后路段的线形应当充分协调,考虑平纵横线形的平衡,保持线形设计的一致性,运行速度连续性。

(3)应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断背、长直线或折曲等使驾驶者视觉中断的线形。

3 路基边坡景观设计

(1)对堑顶的防护

根据周边的植被情况而采用相似和相同的植被防护,以期达到最相融生态的群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最大程度的保护征地范围内路堑边坡至截水沟间的植被,使截水沟尽可能隐蔽在原有植被中,一些外露的截水沟通过种植灌木加以遮蔽。

(2)上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设计坚持生态植被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设计原则,工程防护尽量采用对视觉冲击小的锚索(杆)框架和骨架等小体量结构,避免在上边坡采用大体量的圬工防护结构;如果采用桩板墙,可考虑在桩间设置斜插板,配以植物绿化。

(3)碎落台

边沟根据汇水面积的不同,采用矩形边沟加盖板型式、浅碟式排水沟、放缓边坡漫流排水等多种形式,使得边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协调。

碎落台采用以缀花草坪为主,乔灌木为辅景观设计,能更好地体现与上边坡的融合。

(4)路堤边坡绿化

对路堤的绿化,紧抓“露”、“透”、“封”、“诱”四字方针,将周围的景观发挥到最佳状态。

“露”:在周边景观优美的路段,采用通透的绿化种植方式,使司乘人员能够观赏到道路两旁优美的景观。

“透”:在农田或平原路段,为了打开视线,让司乘人员充分欣赏当地美丽的田园风光,应采用点缀少量的乔木或果树的绿化种植方式。

“封”:在靠近村庄的路段,种植隔音效果好的常绿树种香樟,下植夹竹桃,以起到良好的隔音与防尘效果。

“诱”:通过一序列的绿化种植设计或景观标志牌及小品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

4 中分带景观设计

中分带根据总体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型式,一般正常路段设置2~3 m宽的中央分隔带。中分带的景观营造不仅需满足道路的防眩功能,同时要注重打破景观的单调感,营造景观的节奏变化。整齐中穿插不同种类灌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

5 桥涵景观设计

可依据环境条件将主体桥梁划分为景观要求较高和景观要求一般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桥梁景观类别进行了上下部构造选型,充分体现景观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1)从美学和环境的协调性对景观要求高的桥梁需作了多方案的比选,对于跨越国、省道与互通立交内的桥梁优选斜腹板连续箱梁等稳重、简洁、美观的桥型;一般高架桥尽量采用小柱距圆柱墩或薄壁墩等类型的桥墩结构型式,以营造良好的桥下景观。

(2)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以“轻颖美观”为主导,结合地形地质情况,采用拱、斜腿刚构、拱梁组合体系等结构形式,缔造道路景观点,努力使上跨桥梁成为高速公路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3)桥梁中央分隔带绿化,两幅桥梁之间可设置U型挂槽,上面填土绿化,使整体式中央分隔带形成了一条连续的绿带,保证景观的延续性,既有防眩作用,又可以诱导视线。

6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隧道洞口地形等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洞门位置和型式比选,优选出最佳的洞门型式。

(1)尽可能使隧道洞口与等高线垂直成大角度交叉,隧道洞门尽量采用削竹式,争取“零开挖”,使洞口与自然环境和谐。

(2)当由于路线总体布局需要设计成端墙式洞门时,则采用形式多变、错落有致的挡墙形式,贴近自然的布置方式,通过景观营造形成特色、别致的隧道洞口景观。

(3)隧道洞口的绿化恢复,尽量采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品种,使隧道洞口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7 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互通立交是全线绿化景观的重点,互通立交的设计比选重点自始至终放在地形、地貌等周围环境的条件上。

(1)当立交匝道内地形微凸时,可在互通区内营造自然的微地型,使其与周围的丘陵地貌相呼应,减少人工的痕迹,力求自然美。

(2)当匝道内地形低洼时,则设置人工湿地或利用自然水塘设置成生物塘,既增添景观,又可以处理路面污水、保护环境。

(3)互通区内景观营造完全采用自然种植手法,选用粗放式管理的乡土植物,营造群落式的自然生态景观,在个别重点位置适当点缀树形优美、枝繁叶茂的大树。

8 取、弃土场景观设计及生态恢复

一般集中取土场应尽量利用在高速公路视野以外的荒地或小山包、山川河谷容易恢复地段,施工完成后应恢复原地貌。

废方弃土应先用于回填修补因工程导致的地面创伤,恢复原来地貌。弃土应在视线以外集中堆放,并做好生态植被恢复、复垦等工作。

9 服务区、停车区、收费区景观设计

服务设施绿化作为高速公路乘驾人员集散中心,在总体布局中,首先要考虑车辆进出方便,停车方便,满足驾乘人员休息、用餐等需求,区内布局合理,与周边地区宜相对独立。把绿化景观合理、充分地融入硬质景观中,做到见缝插绿,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效果,使驾乘人员通过绿化景观的效果来调节旅途的疲劳。

收费站区的建筑物及构造物一般都较新颖别致,外观美丽,设施先进,具有较强烈的现代感,视觉标志性强烈。

10 结语

本文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粤境连平至从化段工程为依托,总结了绿化景观设计中的一些宝贵经验,可为山区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霍明.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交通运输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线形景观设计绿化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