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晶 郑海味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经验借鉴
潘 晶 郑海味
美国:依托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
在美国,知识产权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知识产权证券化;二是担保融资。
知识产权实现融资能够顺利实施,主要依赖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得高科技产业的巨大融资需求很好地融合于以民间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之中,政府的金融机构只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信托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过程中,根据评估,提供适当的信用支持。
从美国的实践来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已经非常广泛,从最初的音乐版权证券化开始,现已拓展到电子游戏、电影、休闲娱乐、演艺、主题公园等与文化产业关联的知识产权,以及时装的品牌、医药产品的专利、半导体芯片,甚至专利诉讼的胜诉金。将知识资产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
美国在解决知识产权的担保权利问题方面,采用以知识产权权利金作为担保标的。若单纯以知识产权作为担保品,始终存在着定价以及缺乏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高风险,因此美国目前一般金融财务管理公司,都较为偏向以知识产权权利金作为担保的标的。然而不是所有的知识产权企业在面临资金需求时,都可以提出相关知识产权权利金所带来的现金流量证据来作为融资担保的基础,因此,利用信用加强与信用保证等机制来协助知识产权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获得融资的协助,就是美国政府以及民间所共同形成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
美国有两种担保方式:一种是美国小型企业局(SBA)所提供的融资保证。美国小型企业局是美国政府为鼓励和扶持一般小型企业所设立之机构,其中很重要的政策性目的就是对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保证。另一种是保证资产收购价格机制(CAPP),是M—CAM公司在2000年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只不过不是由M—CAM直接提供资金,而是由其提供一种新型的保证。这项机制的主要精神是在于替寻求融资机会的知识产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得需要融资的知识产权企业,可以以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向其它的金融机构寻求融资,而同时利用CAPP给予提供贷款的融资机构一种权利,将用作抵押担保的知识产权,在将来可以用预定的价格售给M—CAM。因此,等于是由M—CAM对于融资机构做出购买的保证,以及价格的承诺,可以免除一旦企业不能偿还借款时,融资机构拍卖担保物所会面临的市场风险。
德国:创业投资带动知识产权融资
德国的知识技术转移主要由马普学会(MPG)承担。MPG奉行授予工业公司通过许可协议开发发明、技术秘密的权利;在战略领域层面上实施联合研究项目,与工业合作者协作开展研发工作,使MPG的科学家通过建立自己的公司来进一步发展技术等政策,其分支机构MPI也以此为目标。公司的核心业务集中在评价MPG研究机构的发明和技术秘密,以及通过专利申请和技术许可协议来保护它们。
MPI作为MPG的技术转移机构,力图将科学与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1990年开始,MPI就为MPG的派生公司开展了咨询服务。这些年来,有超过76家基于MPG技术的新公司成立。其中MPI就为大约40项融资项目成功地提供了支持服务。现在MPI还有很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在研项目。
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制度建设完善
⒈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环境
印度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欧美接轨比中国至少提前30年。
⑴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印度没有专门为保护商业秘密立法,主要由合同法和普通法的相关条款保护商业秘密,印度的普通法根据公平的原则,认为“违反信任”是侵权行为,不论主合同是否成立都构成侵权。也就是说,无论离岸外包合同是否成立,合同双方都对已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有保密义务。法院也已将违反保密义务作为一个独立于主合同的侵权行为。印度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以保护发包方的商业秘密,印度政府要求印度企业全面接受并达到国际知识产权标准。
⑵重视著作权保护。印度的著作权保护程度很高,其突出特点就是刑事惩罚力度强,根据《1994年印度著作权增补法案》第63条的规定:盗版计算机软件将被判7天至3年的监禁和惩罚5万至20万卢比的罚金。该法被誉为“世界上最苛刻的著作权法”,极大地促进了印度软件外包的发展。1999年12月,印度再次对《版权法》进行修改,使印度《版权法》实现了与TRIPS协议的完全接轨。自1994年8月NASSCOM在新德里开通反盗版热线以来,印度警方与NASSCOM频频合作开展反盗版运动,印度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使得印度软件外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2003年IBM将其美国本土4000多个编程的工作岗位转移到印度,并于2005年进一步扩大了在印度的外包规模。
⑶重视对信息技术安全的保护。印度的《信息技术法》是印度离岸外包高速发展的法律保障,该法涉及刑事、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内容,使得印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在计算机和因特网领域内专门立法的12个国家之一。
印度《信息技术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确认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地位并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二是防范与打击针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犯罪。印度《信息技术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印度进行离岸外包时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顾虑,大大推动了包括IT外包在内的电子商务在印度健康发展。
⑷重视专利法律制度建设。2005年印度修订《专利法》,废除了不允许诸如食品、药品等产品获得专利权的禁止条款,使申请医药品或农产品专利保护的申请人均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这吸引了大批外国制药企业到印度设立研发基地,包括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德国拜耳公司、法国安万特和美国辉瑞公司等世界大型制药公司都已经在印度开始外包工作。印度在2003年执行了60-80个临床研发外包(CRO)项目,新《专利法》出台后,2007年前8个月内,印度就执行了260个CRO项目。
⒉重视信用体系建设
印度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类似于银行个人信用的软件人才数据库,名为NSR计划。NSR计划通过基础指纹和照片来辨认从业人员,用数据库记录印度所有软件公司职员的相关信息,包括教育背景、曾经担任的职务及承接过的项目、雇主对其的评价等,在NASSCOM与每个公司的协同下来确认每个注册人员的信息,同时对数据进行严格的保护。软件行业的人员流动率高达20%左右,NSR系统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公司招聘的难度,而且对防止商业诈骗、保护知识产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印度软件公司在欧美客户心中的诚信度,构建了诚信的商业环境。
⒊行业协会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协会(NASSCOM)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印度软件产业的早期发展时期,NASSCOM经常发起举办高层次的研讨会,与政府就有关产业政策进行协商、沟通,游说政府支持自由贸易、取消关税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与数据保护法律规章的完善、减少对电信市场干预、鼓励私人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等。
印度软件产业外包(BPO)迅速扩展的时期,面对20世纪90年代初日益猖獗的盗版问题,NASSCOM及时推动政府颁布了反盗版法,并与警方大力合作,在1995年8月主导成立了反盗版热线,有效地遏制了盗版问题可能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造成的危害。同时,NASSCOM与印度政府和企业一起为保护发包方的商业秘密做了大量工作。目前,NASSCOM与印度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已初见成效,他们已经在国际上享有“能有效保护客户产权”的口碑。
印度的行业协会还联合麦肯锡、科尔尼、国际数据集团等跨国咨询机构,跟踪产业趋势出版专题报告,深度介绍印度软件企业的技术专长和业务领域,给欧美众多潜在客户形成“先入为主”的导向。
爱尔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律先行”
爱尔兰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沿袭欧洲惯例,有着严格、有效的法律规范。
爱尔兰政府颁布了《电子商务法案2000》和《版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法案2000》,为知识经济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法律依据。《电子商务法案2000》对电子文档和电子签名与赋予了与相关书面内容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是世界上在这一领域的第一个法案。它还规定并且鼓励使用加密和安全系统,以确保电子文件的可靠性。此外,这个法案还在法律上保证了来自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的加密密钥的机密性,该法案有助于爱尔兰成为商务和软件开发的理想环境。《版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法案2000》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该法案修改和加强了以前的相关法规,考虑了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软件技术;它还对盗版软件的非法交易加强了处罚力度。对于软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来说,强大的法律支持无疑是必要的,只有在能够充分有效保护知识成果的环境中,软件产业才能得到发展。
在爱尔兰,服务外包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工合约的同时还会签署一份简称“NDA”(不公开合约)的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双方明确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专利技术和发明创造时,其产权归属及分配比例,双方在合同期内严格遵守,有些高技术行业还限定合约解除后的保护措施。
(本文服务外包业知识产权保护部分选自2010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